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tay hungry,Stay folish——致敬喬布斯

Stay hungry,Stay folish——致敬喬布斯

在這這個難得休班的下午,我決心再寫一篇,心中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丘吉爾,一個是喬布斯,但本著在服務大眾的同時豐富一下自己的知識,我選擇了不太熟悉的喬布斯。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相信在這個瘋狂迷戀蘋果的時代,比起丘吉爾,人們更願意去了解喬布斯,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蘋果手機是被什麼樣的人創造出來的。

今天,且讓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喬布斯曾經走過的路。

但在我們去展望他走過的一生之前,我想提出幾個問題,來問問大家,也來問問我自己。

假如在中國的某個領域也出現這樣一個性格相仿的人嗯,能否會像蘋果一樣成功?

如何理解steve jobs所說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不做什麼?

你都有哪些如同喬布斯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的經驗嗎?

好了,是時候讓我們帶著問題去走上一段征程了!

史蒂夫·喬布斯是一個孤兒,生母喬安娜未婚先育,迫於輿論的壓力把喬布斯送養。但當時聲明養父母必須是大學畢業,起先送到一戶人家,但是卻在幾個月後反悔了,因為他們想收養一個女孩。我很好奇為什麼幾個月後才後悔?

但是,他們的後悔才讓喬布斯遇到了那個啟蒙之人——保羅喬布斯。保羅喬布斯在一個激光儀器廠當工人,對著機械儀器有著極度的熱愛。

而且周圍的鄰居都是惠普公司的員工,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迷戀電子學,後來他參加了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在每星期二的公司聚會中,他第一次看見了電腦,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喬布斯的初中老師所說那樣,「他是一個孤僻的學生,看待事物的方式很特別。」這個孤僻的少年在初中的時候,很幸運地結識了斯蒂夫·沃茲尼亞克,你可能和我一樣在查閱資料前從不清楚這個人,但是這是一個蘋果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個傳奇式實力派人物,沒有他,就沒有蘋果公司。在接下來的介紹中,你會發現這不僅是個具有偉大才能的計算機人才,而且是個及其天真無邪的老好人。

當時沃茲發明了一種「藍盒子」,用戶插進電話就可以使使用者免費打長途電話,喬布斯敏銳地發現了商機,開始四處推銷,每賣出一個就附上一個卡片——全世界掌握在你的手中「。

18歲那年喬布斯要考慮上大學的事了。但是此時的他很厭倦上學,對父母聲稱除了「里德「學院哪都不去,但高昂的學費著實讓」藍領「養父母感覺承擔不起,但為了喬布斯的教育,他們妥協了。在上大學的那一天,喬布斯拒絕父母的相送,並沒有對他們說一句謝謝或者再見。這讓晚年的喬布斯感覺十分遺憾。

但在上了一年大學後,喬布斯感覺在大學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意義,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而且高昂的學費也讓父母捉襟見肘。所以僅上一年大學喬布斯就退學了。

退學後,喬布斯在里德學院蹭了18月的課。在此期間他旁聽了書法課等課程,這對後來喬布斯設計蘋果字體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此外,在大學期間,喬布斯開始崇尚佛系,在1974年8月南亞次大陸最炎熱的時節來到印度朝聖。在這裡喬布斯被剪了光頭,開始了苦行僧的生涯體驗,以至於它的父母來接他的時候,竟然認不出來。此時的喬布斯已經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了。

同年秋天回到矽谷的喬布斯,開始參加沃茲的電腦俱樂部,在精神方面也找到了寄託,他們在車庫裡製造和生產了蘋果一號電腦,被當地的一個電子產品零售商看中。之後喬布斯變賣了所有的東西,包括自己的一輛大眾派小汽車。並將自己的公司起名為蘋果。

至於為什麼叫蘋果眾說紛與,不過最有說服力的是為了紀念那年他在蘋果園修行的愉快經歷。

第二年喬布斯和沃茲設計了蘋果二號,其中蘋果二的所有設計完全都是有沃茲自己一個人完成的,甚至連其中的Basic解釋程序也是由他編寫。

喬布斯為了擴大市場,力邀intel設計廣告的麥肯尼為蘋果制定廣告策略。之後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標誌就此誕生,蘋果電腦也登上了《花花公子》的雜誌界面。

蘋果Ⅱ在獲得成功的五年後,蘋果公司受到了電腦巨人IBM的挑戰,為了對抗IBM強大的市場競爭,喬布斯向百事可樂的總裁約翰斯卡利發出邀請:「如果你留在百事可樂,5年後你只不過多賣一些糖水給孩子,但到了蘋果,你將改變整個世界。」

1984年,蘋果公司出資百萬美元在第10屆橄欖球超級盃賽插播了一個引起極大爭議的一分鐘電視廣告,這個廣告看起來更象是MV:走調的音樂,沉重的腳步聲,成排剃光頭的人一個接一個緩慢地走著,一張大臉(暗指IBM)正在屏幕上發表言論,一個年輕的女郎雙手拿著鐵槌衝進來,在屏幕前停下腳步,將鐵槌向屏幕擲去,旋即發出震耳欲聾的粉碎聲,旁白:「1月24號蘋果公司將推出Macintosh電腦,你將了解為什麼不同於奧威爾的《1984》。」奧威爾在《1984》這本暢銷書里描述了像機械怪物似的電腦,而Macintosh正是要將電腦變成全世界千百萬人的工具和玩具。

後來,因為喬布斯設計的Macintosh因為採取封閉式的設計結構,配套軟體跟不上,上市測試時出現了很多問題,市上後很快就滯銷了。喬布斯的工作作風也引起同事們的不滿,隨後喬布斯便被放逐。對此分手,他說:「我的心會一直留在那兒,和蘋果公司的關係就像是初戀,我會永遠眷戀蘋果,就如同任何男士懷念他的初戀情人一樣:緣盡情未了。」

後來便是喬布斯創立Next公司,收購了皮克斯,和迪斯尼合作了《玩具總動員》,迎來了自己的再一次崛起。這時候已經過去了12年,這個已經經歷事業沉浮的男人開始準備重回蘋果,「報仇雪恨「。

1996年,喬布斯重新被蘋果僱傭,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公司改革,僅第一年就裁掉了3000多人。將產品線縮回了一個四方格:橫向是消費型和專業型,縱向是桌面型和移動型,喬布斯讓公司團隊專註到這四個產品上面去,開始了新一輪的蘋果創新之旅。

喬布斯有著火爆的管理風格,很多蘋果職員多半不敢和他同乘電梯,唯恐電梯未坐完即被炒魷魚。但年屆中年的他現在的性情已圓融了許多。他說:「我告訴你一個能夠改變你看問題的方法的例子。一旦你有了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父母所生,應該有人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他們,這聽起來並不深奧,但是許多人忽略了這一點。所以現在對我而言,解僱蘋果公司的員工要比以前痛苦得多,但我沒有辦法,這是我的工作。我設身處地地想像他們回到家中告訴妻子兒女自己被雇的情景,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情用事過。」家庭美滿或許是喬布斯事業成功的另一個原因。

就在蘋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喬布斯被診斷患了癌症,並確診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最多還能活三到六個月。這時他堅持不做手術,僅靠素食和中草藥就可以抵禦病魔,但最後再妻子的堅持下做了手術。這是他和死神離得最近的一次。這次經歷之後。他說:「不要讓別人觀點的聒雜訊淹沒自己的心聲。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

喬布斯是1960年代晚期三藩市灣區兩股巨大的社會運動的產物。第一股是嬉皮士和反戰積極分子的反文化,它的特徵是迷幻藥、搖滾樂和反權威主義。第二股是矽谷的高科技和黑客文化,其代表是極客、電腦流、黑客、網路龐克。在此之上是個人啟靈的不同路徑——禪和印度教,冥想和瑜伽。

他註定是個偉大的人,也是一個真實的人,思維活躍卻又脾氣暴躁,滿腹才華卻恃才自大。他不像是個商人,更像是個藝術家,是一個完美主義的理想主義者。

對啦,還記得在文章的開始我提出的三個問題嗎?為了更好的解答它,請允許我引用《喬布斯傳》的幾段話:

我對創建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永遠充滿激情,在那樣的公司里,人們始終滿懷憧憬去設計和製造偉大的產品。除此以外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次要的。毫無疑問,獲得利潤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獲得利潤,你才有條件去創造偉大的產品。然而你內心深處的真正動機是產品,不是利潤。蘋果公司以前的CEO斯考利(JohnSculley)就把優先次序完全搞顛倒了,他把賺錢變成蘋果公司的唯一目的。看起來二者似乎只有微妙的差別,然而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有事情都將變得完全不同:你僱傭什麼樣人,誰將獲得提拔,開會時討論什麼,等等,都變得完全不同。

有些人總是堅持這樣的想法:給顧客提供他們想要的產品。然而這不是我做事的方法。我們的工作是在顧客自己還根本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之前,預先知道未來他們將需要什麼產品。我記得亨利.福特曾經說過,如果我問顧客需要什麼,他們只會告訴我:「我需要一輛更快的馬車」。在你把產品展示給顧客之前,他們壓根兒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們的任務就是創造人們完全還沒有想到的產品和服務。

寶麗來公司的偉大創始人埃德溫.蘭德(EdwinLand)經常談論人文和科學的交匯。我非常喜愛人文和科學的結合。人文和科學的交匯或結合就是創造神奇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人天天都在從事創新活動,我職業生涯的與眾不同之處並不在此。人們之所以與蘋果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產生深深的共鳴,是因為蘋果公司的創新活動始終貫穿著深刻的人文關懷。我深信偉大的藝術家和偉大的工程師是相似的,他們都有自我表達的強烈願望。事實上,Mac電腦原創設計和製造團隊里最優秀的人物都是業餘詩人和音樂家。1970年代,電腦成為人們表達和展示創造力的一種方式。縱觀歷史,偉大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偉大的科學家,譬如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米開朗琪羅不僅懂得如何成為偉大的雕塑家,而且擁有石材開掘工程技術方面的豐富知識。

人們之所以付錢給我們,讓我們幫助他們將產品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整合起來,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事情。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人們都有他們自己專註的事情要做。如果你對設計和製造偉大的產品具有超常的激情,那麼這種激情就會推動你進行整合,將你的硬體、軟體和內容管理完整連接起來。你希望開闢新的領域,你就必須特立獨行,努力去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如果你打算允許你的產品向其他硬體或軟體開放,你就不得不放棄一些你自己的獨特創意。

回望歷史,每一個時期,總有偉大公司能夠代表矽谷的創新活力和精神氣質。很長時間裡,惠普公司是矽谷的榜樣。到了半導體時代,仙童公司和英特爾成為矽谷的榜樣。緊接著蘋果公司崛起,可惜只持續了很短時間,蘋果公司的光芒就漸漸消退。今天,我認為蘋果和谷歌能夠代表矽谷的創新精神和活力—蘋果公司尤其如此。我堅信蘋果公司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它已經傲然屹立了一段時間,今天它依然是時代潮流的弄潮兒,站在人類創新活動的最前沿。

要批評微軟公司很容易。微軟顯然已經從個人電腦的統治地位上跌落下來。對數字時代的創新而言,微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一家無關緊要的公司了。然而,我依然對微軟公司曾經取得的偉大成就深感欽佩,那是多麼不容易啊。他們在生意或商業方面是極其優秀的。微軟從來就不是一家野心勃勃、對設計和製造優秀產品充滿激情的公司,儘管他們本來應該如此。比爾.蓋茨喜歡將自己描繪成為一個熱衷產品設計和研發的人物,但其實他根本就不是。他就是一個商人。對比爾來說,贏得生意比製造偉大產品要重要得多。他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如果這就是他的目標,那麼他確實實現了夢想。但這絕不是我的目標,從終極意義上看,我也不認為成為首富是比爾.蓋茨的人生目標。比爾創建了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我對他充滿敬意,與他一起工作令人愉快。他聰明絕頂,極富幽默感。然而,微軟公司的DNA里永遠沒有人文情懷和自由藝術。即使他們完全清楚Mac電腦,他們也絕不能照搬過去。他們完全不理解Mac電腦到底要做什麼。

象IBM或微軟這樣的公司為什麼會衰敗?我有我自己的理論。這些公司先是做了非常偉大的事情,努力創新,成為某個領域的壟斷者或贏得近乎壟斷的地位,從此之後,產品質量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公司開始重視偉大的銷售員,因為這些人能夠增加公司的收入,他們不再重視產品設計師和製造產品的工程師。結果是銷售人員開始掌控公司。IBM的約翰.埃克斯(JohnAkers)是一位聰明絕頂、口才絕佳、無與倫比的銷售天才,但他對產品一無所知。施樂公司遭遇同樣的命運。當銷售人員掌管公司之後,設計和製造產品的人員就變得無關緊要,很多優秀人才就流失了。當斯考利(JohnSculley)執掌蘋果公司的時候,情況就是如此,當然,讓斯考利進入蘋果公司是我的錯。當鮑爾默開始掌控微軟公司的時候,情況亦是如此。蘋果公司很幸運,它重新崛起。但我認為只要鮑爾默掌管微軟一天,微軟就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我憎惡那些自稱企業家的人,而他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就是創辦一家公司,伺機出售或上市,然後套現走人。他們從來不願意沉下心來去創辦一家真正的公司,那是所有經營活動里最艱難的工作,唯有如此,你才能做出真正的貢獻,將前輩企業家留下的偉大遺產發揚光大。你創辦一家公司,歷經一兩代人還能屹立不倒,生機勃勃,那才是真正重要的貢獻。這就是沃爾特.迪士尼的偉大貢獻,這就是惠萊特和帕卡德的偉大貢獻,這就是英特爾群雄的偉大貢獻。他們創建了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這也是我對蘋果公司的期待。

我不承認我待人粗暴無禮。但是,如果什麼事情被搞砸了,我就要面對面告訴應該負責任的人。我必須直言不諱,這是我的工作。我知道我在說什麼,事實經常證明我是對的。這就是我想創造的文化。我們彼此之間必須相互坦誠到近乎殘酷的程度,任何人都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我,說他們認為我的想法是狗屎不如,我同樣可以如此坦誠地告訴他們。我們經常激烈爭吵到歇斯底里大聲咆哮的地步,彼此對罵吼叫,實際上這恰恰是我經歷的最好的時光之一。我能夠當著所有人的面直接告訴羅尼:「嗨,羅尼,你設計的這個店面看起來簡直就是狗屎」。或者,我可以對工程負責人衝口而出,「天啊,我靠,我們怎麼會把這個工程搞成這麼個亂糟糟的樣子?」能夠如此坦誠直率,我覺得渾身舒服。既然你加入蘋果公司,你就得接受我們的文化。你必須學會適應極度坦誠。或許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可以變成一個紳士俱樂部,大家一本正經,西裝革履,操著富有教養的語言,相互藏著掖著,打著高深的啞謎,難以捉摸。然而我不懂這一套,因為我是加利福利亞中產階級家庭成長起來的人。

我有時確實對人非常嚴厲,或許我不需要那麼苛刻。記得有一天,我剛解僱了一個人,六歲的兒子里德恰巧走進家門,我腦海里立刻就想到,如果剛才被我解僱的那個人回到家裡,告訴家人和他年輕的兒子,他的工作丟了,那會是怎樣的場景?肯定非常難堪和難過。但是,總得有人當惡人,去做出艱難的決定。我下定決心,必須確保我的團隊永遠一流,這永遠是我的職責,如果我不做,就沒有人去做。

你必須永遠激勵自己去創新,始終堅持不懈。以偉大的音樂家迪倫為例,他本來可以永遠演唱那些具有反叛精神的歌曲,還可能因此賺很多錢,但他沒有這麼做。他激勵自己不能停滯不前,必須持續改變和創新。當他1965年開始在音樂中融入濃厚的電子感、並以此為起點改變自己的音樂風格之後,許多人疏遠了他。迪倫1966年的歐洲巡演是他最偉大的巡演。他本來可以繼續沿著現成的風格演唱,發行原聲吉他專輯,而且觀眾也會非常喜愛他。但他開始轉向搖滾樂,締造了theBand樂隊,他們開始一起發行電聲搖滾音樂專輯,觀眾時不時會向他們發出噓聲。有一次,迪倫正準備演唱《像個流浪漢》這首歌曲,觀眾中有人尖聲呼喊:「你是叛徒!你是猶大!」,迪倫立馬告訴樂隊:「我靠,讓我們演奏得更猛烈些!」樂隊立刻大聲演奏起來。甲殼蟲樂隊也是這樣。他們的音樂藝術永遠在不斷地演化、前進和升華,從未停息。這就是我自始至終希望做的事情—永遠前進。否則的話,就會如迪倫所說,如果你不忙於新生,那就是忙於死亡。

究竟是什麼激勵我這麼做?我想,絕大多數富有創造性的人都希望對他們的前輩和同儕表達敬意和感激,所有富有創造性的人都是在前輩和同儕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我使用語言和數學,但我從來沒有發明它們。我很少為自己製作和烹調食物,從來沒有自己做過衣服。我所做的一切都必須藉助其他人的貢獻,我們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因此,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做些事情來回饋人類,都希望為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增添一點兒涓涓細流。我們做出一點兒貢獻的唯一辦法,只能是依照我們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表達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不能象迪倫那樣譜寫和演唱歌曲,或者象湯姆.斯托帕德(TomStoppard)那樣寫作和演出。我們運用我們所有的才能,努力表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深刻情感,向所有偉大前輩的巨大貢獻表達由衷的感謝和敬意,為人類文明長河增光添彩。這就是激勵我永遠前進的根本動機。

僅以此文,致敬偉大的喬布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添一筆 的精彩文章:

霍金的科普要比麥當娜談性的書更好賣

TAG:添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