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尹燁: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

尹燁: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

第22屆人類基因組會議(HGM2018)在日本橫濱緊鑼密鼓地召開。當地時間3月14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研討會如期舉行。

在微生物組學討論環節,多國代表對各自國家微生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華大基因CEO尹燁也應邀出席,並就微生物組學與人類疾病健康的關係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圖1 華大基因CEO尹燁在會上發言

尹燁在演講中說道:人類全基因組研究作為貫穿組學的重要一環,近年來發展迅速。華大基因不僅提供基於自主平台低成本、高質量的人全基因組重測序(WGS),更推出1萬例免費WGS計劃,促進全球疾病健康研究的開展。

精彩演講內容先睹為快:

尹燁在專題演講中首先以五個問題引出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人體微生物組與人類健康的互作關係,包括消化微生物組、呼吸道微生物組、生殖道微生物組、口腔微生物組、表皮微生物組等。

在微生物面前,人類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小孩!幾十億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細菌的蹤跡,在這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細菌在地球上大獲成功。如今,細菌無處不在,空氣、水、土壤乃至動植物的身體上都有細菌的身影!

細菌在地球上持續攻佔了山川、河流、植物、低等生物,甚至恐龍、哺乳動物,最後攻佔了人類的肚子!近年來與腸道菌群相關的疾病研究迅速發展,有近90%的疾病被認為可能與腸道菌群相關。近年來,刊登在各大權威學術期刊上腸道菌群相關的研究文章數量呈爆髮式增長,分別從不同角度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組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9年,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人類好幾次都自以為已經贏得了和微生物的這場「戰爭」。直到多重耐葯菌的不斷出現,才發現人類太天真了。我們現在知道跟微生物是需要和平共處而不是趕盡殺絕,所以這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而是我們重新回到和菌群的平衡態。

我們在出生時受到的產道擠壓、嗆羊水,以及出生後嘴對嘴餵食都是補充菌群的方式。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在出生12個月後,其腸道菌群就會接近於餵養TA的媽媽。

2017年3月,作為基因組合成領域的科學裡程碑項目—— 「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 Project)」在國際合作組的通力協作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國際協作組宣布完成2號、5號、6號、10號和12號這5條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全合成,並從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獲得與普通酵母菌高度一致的人工合成酵母菌。

人造酵母新生命的誕生,標誌著合成生物學裡程碑式的進展。這個領域的快速突破,將變革生物製造、醫藥、能源、環境、農業等領域,帶來顛覆性的發展。

人體微生物組研究成果將在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亞健康的調理、醫療理念的革命和新技術發展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人類的疾病和健康狀態,有相當的因素跟基因有關。如果我們儘早知道自己的基因,就可以配合各種調節、放控手段,把健康變成個體化的概念。特別是一些與基因明確相關的遺傳性疾病。但是,基因不是萬能的,管理健康就是管理慾望,健康的本質是人性的管理。

人全基因組測序正大步邁向百元基因組時代

人全基因組是貫穿組學中重要的一環,而WGS是全面獲得個體遺傳信息的主要手段,這些基因組學數據結合臨床表型,將被用於評估人體健康狀態和疾病的發生髮展。

華大基因在2015年底推出了自主測序平台,隨後推出600美元的WGS,高質量、低成本的優勢已經惠及幾萬例樣本。同時,尹燁強調昨日華大基因發布的1萬例免費WGS計劃,是華大基因一直以來努力促進基因組學研究發展的進一步體現。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對此也抱有極大的熱情,昨天下午計劃一經發布,截至今天上午,不到20小時樣本申請數已經超過5000例。

在討論環節,有研究工作者就「如何使更多普通民眾享受基因組學帶來的福祉」提出問題。尹燁從多組學全貫穿的角度進行了闡述,並表示華大基因將在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更新迭代,使更加低成本、高質量的測序技術應用於更加廣泛的疾病健康研究。

圖2 尹燁在討論會上回答研究工作者的提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大科技BGITech 的精彩文章:

琴葉擬南芥基因組

TAG:華大科技BGI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