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看了清廷將北亞讓給俄羅斯的理由後,你還會憤怒嗎?

看了清廷將北亞讓給俄羅斯的理由後,你還會憤怒嗎?

俄羅斯太大,是地球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俄羅斯位於東經30°-180°,北緯50°-80°,東西長為9000公里;南北寬為4000公里,跨越4個氣候帶。不過,這組數據也表明了俄羅斯所處的地理位置,沒有與其「大」想匹配的「好」。前不久席捲北半球的極寒天氣,俄羅斯人民的日子當然不會好過。

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而其位於亞洲地區的領土高達1300萬平方公里,佔總領土的四分之三。大家都知道,俄羅斯自古都是熱愛國土擴張的,雖然,當時佔領北亞看上去是俄羅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荒蕪的北亞升值潛力巨大,甚至成為了俄羅斯國家崛起堅實的物質後盾,是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地緣支撐。

不過,北亞作為俄羅斯的物質支撐,擱在中國人眼裡很是刺眼。

很久以前,自然環境極端惡劣的北亞還只是周邊地緣文明的附庸。從地緣關係上看,北亞東部的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東亞大陸至少比位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更具緊密性。

而歷史上,在中國政權強盛時,通過羈縻政策來對當地土著部族的名義管轄,除此之外,北亞從未真正的納入某個文明勢力統治。

這樣一看,不少朋友的心中或許會更加的憤慨。熟知歷史的朋友們,對《尼布楚條約》並不會陌生。該條約最終劃定了中俄兩國的邊界,而中國卻喪失了對北亞廣袤之地的領土訴求。中國原本有不少優勢,到頭來,卻不得不面對北亞是俄羅斯地盤的現實,這是為何?

雲石君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說明:

第一,來自農耕文明的局限性。

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土地是否有價值的最重要表現是農業種植能力的強弱。顯然,苦寒之地的北亞並不適合農耕,其在農耕文明中的開發價值並不大;另一方面,農耕時代征服自然的技術水平有限,海洋、荒漠、山脈等天然地緣屏障阻斷了各地緣板塊間的交流融合,同時,減小了各方產生利益衝突的可能性。

受17、18世紀,雖然人類文明在征服海洋上有了飛速進展,不過突破像北亞這樣苦寒之地的地緣屏障的能力依舊非常有限。

對於當時的中國的認知體系而言,要駕馭適宜游牧勢力生存維度較低的蒙古高原外,再往北,是北亞環境更惡劣地區,只適合零散規模的漁獵部族生存,對中國構不成威脅。中國更不會料到有一天俄羅斯吸納了北亞,並在先進技術的推動下,成為東歐地緣勢力力壓東亞的戰略基地。

在農耕文明下,北亞的開發價值太低,加上遠不足為患,這也就致使了中國對這片廣袤區域的忽視。

不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傳統世界觀之下,中國雖然對北亞有所忽視,但也不至於完全不在意。那又是什麼導致了中國的「慷慨」之舉呢?

第二,北亞的性價比不高。

對於天朝中國而言,可謂是要什麼有什麼,而貧瘠的北亞並不能提供出高性價比的產出。再者,因地緣阻隔的影響,大大提高了中國向北亞輸送影響力的難度。而北亞並非完全是不毛之地,動物皮毛、海東青、東珠等朝貢之物,對於中國來說還是有些吸引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會對北亞土著勢力採取羈縻之術的緣由。

不過,這種傳統平衡被俄羅斯打破了。對於中國而言,苦寒的北亞可有可無,可是,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就是其領土擴張的一塊大肥缺,再加上俄羅斯遠比北亞土著部落強大,這些都促成了俄羅斯的征服欲。

雖然,中國當時遠比俄羅斯強大,只要願意投入大量資源,抵禦俄羅斯不在話下。不過,挫敗俄羅斯中國又會得到多少好處呢?而要打敗俄羅斯,其投入自然是遠在駕馭北亞小部落之上的,就算俄羅斯被趕走了,中國能從北亞獲取的還只是皮毛爾爾。這個性價比太低,不合算。

綜合考量之下,清朝便同俄羅斯簽訂一系列條約,來維護北方邊境的安寧。而這種做法也是是符合當時中國的國家利益。

第三,清朝內部統治的需要。

在封建社會下,中國極少被少數民族統治。而出身滿族的清廷,在漢人心中的道德合法性先天不足。再加上滿漢的人口懸殊巨大,這也增加了滿族統治中國的難度。

關於這個難題,清廷要麼主動融入華夏文明,要麼拉攏其他勢力,來取得統治權上的優勢。比如借蒙古各族之力,而清廷給予他們高於漢人的特殊政治地位,以及豐厚的物資補貼,來獲取支持。

大家知道,在冷兵器時代,游牧武裝勢力遠遠強於農耕武裝。而蒙古各部因土地貧瘠,經常會通過劫掠中國的方式來獲取財富,維持生存。而古代中國一直對游牧勢力都會強力反擊的,所以,蒙古各部的日子並不好過。

而清廷給出的誘惑太高,不用打仗就能胡吃海喝,還有不錯的政治地位,這對蒙古人來說正可謂是天上掉餡餅。

不過,清廷要怎樣才能最有效的利用蒙古部落,既能壓制到漢人,又不會坐大騎在自己頭上?怎樣去找到這個平衡點呢?

答案是減丁!清廷給蒙古各部制定了嚴格的人口數量標準,超過標準的人數便被殺掉,以此來限制蒙古人的規模。同時,來避免蒙古各部因人口無節制膨脹,超過草原承載力後,導致的劫掠中原之事再度發生。

如果,清廷執意要與俄羅斯在北亞角逐,清廷都必須高度仰賴蒙古各部的力量來對抗俄羅斯。而當時的俄羅斯也並不是早期的莫斯科公國,經過幾百年積累的實力自然也不能小覷,再加上俄羅斯當時已佔據西西伯利亞平原,並對其初步開發的現實,多方原因之下,使得中俄呈現長久大規模對峙的局面。

而在軍事上增加幾分對蒙古力量的依賴度,也就增加了幾分清廷的危險性。而就在就在沙俄進入北亞的同時,蒙古準噶爾部已和清廷翻臉,清朝西北邊疆陷入了長期動蕩,如此,也加深了清朝對蒙古各部的防範程度。

而清廷之所以如此抬高蒙古勢力,最主要還是要借其力來威懾中原漢人。若蒙古跟俄羅斯長期纏鬥,無疑是嚴重分散了蒙古對內的作用力,到那時,中原再出現反清復明之類的大規模民族起義之時,清朝鎮壓農民起義就少了幾分勝算。權衡利弊之下,清廷實在是不願意為了北亞那點芝麻大的利益而丟了一個大西瓜。

北亞不適合農耕種植、周旋於俄羅斯爭鬥的低性價比,以及清廷維護內部統治的需要,共同決定了清廷退出北亞這塊逐鹿場。

俄羅斯在北亞、甚至中亞的拓展,少了中國的掣肘後,迅速將這片廣袤之地拿下。

雖然,清廷沒有捲入到北亞的爭鬥中是符合當時的國情的。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北亞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這片土地的價值飆升,北亞也早已今非昔比。那麼,北亞對中國的重要性又有什麼?中國能實現對北亞的光復嗎?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08章——俄羅斯之第6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這個昔日社會主義第三大國,如今卻不得不向「仇人」卑躬屈膝
雲石:梵蒂岡讓步——為什麼羅馬教廷急著要跟中國建交?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