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趣」而起 因「夢」不息 80後油畫家寄鄉情於筆墨之間

因「趣」而起 因「夢」不息 80後油畫家寄鄉情於筆墨之間

夏理斌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博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特聘教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壁畫學會會員

200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作品《風景》入選全國第三屆油畫展北京展;油畫作品《大地》入選全國第十屆美展北京展。

整潔的書桌上擱著一個毛筆架子,粗細各異的毛筆錯落期間,書桌中央的毛筆布氈上滲透著點點墨色,顯然已有些年月了。夏理斌正操著專業的手法,在撒著金片的紅紙上寫下端正的「福」字,為親朋好友送上新春祝福。這便是記者與夏理斌的初面。

北上求學 師從名門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特聘教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會員……例如此類,夏理斌「傍身」的頭銜還有不少。夏理斌是土生土長的「溫州娒」,1980年生於浙江溫州,一口流利的溫州話更不在話下。因緣接觸到繪畫這門藝術後,夏理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溫州少美校完成小學教育後,他便孤身北上求學。他透露,當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招生名額僅10人,儘管美院的住宿條件條件異常艱苦,夏天如火爐,冬天似冰窖,靠著一腔對學畫的熱情,他竟然也撐了下來。

1996年至2000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2000年至200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2006年至2008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藝術工作室完成碩士學業。先後師從靳尚誼教授、孫為民教授、楊飛雲教授、朝戈教授、胡建成教授、張元教授。十餘載的「嫡系」培養,使他的作品具備了學院派的紮實功底和嚴謹的藝術風格。

中央美院原副院長孫為民教授曾這樣評價夏理斌:「夏理斌始終沉靜、專註、孜孜以求,悉心地鑽研,辛勤的投入,換來的是紮實的基礎能力的積累,在畫面的處理上也更加自信和自如。」孫為民的誇讚並非空穴來風。大學期間,夏理斌步入了專業水平穩步提升的「成熟期」。2009年參加「青陽入墨——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書畫邀請展」;2008年參加「拓展與融合——中國油畫現代性研究展」;2007年參加「07藝術中國」全國畫展;2004年參加「全國十屆美展北京展」……作品《山垠》《大地》《山脈》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戰士》被中國美術館青島分館收藏,《天使》系列之一、之三被浙江美術館收藏。

潛心作畫 以筆訴情

在工匠精神成為時代共識社會階段,夏理斌也以「工匠精神」克己,摒棄浮躁潛心作畫,力求精緻精細、執著專一。出於好奇,記者向夏理斌詢問用時最長的作品是哪幅。「2014年北京要召開APEC峰會,需要畫作裝點現場,從審稿到上牆前後大概花了2年的時間。」夏理斌為峰會創造的作品《秋月雲壑印象》、《夏日高山印象》現在仍舊懸掛在北京雁棲湖APEC會議接見大廳。

近年來,推動城市改革發展的口號在鹿城日漸深入,城市也在悄然間發生改變。夏理斌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情況後,便計劃利用寒暑假回溫的時間,走遍溫州的大街小巷山間田野,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溫州的點點滴滴。夏理斌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城市大變革的背景下,破舊立新是必由之路,在這之間更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把老溫州的水鄉印象、宜居的人文情懷。這便是他創作出一系列家鄉畫作的初衷。「陸陸續續已經有二三十幅家鄉題材的作品成型了,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比如《漲橋頭》《人民路》《八字橋》等。」夏理斌說,儘管通過鏡頭記錄城市的也很多,但通過畫筆和藝術家的手,能夠對作品有一個再度創作的過程,呈現的效果更加立體。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八字箴言,精準概括了夏理斌的求藝之路。「在美院附中上學期間,我拜訪了海軍政治部創作室蔡景楷老師,作為老鄉,他一直叮囑我要珍惜和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要為其他名利所動。」夏理斌感慨,很多半途而廢選擇轉業的同學,最終還是回到了老本行,還好我堅持下來了。在舊時重商、重實用主義的環境下,像夏理斌一類的「藝術人」受到的社會包容度並不高。目睹著藝術環境逐漸轉好,夏理斌深感欣慰,並在心裡埋下一個願望,希望退休後有機會也能反哺家鄉,將更多的創作時間和空間留在家鄉,為家鄉藝術教育貢獻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名人錄 的精彩文章:

TAG:溫州名人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