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爸爸住院時,我去陽台曬了個太陽

爸爸住院時,我去陽台曬了個太陽

爸爸住院時,我去陽台曬了個太陽

爸爸住院時,我去陽台曬了個太陽

文|李娜

來源|與爾同消萬古愁(shovidnana)

一周前,早上8點鐘看到手機上媽媽的來電,我就預感不妙。

果然,我爸住院了。也是心臟問題,可能要動手術。

慌亂,悲傷,擔憂,我怔在那裡呆了一會兒,就馬上買高鐵票收拾行李——其實同樣的事情,我一年前剛剛經歷過。

也是三月份,去年我還在西安。爸爸一通電話過來說媽媽要動手術了,我的眼淚就掉下來。隨便收拾幾件衣服,把正在上班的呂同學叫回來,馬上開車回1000公里之外的家鄉。

我可能是提前經歷著父母重病的80後一代:不敢生病不敢失業,拼盡全力做了一份時間自由的工作,好方便隨時待命,因為爸媽只有我。

趕到醫院時,爸爸的手術已經做完。他穿著病號服躺在CCU病床,身體連著監護儀器,故作輕鬆地朝我笑,說一點都沒事。我媽——這個一年前剛做了心臟手術的人,在一旁沉著臉一聲不吭,我就知道情況沒那麼樂觀。

主治醫生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唉,情況太複雜了」,在人聲鼎沸的辦公室里,他給我畫圖講解當時的方案,我只覺得一切都那麼不真實,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場夢。

過去的幾天,我每天機械地在醫院和家之間奔波,一邊讓呂同學聯繫著北京的專家——直到有天因為很小的事,爸爸沖我們發了火,讓我以後別再回來了。我衝出病房,蹲在內科樓門口狠狠哭了一場。

然後,回家洗了個澡,發現陽光正好,我走去陽台曬了個太陽。

看著窗外小區里買菜歸家聊著天的人群,享受著初春陽光溫柔的照拂,第一次覺得:平凡的生活,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可是不管生活還有多少艱難,我一定不能被情緒打敗。

這是父母相繼生病以來,我找回內心平靜的時刻,讓自己從情緒里抽離出來,放下恐懼和壓力,就那麼呆著,在陽台上曬會太陽。

然後,召喚起內心所有的能量與理性,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其實每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

30歲之後的人生,越來越看到生命的完整面貌,經歷的壓力和痛苦也越來越真實清晰,可是我依然想說:別害怕,偶爾做個逃兵,會哭完了再回來打仗。

我的一個朋友,把我的「陽台經歷」叫做「靈魂發散地」。她說,要學會偶爾從生活里逃跑,放下所有的爛攤子,去給自己的靈魂放個假,哪怕只有片刻。

如果你看到她穿著白色真絲襯衫,系著愛馬仕的絲巾,獨自坐在咖啡館裡喝一杯卡布奇諾的時候,她可能正在經歷著人生里的艱難時刻——城市東邊的那家小咖啡館,就是她的「靈魂發散地」。

另一個朋友,生完小孩後生活變得一地雞毛,她常常在孩子的哭鬧,老公的不給力以及保姆的不靠譜里情緒崩潰。

後來有一天,她安頓好保姆和小孩,擦了她最愛的Dior999口紅,換上運動鞋,走到地庫去開車。

她把車子開到香山腳下,然後一個人去爬了個山。坐在山頂,享受著微風輕輕吹過臉龐,就像身體里的毒都排掉了,那些壞情緒也真的就放下了。

此後的她,每當被兵荒馬亂的生活蹂躪的時候,她就給自己的靈魂放幾個小時的假,在那幾個小時里,她享受著攀登的過程,山頂的微風,和一派清明的心境。等能量迴流,再去金戈鐵馬地戰鬥。

過去我認為事業順利婚姻美滿的人生,可擔得起「幸福」二字。現在我發現,幸福從來不是一種生活狀態,而是一種能力。

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變故什麼時候會來。生活永遠是流動的。

過去我總覺得,等所有的壞事過去,我就能回歸我的生活了,坐在我的書桌前,安靜地讀書寫作。

現在我發現,不,這就是我的生活,那些壞事情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人生順流而下,我們再也無法隔岸觀火。

所以現在我的書桌,不僅僅是在北京的那個家裡,也在高鐵座位前的小桌板上,在醫院病房外的樓梯台階上,在父母家深夜的餐桌前。

在糟糕的境遇里,能將自己從情緒里抽離出來,客觀冷靜地審視自己的處境,去那個「靈魂發散地」坐一坐,然後用最好的狀態去面對生活,就是一種巨大的能力。

所以,我越來越敬佩那個,在特殊的時代,從金枝玉葉的身份變成廁所清潔工,並且可以坐在廁所門口安靜讀書的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瑩。還有那個,從青樓女子,到都督夫人,再到離婚後創辦了「錦江飯店「成為一代傳奇的董竹君。

是的,我學會了接納生活,接受命運的無常。

也學會偶爾的逃跑,給自己放空,去我的「靈魂發散地」坐一坐,然後等待能量迴流。

永遠別被生活打敗。

本期作者:李娜,暢銷書作家,理性水瓶女。愛美愛文藝,也非常獨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公眾號:與爾同消萬古愁(shovidna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故事會》「作品賞析」熟人的煩惱
小白狗爽約了,真相卻讓我無比震驚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