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秦帝國的起源——第十一代君主秦德公,遷都雍城、啟三伏天由來

大秦帝國的起源——第十一代君主秦德公,遷都雍城、啟三伏天由來

大秦帝國從彈丸之地到一統全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以郡縣制統治全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車同軌,影響深遠。上回介紹了秦國第十代君主秦武公,對外征戰,令秦國疆土擴大達到關中渭水流域,并吞了綿諸、邶戎、冀戎、義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壯大秦人口,但其死時卻殘暴地用六十六個活人還是大臣陪葬,開啟了秦國活人殉職的先例和風氣。

秦武公死後,剩下的大臣未擁立秦武公的兒子公子白為君(相傳戰國殺神白起的祖先),而是擁立了秦武公的弟弟嬴嘉繼位成為秦國第十一代君主——秦德公,將公子白分封遣到平陽。

實際上,秦德公在位時間只有兩年: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34歲那年就逝去,不過卻設立伏日,即農曆六月三伏天的說法由來,從秦德公開始,世人也有了人們一聽說入伏日,就會想到盛夏來臨之境,進而準備避暑。此外秦德公還為秦國的發展留下了兩大手筆:

第一,遷都雍城。自此,雍城成為了秦國接下來長達294年國都的地位,也是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一共有19位秦國君主在此執政。如今的雍城遺址,也是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第二,兩大小諸侯梁伯和芮伯前來朝見秦德公,相當於做了秦國的小弟,秦國從此也是從諸侯國眼裡的小弟發展壯大到有小弟的諸侯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陳妍希三伏天穿衛衣,這種時尚潮流,你能接受嗎?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