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濫用「真性情」,引導孩子做高情商的人受益終身

莫濫用「真性情」,引導孩子做高情商的人受益終身

眾目睽睽之下擺出和場合「格格不入」的表情,常常有家長說這是孩子的真性情,並言必稱要愛護天性。白熊醫生認為這顯然是「真性情」用錯了場合,由於習慣使然而不自知。有一位朋友說得對,「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是喜怒於形,隨心所欲,目中無人,折射出童年的教養缺失」。

很多家長也特別推崇某些西方育兒理念,「解放孩子天性」,但把握得不好,就容易變成放任自流,漸漸把孩子帶成了一匹野馬,說好的尊重孩子也變成了溺愛孩子,該有的權威也蕩然無存。在自己眼中,孩子是天性使然,而在別人眼中卻是個麻煩。

當孩子長成了「熊孩子」,不但自己教育起來越來越吃力,多半會給周圍的人帶來麻煩,最終吃苦果的還是自己。

「我開心,才不管你煩不煩」

一對中國夫妻帶著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在飛機上,孩子對鄰座的小哥不斷騷擾,吵吵鬧鬧,上躥下跳,拳打腳踢。禮貌的小哥還請求孩子的父親管教一下,結果卻無視。忍耐了三小時的小哥終於忍無可忍和小孩的父母爭執起來,小孩父親更掐住小哥的脖子扭打在一起。

飛機落地後,20多名執法人員,包括FBI、以及機場安保、邊防安全等早已等在飛機出口處。由於是小孩的父親先動手打人,美國海關以故意傷害罪拒絕其一三口家的入境並於次日凌晨遣返。

「我不開心,才不管你危不危險」

12歲的小蘭在暑假一次走親戚中,和表弟爭搶玩具,發生了爭搶,外公將雙方拉開,小蘭卻對外公又掐又咬。一氣之下,他把外公的胳膊都掐出血來了,又衝進廚房,一把抓過煤氣軟管。「再不把玩具給我,我就咬破煤氣軟管,大家同歸於盡。」

鄰居急忙報警,小蘭被民警帶回所里進行疏導教育。小蘭卻嚷著要去跳河自殺,又躺在地上打滾撒潑。協警將他扶起來,小蘭對著協警手臂就是狠狠一口。

這些孩子都沒有「壓抑天性」,但「真性情」卻用錯的方法,表現在不適當的場合。有些寶媽可能會疑惑 「孩子還小,都是不懂事的,哪有會情緒管理的孩子?」

這讓白熊醫生想起去年夏天,有一位小孩的情商,連大人都自愧不如,一句「Can you stop angry now?」圈粉無數。

他是只有4歲的Jasper,和脾氣火爆的爸爸陳小春相處,沿路一直被凶。他也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走路慢一點,爸爸發脾氣,他卻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耍賴哭鬧,相反是冷靜理智地提醒爸爸 「Can you stop angry now?」 「what"s wrong with u?」

孩子不會做情緒的主人,缺乏自控能力,在小時候頂多被罵「熊孩子」,但長大後卻會被認為是「情商低」,影響人際交往。怎麼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做個高情商的人?

1

情緒是天生的,無好壞之分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孩子和父母、朋友在一起玩會感到快樂;準備上幼兒園,要和媽媽說再見,會感到害怕;被其他小朋友搶了玩具,會感到憤怒;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死了,會哭會傷心等等。

就像餓了就想吃東西一樣,這樣情緒也是自然發生,所以沒有好壞之分。不能說憤怒和傷心是不好的情緒,每一種情緒都有其作用。

比如厭惡、害怕的情緒產生,能幫助孩子避開潛在的危險,比如被陌生人搭訕、抱起時,因為害怕而拒絕。

所以,管理情緒並不是說哪一種情緒不好,不讓它發生,也不是像前面所述的熊孩子那樣用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的方式發泄,而是選擇合適的方法排解。

2

教會孩子排解情緒

教會孩子排解情緒,包含兩個重點:一是途徑合適,二是場合合適。孩子都會有鬧脾氣的時候,但表現卻是千差萬別。

有些孩子發脾氣,喜歡把氣撒在別人身上,有的甚至會專門挑「軟柿子」,比如對奶奶惡言相向,比如打弟弟妹妹。

GIF

有些孩子發脾氣,喜歡用傷害自己來引起關注,不吃不喝,離家出走。

有些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喜歡搞破壞,把書都撕了,把玩具摔壞。

如果這些行為在家裡習慣了,有些孩子就不分場合,在學校推搡同學,在超市大鬧,在電影院大叫,在別人的家裡搞破壞,搞得家長想找個洞躲起來。

家長可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幫他們把自己的委屈、傷心、憤怒都說出來,先安撫,再溝通談條件。

「媽媽知道你是覺得沒看夠動畫片才會這樣,但是我們有說好每天只看半小時電視,如果不遵守這一點,每個月買玩具的次數也會減少。你願意這樣嗎?」

必要的時候,幫孩子分散注意力,「公園裡你最喜歡的搖馬說想你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好不好。」還要告訴孩子,哭鬧是可以接受的,但要以不影響其他人為原則。

3

進階版,教孩子關心別人

有些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能理解別人。而擁有高情商的孩子常常擁有較好的同理心,他們會主動關心身邊人的情緒。這樣的孩子,固然是最受歡迎,最多人想和他(她)做朋友的。

白熊醫生曾經見過一個3歲的孩子擁有強大共情能力,老師問他「假如你是一隻獅子,你會想到什麼?」這個孩子說:「我會感到悲傷。」

老師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獅子被關在籠子里。」原來,他想起和獅子見面,都是在動物園,而動物園裡的獅子都是被關著,沒有自由。

家長教孩子關心身邊的人,提高共情能力,可以嘗試和孩子玩角色扮演。如果你是誰誰誰,你會怎麼想?

「如果你是奶奶,平時接送寶貝上學,放學還陪寶貝玩,如果寶貝說討厭你還打你,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華仔,這個汽車玩具是盼著一個月才買的,一下被人搶了。你會怎麼想呢?」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是對孩子的自控能力,抗壓能力,社交能力的鍛煉。一味地「解放天性」放任自流,到了孩子真正要與人交際的時候,總讓別人遷就自己是不可能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非常兒康願天下孩子都非常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兒康 的精彩文章:

糾結怎麼處理壓歲錢,不如從小教孩子這些習慣!

TAG:非常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