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變質發過霉的茶葉你都敢喝?普洱茶專家周紅傑詳解變質茶葉到底能不能喝?

變質發過霉的茶葉你都敢喝?普洱茶專家周紅傑詳解變質茶葉到底能不能喝?

前不久,茶語專業組小姐姐出差廣東,與茶葉同行Q一見如故,兩人對茶當歌,相談甚歡。喝得正嗨時,Q向專業組小姐姐連連拋出疑問:

——究竟什麼樣的茶葉才能算是變質茶呢?

——茶葉變質到什麼地步才真的不能喝?

——變質的茶葉處理後是不是與正常茶葉沒有區別了?

……

(一系列無厘頭的發問讓巧言善辯的小姐姐陷入沉思)

在與Q交流後,小姐姐了解到Q常年居住在高溫高濕地區,存儲在這種環境下的茶葉難免會發生變質,但當地人這一現象早都習以為常,不但不會把變質茶葉丟掉,甚至會把這類茶葉做個簡單處理接著拿來飲用。

Q的發問不僅讓專業組小姐姐深思,也引發在場幾位茶友的激烈討論。可得出的結論卻令人吃驚,甚至憤怒!其原因有兩點:

第一,為數不少的消費者對茶葉變質和老茶發霉潮濕現象並不重視,甚至認為這是茶葉轉化中的必經過程;

第二,大家認為發霉變質的茶葉退倉之後,可以當做正常的茶葉喝,而且不少商家也一直在這樣銷售。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茶葉是變質茶葉?變質的茶葉能不能喝?變質的茶葉處理後能不能喝?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疑問,茶語網特地諮詢了雲南普洱茶研究院副院長周紅傑老師,來為我們重點解析這幾重發問。

疑問一:變質的茶葉究竟啥樣?

通常來說,成品茶葉如果倉儲不當,時間長了,很容易變質。這些變質的茶葉大致會有幾個具體的表現:

1、長霉

茶葉霉變一般是指茶葉中長出肉眼可以見的白毛,或肉眼可見餅面模糊有白點。聞之帶有霉味,嚴重霉變的茶葉會腐爛結塊,上面長出綠毛。

而這種霉變一般也會有幾種表象,比如說倉儲不當、倉儲環境過於潮濕的茶餅或是散茶,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表面產生黴菌;又或者茶葉在加工過程中,沒有做好乾燥,導致茶葉內部受潮,產生黴菌。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最令人擔憂,那就是做過處理的霉變茶葉。這種茶葉單從視覺角度說,我們肉眼是無法識別出霉變異常,但這些處理後的霉變茶葉在沖泡後,能夠在頭泡茶中明顯感受到茶葉受潮發霉的氣味。

2、伴有腐敗、酸餿、嚴重的泥巴塵土味及各種不良氣味

一般來說,茶葉正常的干茶香氣,無論是香氣豐富的烏龍茶類,還是較為淡雅的綠茶類,只要在工藝過關、倉儲良好的基礎上,它們聞起來會很自然舒適。

而壞掉的茶,茶葉在沖泡後香氣聞著會不自然,伴有酸餿、腐爛、霉變等各種不良氣味,帶來極度不舒適的品飲體驗。

疑問二:變質的茶葉是否還能飲用?

在諮詢中,周紅傑老師反覆強調的一句話:「茶葉中出現有損健康的非茶之物,萬萬不能飲用。」

茶葉作為飲品,前提就是要確保它是安全的、健康的。像是重金屬農殘、有害微生物……這些都不屬於茶葉的安全範疇。

正如去年方舟子引發的「普洱茶黃曲霉素事件」,周紅傑老師說:「普洱茶如果在後期的儲存不當確實會長黃曲霉素。產生不良霉變本身就是茶葉不好的信號呈現,所以,茶葉中一旦出現這類非茶物質,我們也就不建議再飲用了。」

疑問三:發霉、壞掉的茶葉經過處理後還能喝嗎?

文章開篇,我們就對「市場調研中所發現的茶葉怪象」提出質疑。那麼發霉的茶葉經過處理後,到底能喝嗎?

對此,雲南普洱茶研究院副院長周紅傑老師,向我們作出了解釋:「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可以出現微生物,但是成品茶在消費之前,是不應該出現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一般來講,茶葉在飲用之前,是不能夠看見霉變這種情況的。」

早前,在廣東等潮濕地區茶葉的倉儲條件達不到很優的情況下,很多人覺得飲用輕微霉變茶葉或是飲用處理過的霉變茶葉並無大礙。而這樣的情況在如今倒也不少見,有人捨不得丟掉發霉茶葉,就將表面黴菌做過處理後再飲用。

但在周紅傑老師的表述中,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變質發霉茶葉在處理後,它的有害微生物並未被殺死,茶葉的安全屬性也早已經喪失。這種茶葉在沖泡時,有害微生物會跟隨茶湯進入人體,從而打亂人體平衡。所以從健康角度來說,出現霉變的茶葉是不建議飲用的。」

比如說,家裡的剩飯剩菜就算在冰箱里放著,但是存放久了還是會有不良微生物滋生,就算再加工,不僅味道不佳,而且也不健康,這與變質茶葉處理後能不能喝其實是一個道理。

題外話

白色就是長霉?菌群就是有害微生物?有這類表現的茶葉都不能喝?

當然不是啦。

要知道,並非所有微生物都是茶葉變質的信號,有些物質還是有益健康的象徵呢。譬如不少茶友所關心的 「金花」和「白霜」這兩種容易混淆視聽的化學物質。

1、金花

「金花」的學名是冠突散囊菌,一般是茯茶在特定溫濕度的條件下,通過「發花」的特殊工藝,長成的自然益生菌體。而且這道工藝,還是國家的機密哦。

金花通常在茶餅或磚內部,呈點狀顆粒,金黃色,茶麵分布時偶有十數個金花同處分布,但花體清晰,花間界面清楚。

金花的存在,能分泌茶葉中的澱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葉中的澱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質氧化,使茶葉湯色變棕紅,消除粗青味,從而口感上更加醇和爽口。並且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在這裡我們也要提醒一句,茶葉若是存儲不當,難免會繁殖其他微生物,有些外觀也呈黃色片狀分布,容易被誤認為是「金花」。所以在辨別是否是「金花」時,需要通過氣味、外觀、沖泡等方式去偽存真。

2、白霜

茶葉上的白霜要分好幾種——

綠茶中的「白霜」,一般都是工藝中產生的鹼類物質,很正常。

一般烘青綠茶(比如:六安瓜片、黃山毛峰)會比炒青綠茶,更容易看得到起白霜的情況。不過也有例外,像太平猴魁也是烘青工藝,但就普遍油潤,不太會起白霜,所以這個跟工藝和品種都會有一定的關係。

而小青柑的 「白霜」的主要成分是檸檬烯,為揮髮油析出物。由於檸檬烯易揮發,若在密閉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時間的儲藏,這些物質緩慢析出至柑皮表面並氧化為白色物質,形成「白霜」。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霉變的茶葉,外面也會有類似的白霜,或者黴菌隱藏在白霜中,這就需要大家擦亮眼睛,仔細分辨,到底是不是發了霉。

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看見白色就認為是「白霜」,看見黃色就覺得是「金花」,還要做個鑒定才能放心飲用。

收藏:一招教你快速識別茶葉好壞

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如何識別茶葉好壞呢?周紅傑老師為消費者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口訣,即:

高溫,多量,沖泡時間長。

高溫即指用沸水沖泡;多量是指平時喝茶泡3克的量,在甄別茶葉好壞時,茶葉可以投放5-8克,加大茶葉投放量;而沖泡時間加長是說,第一次浸泡三分鐘,第二次浸泡兩分鐘,第三次浸泡五分鐘,依次品飲茶葉口感滋味。

在這種沖泡方式下,如果三次的品飲體驗都能達到色香味俱佳,那說明這是好茶的表現。如果一經沖泡,茶葉就很難聞,出現霉味,茶湯無法下咽,那麼這也就背離好的茶葉發展方向,很有可能是被處理過的茶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喝的茶,是第一次沖泡就可以喝的。一旦茶葉中有非茶信息出現,就要小心了,不要拿身體去當實驗品!

撰文:雅菲

專業支持:蘇幕遮

圖片:茶語視覺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明代茶藝界大咖和他們的壺!
奶茶妹妹章澤天緊挽劉強東合影,小鳥依人滿是甜蜜!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