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征中,紅軍的糧食問題如何解決?三種辦法你知道幾種?

長征中,紅軍的糧食問題如何解決?三種辦法你知道幾種?

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途中三過草地,兩爬雪山,歷經千難萬阻,輾轉反側16個到達陝北,長征中苦難重重,除了躲避敵人的圍追堵截,最大的困難就是解決糧食問題,那麼紅軍在長征途中是怎樣解決吃得問題的呢?

主要有三種,而繳獲和沒收是主要來源。

比如繳獲,紅軍在川北地區打下近十座縣城和官寨,繳獲大量糧食及其他軍需品。在懋功縣城禹王宮有一存糧倉庫,名稱「濟倉」,存糧在20萬斤左右,紅軍繳獲的糧食除了當作軍糧還把一部分分給了當地貧苦群眾,深受貧苦人們的歡迎。

1935年紅軍沒收了貴州王家烈經營的鹽行,收穫頗豐,沒收銀元多的需要用騾馬馱著走,這些錢可以用來與民眾交易購買糧食。

第二種來源是人民供給。

而人民供給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有償供給,紅軍會在經過的地區設立收購站,用現金或實物交易糧食。另一種是無償供給,比如紅軍經過一些地區,當地人們在受過紅軍宣傳教育後,會讓自己的子女參加紅軍,也會捐獻自己的糧食送給紅軍。

另一種是割麥與借糧。

一些地區的群眾受到當地政府的欺騙或脅迫,把糧食運走或藏起來然後逃走,紅軍迫不得已運走找出的糧食或收割地里成熟的糧草,留下銀元或欠條,1935年紅軍總部曾發布《關於收割麥子的通令》規定:」部隊只有沒有其他辦法得到糧食的時候,才准許收割田裡的麥子,收麥後必須把明細記於木板之上插入田中,當地農民可以木板為憑證向紅軍領取銀錢「。

2011年川西毛兒蓋克藏村村民仁青卓瑪發現一塊寫有漢字的木板。上寫「請你們歸來以後,拿住這塊木板,向任何紅軍部隊或蘇維埃政府,都可兌取與我們吃你們青稞價值相等的銀子、茶葉或你們所需的物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淼犇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胡蘭唯一親妹妹今何在?曾親見姐姐就義,傷心至七天滴水未進!
開國中將未與董存瑞見過面,但他與董存瑞家人的情誼令人感動!

TAG:淼犇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