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慕恩「菌」團 江湖

慕恩「菌」團 江湖

撰文 | 程昊紅

Cheng.Haohong@PharmaDJ.com

2010年從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畢業時,蔣先芝選擇了一條與同學們完全不同的路線——沒有繼續在學術的道路上耕耘,而是決意要在國內創立企業推動微生物產業化。他創立了慕恩生物。

「微生物學家每次打開顯微鏡對焦的時候,在視野里都會看到一個明亮的光圈,就像是一輪滿月。」蔣先芝解釋了公司名稱的意義:「慕恩」二字譯自英文「Moon」,正是以月亮這一美好而詩意的意象,象徵微生物與人體的關係。月球和地球相伴而生,而月球對地球的重要性卻常被忽視,微生物也自人出生開始與人體共生,直到隨著腸道微生物組研究的崛起,其重要作用才逐漸被關注。

蔣先芝

目前,『Bugs』as drugs的概念已經成為生物醫藥領域新熱點,以活體微生物開發成藥物或者以人體微生物菌群為靶點進行創新藥物的開發,已經給諸如癌症、抑鬱症、糖尿病等疑難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思路。在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公布的「2017年十大醫療科技創新」中,「利用微生物組來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排在榜首。

微生物組產業化應用的研究也得到了資本青睞。目前在國外已經有多個微生物組藥物進入臨床Ⅱ期、臨床Ⅲ期研究,對諸如艱難梭菌感染、齲齒、炎症性腸病等疾病的治療,顯示出了讓人驚嘆的效果。近幾年,海外人體微生物組領域的風險投資金額也已超過8.4億美金,農業微生物組初創公司中僅Indigo Agriculture一家融資額就將近4億美金。

人體微生物組藥物的市場價值 來源|BCCResearch 2017

「新葯研發最核心的是找到新的藥物分子。對於微生物產品來說,核心就是找到很好的菌種。慕恩團隊想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微生物菌株發掘,即通過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從複雜的微生態系統或者環境中快速找到適合產品開發的微生物菌株,再通過高效的分離培養技術,獲得那些過去難培養的『微生物暗物質』。」蔣先芝說。

如今,慕恩生物建立起了包括生物多樣性的獲取、微生物高效篩選、發酵與生產優化、劑型開發這四個主要部分的技術平台。慕恩已經有4個生物農業產品獲批,在微生物醫藥產品方面,則有口腔護理、腸道紊亂干預等幾個產品,這幾個產品均已進入菌體發掘、臨床前研究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研發客 的精彩文章:

Napoleone Ferrara博士談VEGF抗體治療眼底疾病機制的發現

TAG:研發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