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人工智慧 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王小川這麼說

關於人工智慧 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王小川這麼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及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強調了發展壯大新動能、其中引起各界關注的就有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對於這一熱點話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馬化騰、李彥宏、楊元慶等多位來自相關領域的代表委員,暢談了他們對於人工智慧在開發應用方面的現狀與前景。

馬化騰:AI 在垂直領域或率先應用

「AI在通用領域的應用或許相對較遠,然而垂直方面我認為已經有很多機會實現應用了。」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兩會期間說。

馬化騰表示,在未來的產品生產製造過程的某些特定場景中,可以利用AI技術,以低成本的方式模擬人腦在後台進行管理,結合大數據技術,從海量的數據中尋找該產品生產環節中的規律。「運用AI技術,控制生產的後台就像永遠不累的大腦進行思考,處理信息,發布指令。」

李彥宏:無人車「阿波龍」年內小規模量產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3月15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委員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帶來的技術革命堪比工業革命,將在多個領域帶來不同體驗。他認為,未來20至50年,人工智慧將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

李彥宏透露,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的無人車「阿波龍」將在年內實現小規模量產。這款沒有方向盤等人工控制裝置的無人車,初期會在景區、碼頭等相對封閉的道路上投入運行。同時,他透露從2019年開始,百度將與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合作,推出搭載無人駕駛技術的家用轎車。

李彥宏表示,他相信三至五年後,能夠替代駕駛員的無人駕駛車輛就會出現在完全開放的道路上。

楊元慶:用人工智慧技術武裝各行各業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中國目前正在加速進入智能時代,未來人工智慧不僅將深入人們的生活,還將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發揮巨大作用。「希冀用人工智慧技術武裝各行各業,致力於讓人工智慧成為未來的基礎設施」楊元慶說。

楊元慶指出,從實際情況看,當前我國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缺乏龍頭企業,企業數字化、網路化水平總體偏低,研究與運用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等。

「要快速推進各行業的智能化,既需要人工智慧技術層面的突破,也需要加快行業應用的落地;既需要樹標杆,也需要搭平台。」楊元慶說。

他表示,全行業智能化需要多方發力,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的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台,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王小川:AI遠不能代替人腦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面對這一熱點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的回答是:「從專業角度看,我們不用妄自菲薄。雖然今天我們能造出計算機,但是大腦的能力還遠遠不是機器所能替代的。」

王小川認為,人工智慧的研發應用是計算機與人類協作的過程,能將人類的經驗放大,而不是取代人類。而目前,人工智慧只能在一定條件下的特定領域中做得比人類更好。

「如果技術能夠脫離人類在地球上去蔓延,它就變成了一種能夠適應環境,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種生命。假如真的有一天,它變成了一種生命,我還是心存敬畏的。」王小川說。

劉慶峰:中國一定能贏得人工智慧的未來

人工智慧未來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目前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處於怎樣的水平?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慶峰表示,通過方方面面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正在進入到社會生活的幾乎每一個領域。他說:「科大訊飛創業第一天的夢想就是要『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

劉慶峰認為,中國在人工智慧的源頭創新上,在很多方面已經與國際水平並跑甚至在部分領域領跑。他認為人工智慧發展下一步的關鍵是應用,在應用驅動中推進數據迭代與技術不斷進化。他表示,由於中國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創新成果應用的能力,中國一定能夠贏得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海外留學生:安全隱患重重 別讓受傷的總是你
穿襪子也有講究 以下幾種情況請及時更換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