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資家境一般的人 也就靠超前教育了

天資家境一般的人 也就靠超前教育了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幹了兩件事。第一件,我在校園裡,正碰上學校給六年級的畢業生教英語,我在教室外面,隔著窗戶學了幾句。回家給親戚表演了一下,家人都誇獎我。我對學英語產生了興趣。第二件,我在外婆家裡翻到一箱書,是我舅舅上初中時的課本,我拿起初一的數學書,發現前幾頁都看得懂,就叫我爸教我。

這兩件事的結果就是,四年級上學期,在家人的輔導下,我學完了初一的英語和數學。後來就開始自學。這兩門課的優勢一直保持到高考。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身邊總有一些人讓我大開眼界。比如我有一個搞珠心算的同學,兩串數字加減乘除,只要眼珠子一轉就能出結果;有一個學外語的同學,從小就能講三門外語;有一個學奧數的同學,初一參加「希望杯」得了金獎,我用高年級的知識,才得了個銅獎。還有一個姑娘,動不動就能背出來什麼經典段落——人家自謙地說,她不是背,而是「念」。那些字是一頁一頁保存在她腦子裡的。

正是因為無法達到這些人的水平,我才從小告誡自己,腦子不如人家好,那就盡量讓自己跑得快一點、動得早一點吧。還有一個原因,那時候我媽還想讓我搞個特長,讓我學個樂器。找個老師一問,學費不便宜,再一問,樂器更不便宜。得了,鄰居家哥哥的舊課本不要錢,學學這個吧。

我以我不大靈光的腦袋,以極低的成本,實踐我的「不怎麼超前的超前教育」,還算是養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課上的東西都學過了,我才有更多時間來干別的事。我記事不大牢,要不是因為可支配的時間比較多,恐怕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我是記不住的。

不可否認,時下超前教育愈演愈烈,已經不止是「不怎麼超前的超前」。有些孩子小學入學就認識五百多個漢字,有孩子英語辭彙量達到了三千個單詞。想進一所好的學校,要麼重金買入學區房,要麼進民辦。民辦的要求水漲船高,面試孩子,面試家長。面試孩子的部分,考題往往是奧數、英語。這都是要提前兩年就要下的功夫啊。

套用權威判斷,當前兒童教育的主要矛盾,不是教育資源不足與教育需求的矛盾,而是人民群眾對子女成才的美好願望與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矛盾。教育資源要平衡,需要的是補足短板。公有資源不能及時補上的時候,社會資源可以發揮補充作用,各種培訓班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正反映了家長的這一需求。

可是今天我看到大人物的一句話:培訓機構可以搞各種培訓,不能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義務教育階段涉及的各科都不能搞,要割斷這個。」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義務教育階段指的是小學到初中。

有一種聲音說,讓孩子接受這種超前教育,違反孩子的生長規律,對孩子是有害的。有一種聲音說,教育搶跑損害教育公平,造成惡性循環。有一種聲音說,這種教育加重孩子負擔,學生痛恨,家長無奈,機構賺錢。

我想問,那些在國際幼兒園、小學裡的孩子,從小接收雙語教育,英語教育絕對超綱超標,怎麼沒見他們出現重大成長問題?他們接收的教育,是不是教育搶跑?不參加義務教育階段涉及的各科的培訓班,學鋼琴學舞蹈學書法學圍棋,是不是就不算加重孩子負擔?不讓搞超前教學的培訓班,超前教育的幼兒園就可以搞嗎?

我要搏一條出路,我要笨鳥先飛,我上不起那些高大上的公立私立,我想有幾個老師經常性地提前預習一兩年的功課,好讓我在高中畢業後沒錢出國的條件下,在過獨木橋的時候佔到一點便宜,不可以嗎?

在這有些功利性色彩的目的之外,我把高年級的課本作為一種可靠的知識來源,和一批同樣對知識渴求的小夥伴,一同參加有組織的培訓學習,獲得擁有知識的快感,不可以嗎?

我作為一個天資一般、家境一般,學不起樂器,搞不了文藝,為了給家裡省點錢,選擇一種尚能承受的知識消遣,不可以嗎?

我相信,說話的人一定有更加科學、正確、紮實的理由。但是您看,我這種超前教育的人都沒看出來,如果沒有超前教育,豈不是更想不通?

每個人都應該掂量掂量自己:「在一個愛學習的孩子面前,我算老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童言 的精彩文章:

我結婚了,但我更想離了再結一次
「兒子,你穿裙子真好看!」

TAG:愛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