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夢初醒風雨順 天氣漸暖正早春

龍夢初醒風雨順 天氣漸暖正早春

二月二,龍抬頭,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蟄龍何年卧,萬國待霖雨。」

沉睡了一個寒冬的龍彷彿已經準備好昂首挺胸,騰飛萬里,真正的春天到了……

——蟄龍抬頭

古代民間皆傳,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一天是龍升天的日子

遠古時代的人們,虔誠地信奉著這是「龍」帶來的福祉,龍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地位顯赫的神物,也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從古至今,龍都是中華民族信仰的具有神話色彩的圖騰。

這一天,也是我們炎黃子孫一年中與龍走得最近的一天,作為龍的傳人,我們傳承著中華龍行天下、自強不息的精神,帶著對神州大地無私饋贈的感恩,帶著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在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中描繪著新一年的願景。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龍族物語

——春龍踏青

二月初二,有著春遊踏青之俗,傳說始於唐代

那時,居住在長安的人們,為了暫時抽離出城中繁盛熱鬧的生活,便乘二月二之時,三五成群地來到郊外踏青,享受一番清新淡然的田園風光。孩童們手拿用樹枝窗紙糊成的風車追逐嬉戲,婦女們提籃執鏟去挖鮮嫩的薺菜佐食。

城中生活已如此豐富溢彩,那麼避之而擇野遊有何意義呢?

首先是遛百病,到田間走一走散散步,既恢復體能、又陶冶性情。

其次是農田勞務,春遊時在鄉村田間挖野菜的民俗,可藉此除去田地里叢生的雜草。

再而是飲食習俗,春季麥田裡的薺菜、茼蒿等,都是營養豐富,清肝明目的絕佳野味。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全民農場

——鱗龍覓食

「二月二」這一天的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例:

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麵條叫「扶龍鬚」,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將新年的美好願望寄托在日常的飲食上。

除了日常的米麵食材,許多地區當天還有炒豆子、吃豆子的習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吃了各種炒制的豆子,意味著這個年就算過圓滿了,一年辛勤勞作又開始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下廚房

——喜剃龍頭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孩童們是「剃喜頭」,保佑身體健康,長大成人後出人頭地。大人們是「剃龍頭」,寓意辭舊迎新,盼望好運降臨。

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

另外,相信各位,也從小都對在我國民間,從古流傳至今的「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皆有所耳聞,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髮後,一整個正月都不再光顧理髮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不過,據民俗學家稱,「剃頭死舅舅」實為訛傳,毫無文化依據,「死舅」其實也是「思舊」的變音。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髮型屋

——龍舞昇平

中國在「二月二」這天,還有許多慶典習俗。祭祀龍神的習俗,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廣為流傳。

在這天清晨,每家每戶都提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歸家後即點燈、燒香、上供。寓意著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

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以此納吉,諸如舞龍、戴龍尾、開筆等。恰逢大吉的年份,老百姓常會幾家合夥編製一條草龍,二月二日這天在街上張旗喧鼓,舞龍慶祝,期待新的一年在龍的庇護下豐收滿溢。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中華老黃曆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在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願大家新春之際鴻運當頭,在春意盎然中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度手機助手 的精彩文章:

要啥復活幣!答題神器助你沖頂吃雞 贏取百萬現金!
好看的皮囊不想理你,有趣的靈魂看不上你

TAG:百度手機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