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豆館主文武昆亂無所不能

紅豆館主文武昆亂無所不能

徐慕雲

徐慕雲(1900-1974),江蘇徐州人 。著名戲劇理論家、戲曲教育家。少年起便醉心於戲曲藝術。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留上海做戲曲評論研究工作,對譚派藝術有過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梨園影事》、《故都宮閣梨園秘史》、《中國戲劇史》、《京劇雜談》、《京劇字韻》等。

南北票界里無人不知侗五爺(溥西園)、王四爺(君直)、陳十二爺(彥衡)三人的大名,惟陳、王系專研譚腔;王氏嗓音極佳,紅氍毹上常能見其色相;十二爺無嗓,但小聲哼譚腔,韻味尤佳。陳於唱法字音之外,復對琴(胡琴)、棋、書、畫、鼓、板俱曾有深切之研究,畫宗戴醇士,能以假亂真,有人說他老先生每值經濟拮据的時候,就把他自個的作品,落上戴醇士的款,拿出去即可得到很高的價錢。不佞曾保藏其扇面及書札數件,稍緩當製版刊出,以公同好。社會人士多知他的琴名,其實此公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風流雅土,可惜他和君直均於數年前先後故世,現在三老中就剩下西園先生一人了,並且他也留居在孤島上,我想有志研究劇藝的人們,應趕快向他請益,切勿把很好的機會失掉了。

陳彥衡

西園先生學識豐富,因自幼嗜劇成癖,所以終身的精力,差不多一大半都用在研求戲劇上面。他今年六十多啦,然而精神仍甚健旺,腰腿上的功夫半點不曾丟掉。數月前在某處還看到他隨便來一個《群英會》小生的身段,身腰下彎作躬揖狀,一條腿還能伸得筆直,非常漂亮美觀。據說他曾得到楞仙的真傳,這一種架式若是使在台上,一對翎子,一起一落,再加上這個極邊式的身段,那真是說不出的美呀。楞仙乃活周瑜徐小香的高足,小香歸隱後,楞仙曾獲第一小生的崇銜,西園先生雖僅略試其技,已足以表現公瑾的懦將風度。同時不佞還看過他同蘭芳合演的《奇雙會》,那些寫狀、三拉(趙寵只一拉)以及闖院門的神情,和投袖、亮靴底、擺紗帽翅種種的功夫,我們更可知他學王的功力是很深邃的了。

紅豆館主溥侗

他老先生除生行之外,復曾從活孟德黃潤甫學過《戰宛城》的曹操,馬踏青苗趟馬的身段,在現今內行里也沒對兒,侯喜瑞頗以此自負,但聽人說起他還是模仿的溥老(也有人說是溥先生教的)。此外西園先生還擅演《風箏誤》的醜丫頭,他是否是大李七傳授的,那就非我所知了。總之溥先生的博學多才,生、凈、丑、末無所不能。文、武、昆、亂樣樣精到,乃又較陳、王兩人略勝一籌了。況當遜清末葉,他的地位身價更受尊崇,行內不論是何等名角,他想向他們學習任何繁難的名劇,只要吩咐一聲,又有誰不把掏心窩子的能耐傳給他呢?因此像《全本寧武關》這一出備極繁難的崑劇,現在行內也惟有此公獨擅勝場了。叔岩、菊朋、德寶三人雖均對是劇異常珍秘,但皆不逮溥氏遠甚,彼三人中恐尚有一二人系學自溥先生者,那當然不見得能青出於藍了。

紅豆館主溥侗

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是皮黃的底子,所會的戲大約百分之九十全為皮黃,附帶研習三五齣崑劇,只算是應應門市,借炫其博學而已。哪能像西園先生他所擅的崑劇不下百出以上,當然對於字音都異常準確。也有人說:「溥老固然昆亂兼擅,但比較言之,還是崑曲高於亂彈。」此話究否有當,不佞因為所見溥先生爨演的機會很少,那就不敢下定論了。現在梨園界的老伶工可算凋零殆盡,老派典型已不可再見,西園先生不但算是瑰寶,並且也稱得起是內外行里的唯一導師;因為他見得多,會得多,而況文、武、昆、亂無所不能,倘使真想下苦功夫研習劇藝,預備將來出人頭地的話,舍掉這位好導師又有誰可請教呢。

(《梨園外紀》)

光風霽月的梨園

久已被人遺忘的

故紙堆中那個

致力於尋找和分享

懷舊

梨園雜志

微信號: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梨園雜志 的精彩文章:

記女畫家陸小曼義演《玉堂春》之盛況

TAG:梨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