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1歲小伙長期熬夜睡眠不足 突發心梗險丟命

31歲小伙長期熬夜睡眠不足 突發心梗險丟命

原標題:長期熬夜 31歲小伙突發心梗險丟命

晚上11時不睡是不要臉,晚上12時不睡是不要命!這句話被很多人熟知。不過,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夜貓族」行列,殊不知這些行為卻給健康帶來了重重隱患。昨日,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希望「熬夜」一族能關心自己的健康。

長期熬夜

31歲小伙突發心梗

「如今在青壯年裡,患上心血管病的比例很高。平時,我們經常聽說某某身體挺好,突然就心梗了。」市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生潘展群,現在每天要接診50多位病人,她說,其中30%是年輕人。最近,有位31歲的小夥子,就因為長期熬夜、抽煙、得了心肌梗塞。幸好家人送來及時,醫生安排了緊急手術,並裝上了一個心臟支架,現恢復良好。

潘展群說,年輕人常自認為身體好,熬夜後睡一覺就能恢復。殊不知,熬夜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造成心源性猝死。

從臨床數據看來,50歲以下的心梗患者已經佔了總患者數量的將近一半。目前接診最年輕的心梗患者僅有25歲,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是誘發或加重年輕心梗患者的主要原因。「而平日里,高油、高鹽、高脂的飲食,則是誘發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潘展群表示,此外,長期吸煙、喝酒也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累積性的損害,進一步提前誘發心梗的發生。

睡眠時間不足

引發一堆大小毛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長期以來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人的大腦通過複雜的機制調控著人的睡眠,從何時睡覺,又從何時醒,並通過多種神經遞質和激素的作用對整個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長期熬夜,晝夜顛倒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損害身體健康。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幾率升高。與此同時,還會引起耳聾耳鳴、頭痛、腸胃疾病,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癌風險、奪走好視力、使皮膚受損、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同時還會導致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癥狀。

「晚餐飲食盡量清淡,晚上睡前盡量不要玩刺激性的網路遊戲,不要喝咖啡、茶。少看電視,減輕身體的興奮度。睡前可以通過泡澡、聽輕音樂讓身體放鬆下來,儘快進入睡眠。晚上11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這段時間,是睡眠的『黃金 7小時』,大家盡量在這段時間進入睡眠狀態。」潘展群醫生提醒廣大市民,熬夜危害大,不要拿生命去熬夜。

特殊人群

要自我調整生理節奏

熬個夜真不是睡一覺就可以補回來的,人的睡眠時間是由生物鐘決定的。在不需要睡眠的時間內睡覺,只會打亂睡眠規律,造成更嚴重的睡眠障礙。我們身邊有一群人因工作的性質而熬夜,往往在凌晨才休息,也最好在早晨按時起床。有時候睡得多了,醒來後仍覺得昏昏沉沉的,反而適得其反,還會影響今後的睡眠規律,造成惡性循環。早晨按時起,洗個熱水澡,來緩解身體疲勞。然後可到室外進行散步、慢跑、拉伸等活動,讓身體活動起來,提高精氣神。上午正常工作,利用午飯後的時間小睡片刻,30分鐘左右的小憩即可很好的補充睡眠,下午也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工作學習任務。

經常熬夜的人,應選擇量少質高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族食物如牛奶、牛肉、豬肉、魚類、豆類等,也可吃點乾果如核桃、大棗、桂圓、花生等,這樣可以起到抗疲勞的功效。多鍛煉身體,可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興趣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熬夜中如感到精力不足或者欲睡,就應做一會兒體操、太極拳或到戶外活動一下。常年熬夜者應根據作息時間表,並不斷修改至適應。

轉載自:三峽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熬夜 的精彩文章:

晚上12點睡覺算熬夜嗎?到底幾點才是熬夜?
熬夜?年輕?看完這些,您還敢說自己年輕熬夜沒事嗎?

TAG: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