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走進奧匈帝國

帶你走進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德語: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雙元帝國(Duale Monarchy)、二元帝國,正式名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nigreiche und Lnder und die L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匈牙利語: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是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Empire)統治的最後一個國家。

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同年6月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867年後匈牙利從法理上已經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但兩國的外交立場保持一致。1918年一戰戰敗後解體。

奧匈帝國與英、法、德、俄並列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其國土面積之遼闊、在當時歐洲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總人口數量之眾多、稍遜於俄羅斯和德意志帝國,位於歐洲第三;機械儀器製造業之繁榮、和鋼鐵軍火工業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其資源總儲備之廣泛、和動員總兵力之龐大,亦是歐洲第四,只少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而農產品種類之繁多、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是超越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中文名稱(屏蔽)

deep(屏蔽)國議(屏蔽)會所代表的王(屏蔽)國和皇(屏蔽)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斯蒂芬王(屏蔽)冠領(屏蔽)地

英文名稱

Austro-Hungarian Empire

簡稱(屏蔽)

奧匈deep(屏蔽)國、奧匈、雙元deep(屏蔽)國、二元deep(屏蔽)國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雙首都:奧地利的維也納、匈牙利的布達佩斯

主要城市

布拉格,格拉茨,林茨,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薩拉熱窩等

國歌

《天佑皇(屏蔽)deep弗蘭茨》(皇(屏蔽)deep四重奏)

國家代碼

AHE

官方語言

德語、匈牙利語、捷克語、波蘭語、克羅埃西亞語、義大利語等

貨幣

萊茵盾、奧匈deep(屏蔽)國克朗(1892年起)

時區

UTC+1

政(屏蔽)治體(屏蔽)制

二元制Kinf立(屏蔽)xian(屏蔽)制

國(屏蔽)家領(屏蔽)袖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卡爾一世

人口數量

約5135萬(1910年)

人口密度

78人/km2

主要民族

奧地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克羅埃西亞人、義大利人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

本土676,615平方公里(1914年)[2]

國家格言

牢不可破/不離不棄

立(屏蔽)法機(屏蔽)構

Deep(屏蔽)國議(屏蔽)會

存在時間

1867年—1918年

前身

奧地利deep(屏蔽)國(1804年-1867年)

領土構成

一般將奧匈帝國的領土分為兩個部分:內萊塔尼亞(Cislethania)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thania)。

狹義的內萊塔尼亞僅指萊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奧地利,但廣義的內萊塔尼亞還包括斯洛維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這部分被統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與領地」。

外萊塔尼亞,即萊塔河以東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還包括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埃西亞。這部分領土被統稱為「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國王,他後來被尊為聖人。

行政區劃

內萊塔尼亞的王國和領地

內萊塔尼亞分為3個王國、7個公國、1個侯國、1個地區和1個省份。

波希米亞王國(Knigreich Bhmen)

達爾馬提亞王國(Knigreich Dalmatien)

加里西亞-洛多梅里亞王國(Knigreich Galizienund Lodomerien)

奧地利公國(Erzherzogtumen sterreich sterreichobder Ennsundunterder Enns)

布科維納公國(Herzogtum Bukowina)

外萊塔尼亞

外萊塔尼亞分為2個王國、1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省份。

匈牙利王國(KnigreichUngarn)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Knigreich KroatienundSlawonien)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Stadt Fiume)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Bosnien und Herzegowina)

﹝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屬於獨立的帝國直轄省份,由匈牙利和奧地利共同管理。

歷史

誕生與發展

東法蘭克王國兼并中法蘭克王國之後,於公元962改稱羅馬帝國,宣布繼承西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時期宗教化,稱神聖羅馬帝國。

該帝國是一個聯邦性質的帝國,最初由擁有實權的皇帝進行統治,皇帝由選舉產生。其疆域鼎盛之時,包括了今德國、奧地利、捷克、丹麥南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以及法國東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領土。

在德語中,奧地利意為「東部邊區」,起初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國巴伐利亞、斯提里亞東部的邊疆領土。

11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間,對帝國內部的大國進行了拆解,其中對巴伐利亞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權方案,奧地利由邊區提升為公國,正式建國。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後被選舉成為帝國皇帝,其後二百年,奧地利逐步吞併了斯提里亞,蒂羅爾等公國,使國土面積增加了三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首屈一指的大邦國。

擴張與崛起

1454年,奧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奧波德簽定協議,將國家一分為二,交由他們的子孫分別掌管,北部是統治上奧地利地區的奧地利公國,君主同時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屏蔽)蒂,南部則是斯提里亞公國。

史無前例的外交勝利

卡斯蒂利亞的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斐迪南的婚禮,使兩個國家逐步融合為一個新的國家——西班牙,他們的子嗣卻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瘋女胡安娜。

1496年,馬克西米連一世通過巧妙的在婚姻安排,以腓力一世將其迎娶。他們的子嗣同時獲得了西班牙、勃艮弟、奧地利諸國的繼承權,後來,這一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帝國被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1521年,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亞公主安妮。1522年,斐迪南的妹妹瑪利亞嫁予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拉約什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埋下伏線。

哈布斯堡帝國

15世紀末,日益強大的法國發現自身領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領土所包圍,於是在1494年發動義大利戰爭,奪取米蘭、薩伏依等地,但對那不勒斯王國的侵略卻被挫敗,此後兩個世紀,那不勒斯王國一直受哈布斯堡統治。

1525年,查理五世於帕維亞戰役大敗法國,生擒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1544年,查理五世圍攻巴黎,雖因奧斯曼帝國進逼維也納而撤軍,但仍幫助薩伏依重獲獨立。

1557年,哈布斯堡於聖康坦戰役中擊潰法國,雙方簽定卡托-康布雷齊和約,結束了綿延半個世紀的義大利戰爭,哈布斯堡將法國勢力徹底逐出義大利,鞏固了在南義大利的統治,獲得了米蘭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東邊,奧地利則要面對更加強大的敵人——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一世的領導下,奧斯曼進入到鼎盛時期,先後擊敗東正教聯盟、匈牙利-波希米亞、波蘭立陶宛聯邦,讓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脅。[4]

查理五世的敵人們組成了「瀆聖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信奉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共同領導,作為回應,查理五世組織了天主教同盟。

1526年,蘇萊曼一世親征匈牙利,擊潰波希米亞—匈牙利聯軍,佔領匈牙利大部,並於1529年和1532年兩次率軍圍攻維也納,從側翼支援法國,但均被天主教同盟擊退。由於波希米亞—匈牙利國王戰死,奧地利吞併了匈牙利北部和整個波希米亞。

1540年,查理五世攻打布達,試圖奪占匈牙利中部地區,遭到失利,被迫承認瓦幾內亞公國和摩而達維亞公國成為蘇丹的附庸國。

1542年,奧斯曼軍隊在法國南部登陸。

1544年,查理五世進逼巴黎,奧斯曼帝國再度圍攻維也納,但法國因無法繼續作戰而講和。此後雙方邊境大體穩固,但奧斯曼帝國西進之路受阻,不得不將歐洲的進攻方向集中在斯拉夫人的區域,與俄羅斯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矛盾激化。

海上的競爭則更加激烈,西班牙舉世著名的無敵艦隊和熱那亞海軍聯合,重創了奧斯曼—法國聯合艦隊海軍,但突厥人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建造了一支比以前更為龐大的艦隊。

1535年,查理五世率軍征討北非,從蘇萊曼一世手中奪得突尼西亞。

1538年,西班牙艦隊在普雷韋扎戰役中被海雷丁帕夏擊敗,突尼西亞再次易主,從此奧斯曼在地中海稱雄33年。

1571年,腓力二世與威尼斯共和國結盟,在勒班陀海戰擊敗突厥人,重獲地中海主導權,但是哈布斯堡也為此付出了重大代價(損失大型戰船16艘,8000人戰死,21000人受傷),奧斯曼帝國則損失了二百多艘戰船,失去了3萬多名士兵。

稱霸歐洲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

打敗法蘭西,擊退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後,哈布斯堡帝國成為無可爭辯的歐洲霸主,以及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但查理五世並未在這些戰爭中獲得太大的收益。隨著宗教改革運動的加劇,奧地利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日益動搖,西班牙、葡萄牙龐大殖民地流入國內的財富也沒有提升西班牙的生產能力,反而流入了英國、法國,使後者國力漸漲,為日後埋下隱患。

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葡萄牙主導了大航海時代,以教皇子午線瓜分了整個世界,奧地利利用帝國權威大力支持文藝復興。引領時代是哈布斯堡王朝能夠奪得霸主地位的主要原因。兼并了葡萄牙後,帝國擁有了世界面積最為廣袤的殖民地,並拒絕與其他國家分享未殖民地區。這引起了英國、法國、瑞典等後起殖民國家的不滿。

在東方,俄羅斯自稱第三羅馬,以東正教為國教,使俄羅斯與神聖羅馬帝國矛盾空前激化——不僅有宗教上的分歧,還有對羅馬正統性的爭奪,同時,俄羅斯也對奧地利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結盟十分擔憂。在帝國內部,出於對教廷高額賦稅、贖罪券等政策的不滿,新教正取得越來越多的支持。這一切預示著,新興國家正在縮小與哈布斯堡帝國之間的國力差距。但是,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聯盟的失利,讓所有心懷不滿的國家不得不小心應對。

17世紀初期,奧地利、西班牙雙雙遭受重大挫折,其內部出現了嚴重叛亂。新興國家相繼加入戰爭。三十年戰爭爆發,該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全球範圍的戰爭,從北美到烏克蘭、從加勒比海到太平洋,從墨西哥到台灣,均發生了直接衝突。

三十年戰爭以哈布斯堡同盟為一方,反哈布斯堡同盟為另一方。從歐洲角度來說,戰爭是針對奧地利和西班牙霸權的挑戰;從全球角度來看,是列強對殖民地的再分配;從宗教角度來看,是新教爭取與天主教同等權利的衝突;從政治角度來看,是法國、瑞典、英國等國對哈布斯堡超然地位不滿,試圖爭取國家間平等關係的戰爭。

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奧地利、西班牙、波蘭立陶宛聯邦、教宗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支持天主教的國家。

反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瑞典、法國、英國、俄羅斯、荷蘭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支持新教的國家。

戰爭一共持續了三十年,反哈布斯堡同盟一共結成了四次,前三次均告失利,第四次反哈布斯堡同盟中,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則在著名的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領導下加入新教一方。西班牙和奧地利軍隊從東、南兩方攻入法國,但在巴黎近郊的戰爭中慘遭失利。

1638年,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

1639年,西班牙海軍的主力被荷蘭海軍殲滅。

1643年,在羅克魯瓦戰役中,西班牙陸軍的主力被擊潰,雙方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戰爭結束。

三十年戰爭摧毀了哈布斯堡的霸權,西班牙衰落,神聖羅馬帝國徹底分裂,境內的義大利諸國、瑞士、荷蘭獨立,奧地利的皇帝之位被架空,從此法國稱霸歐洲達半個世紀之久。[5]

在台灣,荷蘭人在大肚王國的幫助下,驅逐了西班牙人。於是,在中國人進攻前,台灣分為兩部分,由荷蘭人統治的沿海個別城市,原住民統治的內陸部分和沿海中部。

奧地利的復興

三十年戰爭後,路易十四對荷蘭和義大利諸國的戰爭使得歐洲國對法國越加警惕,奧斯曼帝國則將精力集中在征服北非,奧地利得以迅速恢復了國力。

1686年,奧斯曼帝國再度圍攻維也納,慘遭大敗,歐根親王率領奧地利軍隊攻入塞爾維亞,收復了匈牙利的全部領土,這一地區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已有150年之久。隨後,奧地利回師西進,擊敗法國,解放了被法國佔領的盧森堡、列日等神聖羅馬帝國邦國,將法國在義大利的勢力再次驅逐。路易十四因為這一連串的失利,不再被人民稱作「太陽王」。

18世紀初期,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奧地利聯合英國,擊敗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了阿拉貢王國、那不勒斯王國等地。但英國不願看到一個同時統治西班牙-奧地利的強大國家再次出現在歐洲大陸,因而和路易十四單獨和談,並將海軍從地中海撤離,奧地利被迫放棄了西班牙繼承權,換來對米蘭、比利時和那不勒斯的統治權,路易十四本已遭到削弱的霸權在此戰之後徹底喪失。

哈布斯堡-洛林

哈布斯堡帝國衰落的根源在於luan lun,為保障家族高貴的血統,帝國所統領的德意志(第一)帝國,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匈帝國等等100多個帝國、王國、公國、伯國、主教區、騎士團中,其家族進行長達200多年的Luan lun,致使西班牙、奧地利兩大帝脈先後絕嗣。前者引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者引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兩者的不同點在於,奧地利留下了瑪麗婭·特蕾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原陸沉300年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TAG:南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