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月二:神龍出沒,諸事不宜

二月二:神龍出沒,諸事不宜

化君說:

二月二又叫「龍抬頭」(青龍節),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

按理說,龍乃吉祥。

可你知道,這一天龍的禁忌嗎?

「龍」在中國是一種神奇的動物。誰也沒見過,可誰又都聽過它的名字。

能「潛景九淵,飛躍天庭」,能「屈伸從時,變化無形」。

長相:身長,有鱗,有角,有腳。

屬性:吉祥辟邪。

作用:司水。

地位:會搞關係的能當上神仙坐騎;再不濟也能混個人間皇帝的吉祥物。

可是二月二,怎麼跟龍有關?為什麼要叫龍抬頭?

這得從天象說起,古人將天上群星分成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按東西南北四方分為四組。分別是東方蒼龍、南方朱鳥、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其中東方龍星隨著四季變換,抬起自己的小龍角!

如圖

春天春耕開始時,黃昏時龍星開始顯露頭角;

夏天農作物生長時,黃昏時龍星高懸於南方夜空;

秋天莊稼豐收時,黃昏時龍星開始掉頭向西方下行;

到了冬天萬物伏藏之時,龍星則隱沒身影。

龍星從冬到春,經歷了潛伏後重新顯現的日子,便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龍抬頭」。

既然跟龍有關,中國人就萬分崇拜。禁忌也隨之而來。

1.不能掃地。因為掃地會驚了龍眼睛。

元代熊夢祥《析津志》:「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恐驚了龍眼睛。」

2.不敢抬頭。

元代《朱太守風雪漁樵記》雜劇中一段對白雲,「我直到二月二,那時可是龍抬頭,我也不敢抬頭」。

那一整天總不能低著頭吧?

早上起床前,先默念一邊「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才能放心抬頭。

3.不能做針線活。

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萬一刺傷龍的眼睛,這可是傷龍!比吃兔兔更惡劣!

如果傷害龍眼,神龍就不能成功降雨,並且,如果誰在這天動針,就會變成瞎子。

4.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

5.早起不能去河邊擔水。

「俗謂恐擔回龍子。」——《山西永和縣誌》

其實排除這些禁忌,也有很多有趣的春日活動。

1.龍頭節。

2.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麵條),俗稱「頂門棍」。

為什麼吃「鼓撅」?

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

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

3.炒玉米。

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4.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5.開筆寫字。

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6.吃龍食。

這天,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食「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

7.引錢龍。

山東等地區過春龍節,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

8.撒灰。

沈榜《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載「二月引龍」。並在注中進一步解釋:「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春三月,雨水落地。在雲雨之間,屏氣凝神,不知是哪一條青龍在翻騰嘶吼?

快快退避,

裝,

看不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美顏相機正在摧毀我們的審美觀
外國品牌求放過春節吧!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