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生的百年:中國的百年 世界的百年

先生的百年:中國的百年 世界的百年

文/方放

南懷瑾先生(圖片來源: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編者按: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弘揚者,是於國家民族前所未有之歷史大變局中,投身歷史文化的救亡、清理與重建,續接文化命脈,融通古今中外,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2018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為紀念先生百年誕辰,鳳凰網佛教特別策劃紀念專題《百年南師: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以此緬懷南懷瑾先生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所做的貢獻。本文系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的紀念文章《先生的百年,中國的百年,世界的百年》,全文如下:

轉瞬間,南懷瑾先生的百年誕辰到了。說到「百年」,想起先生常常提及的一句古詩:「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與細論?」回望百年,望斷河山,這是怎樣的百年世事?又是怎樣的百年身事?

先生說:「一兩百年前,中國人被強盜們打昏了頭,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徹底懷疑自己的情緒,終於演變成了政治和文化內亂,一亂上百年,搞不清也來不及搞清自己的文化,更搞不清西方文化,就莫名其妙地『楊柳千條盡向西』了!」(《漫談中國文化》)

「目前所遭遇的種種危難,除了個人身受其苦以外,並不足可怕。眼見我們歷史傳統的文化思想快要滅絕了,那才是值得震驚和悲哀的事!」(《孔學新語》)

先生生於1918年,次年「五四運動」發端。近代中國深受西方列強壓迫,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五四」前後的有志之士奮起應對,一部分人震驚於列強的強大,眼見中國科技軍事落後,就認為自家一切典章文物都落後了,最終把中國貧弱的原因歸結到文化上,認為是傳統文化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發展;更有甚者索性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不分青紅皂白要把傳統文化全部遺棄。「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功過交參,其中的前因後果、是非曲直,暫且不論;而需要指出的是,西化思潮最終在二十世紀中國人的頭腦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我們這個有著偉大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不惜自棄傳統、自我貶謫,虔誠地向西方討求出路,這也就是先生所說的「楊柳千條盡向西」。

然而學習雖然虔誠,海外卻沒有仙方,非但療效有限,甚至病上加病,終於釀成「政治文化內亂」。先生曾評述:

「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麵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 (《論語別裁》)

「把白米飯換換胃口,吃些牛奶、黑麵包還不要緊,最慘的便是由人文思想而到現實的政治,不管是自由、民主、專制、獨裁、無政府主義等思想,一套一套地都搬上中國的舞台,大吹,盲目地實驗一番,結果弄得慘不忍睹,無法收拾。」(《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先生一生隨時代而漂泊,從此岸到彼岸,由海外到海內,踽踽獨行,煢煢憂心,卻始終保持著對社會的清醒認識和深刻洞察。

他說:「任何一個國家社會的演變,以及戰爭的原因,常被視為是政治、經濟的動亂。其實,這個動亂的根本,還是在於文化學術。」(《中國文化泛言》)

「中國一百五十年來一切問題的根源,就是文化教育問題。」(《南懷瑾講演錄》)

人類社會的問題歸根結蒂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歸根結蒂是文化的問題。先生所說的「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源」即在於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的喪失,在於民族靈魂的喪失。

先生曾警告:「文化是人類民族的靈魂,尤其是一個國家民族,切不可自毀靈魂,但取軀殼地糟蹋文明,更不可自毀千秋的文化大業,而把後世的一家之言當作金科玉律。那是必有自懺孟浪,後悔莫及的遺憾啊(《原本大學微言》)!」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繁衍強大,無不植根於自己的歷史文化,豈有自斷根柢、自毀靈魂而可獲新生的?縱觀百年中國,傳統文化飽受輕視,民族自信踣而不振,世人追慕的是工商業文化和物質文明,知識界追捧的是外來學術,社會追趕的是西方潮流;究其深層心理,不脫已成痼習的崇洋心態。當然,西方文化自有優長,科技發展並非壞事,可是人們被物質發展的表象沖昏了頭腦,輕易丟棄固有的文化精神,一味崇信舶來的理論教條,無力辨析其中的良莠是非,盲目跟隨眼前的物質追求;背體趨用,舍道求器,迷心逐物,終致為物所役,最後走上了「一切向錢看」的唯錢主義之路。而唯錢主義的普遍泛濫乃至習以為常,在我中華數千年文明史上可謂前所未有,豈不令人深省深思?

其實,中國的百年如是,世界的百年亦復如是。近代以來,經濟繁榮,科技日新,物質高度發達,文化急劇轉變。這一切引發了人類空前的貪婪和自大,人們個性膨脹、爭權逐利、唯我獨尊,對於先哲留下的精神財富,普遍加以懷疑而摒棄,卻又無從建立具有真正價值的精神文明以駕馭急速發展的物質成果;人類只能在競爭中惶亂,在慾望中掙扎,始終陷於茫然和焦慮而無法自拔。

如先生所說:「正在東方國家猶忙於急起直追的當時,西方社會卻因物質文明的發展,孵育成唯物質思想的暗流,侵蝕了人心,腐化了社會。就拿代表現代西方文化的美國來說,如宗教信仰的貶值,人文哲學的衰落,教育思想的捨本逐末,與國際領導的舉措不定,在在都使得智者慮,仁者憂。」(《中國文化泛言》)

「工業革命,因為學問、知識、科技的指導,使他們發了財,結果大家都向錢看。」「我常常說,物質科學的發展,精密科技的發展,是工商業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生活上許多便利,但是,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換一句話說,精密科技及工商業的發展,反而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煩惱,沒有帶來安詳。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新的人類文化。」(《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數千年來,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無窮的動力,其偉大深博本已不證自明。今天,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終於能夠平心深慮,逐漸認識到恰恰是百年來為人忽視的傳統文化,恰恰是自家本有的「內養外用」之道,才能滋養焦灼的人心,才能化解昏弊的物慾,才能挽救現代工商社會無法自愈的重重弊病。

其實先生早已有言在先:「事實上,佛家明心見性的智慧,道家全生保真的修養,與儒家立己立人,敦品勵行,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如能與西方文化交流融會,必能補救科學思想的不足,拯救物質文明的所失。」「今後世界局勢,能補救西方文化在科學文明發展上的缺點,並作為西方宗教、哲學振衰起弊之良藥的,只有東方文化的復興。」「發揚東方文化——亦即中華文化之所長,以濟西方科學文明之不足,而為社會人類謀福祉。」(《中國文化泛言》)

當下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對傳統文化精華的重新認識、深入研習和繼承發展,並使之與西方文化、現代社會融會貫通,因為中國文化的復興不但事關中華民族的存亡絕續,更關乎整個人類的未來。

在中華國魂飄零、人類文化傾頹的歷史時刻,先生真有一股獨逆時流的大勇力,真有一種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氣魄。他窮畢生之力,抉發中華文化精義以正本清源,接續中華文化命脈以振衰起弊,著述之豐、涉及之廣、氣象之大,罕有其匹。時人卻因其佛學著述的影響,常常只以佛學家視之,殊不知先生之志豈止於成佛作祖。其人如天如海,未可管窺蠡測,先生早在青年時代即以詩明志:

不二門中有發僧,

聰明絕頂是無能。

此身不上如來座,

收拾河山亦要人。(金粟軒紀年詩初集》)

可以說,先生平生行願在於救世救心,在於復興文化,在於消弭人類文化大劫,在於建立新的人類文明。堅守力行如此深邃宏大的悲願,身在「楊柳千條盡向西」的時代,其處境之艱危困厄、內心之憂悴孤寂,又非外人能知。先生常常提起唐代洞山良價禪師的一首詩偈,其實也是夫子自道:

凈洗濃妝為阿誰,

子規聲里勸人歸。

百花落盡啼無盡,

更向亂峰深處啼。

傳說古代蠶叢國亡國後,太子淚盡啼血,死後化為子規鳥晝夜凄鳴,尋覓故國,勸人歸去。對於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心境,先生深有共鳴,他這樣解釋詩偈:「百花落盡啼無盡——時代已經過了,可是在這個時代很想挽迴文化。所以更向亂峰深處啼!」(《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一個百年過去了,如子規般無盡啼血的先生也故去了。先生盡其一生,傾力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勉力推動東西方文化的會通、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行證、著述、講學,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堅信,先生畢生的心血不會白費,先生未竟的事業終臻大成。先生曾預言,中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將有二百多年昌隆國運;事實上,先生已默默為此故國灌溉了無形的土壤,播撒了無數的種子,如其所言「耕耘不問收穫,成功不必在我」,放眼今日之天下,傳統文化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復興已經初露曙光。我也堅信,在未來的中國,在未來的世界,人們將越來越認識到先生的價值,感懷於先生的功德,雖然先生對此全不在意。

最後謹以一首小詩,紀念先生的百年,紀念世間的百年,也期待著未來的百年:

百年世事兼身事,

楊柳千條盡向西。

拂拭山河雲影冷,

凋零星月雁聲低。

甘啼杜宇枝頭血,

不向如來座上棲。

萬里東風春可待,

彌天花雨唱魂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監事會席位遇阻「長草」捷豹路虎、FCA 吉利一手買出個未來
這款俄制最強戰機要復活 印度很興奮中國看不上

TAG: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