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人封面文章:中美「數字霸權」之戰,硝煙四起

經濟學人封面文章:中美「數字霸權」之戰,硝煙四起

中國已威脅到美國的技術霸權

「加州蘋果公司設計,中國組裝」——過去十年來,iPhone手機背面雕刻的這行文字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技術地位的縮影:美國提供大腦,而中國提供肌肉。

不過,那已經是老黃曆了。中國的兩家世界級科技巨頭——阿里巴巴與騰訊的市值已逼近5000億美元,可與Facebook分庭抗禮。中國還擁有全世界最廣闊的在線支付市場,中國生產的各類設備也已遍布世界各地。無論是超級計算機還是量子計算實驗室,中國的技術水平都位居世界前茅。2020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順利建成,成為美國GPS系統的有力對手。

來自中國的挑戰已讓美國變得狼狽不堪。美國貿易代表處正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很可能已經為美國公司帶來了約1萬億美元的損失,美國政府或將以此為由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2018年2月,兩名美國國會參議員提出一項議案,希望禁止政府購買或租用兩家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和中興生產的設備。谷歌母公司Alphabet前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曾警告稱,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水平到2025年將超越美國。

3月12日,特朗普總統以「擔心中國在5G技術領域取得領先,進而威脅到美國安全」為由,禁止新加坡晶元生產商博通以1420億美元惡意收購美國企業高通。在此次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案中,特朗普再次展現了他一貫的作風——清楚地意識到了挑戰,卻以十分拙劣的手法應對。面對中國的技術崛起,美國必須以戰略的眼光通盤進行考慮,而不是粗暴地「一拍腦門」做出決策。

「戰爭」的癥結

在為美國制定戰略之前,我們首先要找出癥結所在。中國不僅幅員遼闊、經濟發展迅猛,還有著鼓勵科學探索的優良文化傳統,這樣的國家實現技術復興絕非一件難事。

目前,中國不僅擁有最頂尖的一批人工智慧專家,還有著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這意味著中國的AI研發人員可以從超過8億網民手中源源不斷地汲取訓練數據。中國取得的一系列技術成就能夠造福無數人,美國人民當然也不例外。倘若美國繼續通過在網路世界中製造分裂等一系列手段打壓中國,未來的世界很可能將變得更加貧窮、混亂,更加火藥味十足。

對於國家來說,主導電視機及玩具產業與掌握核心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信息技術不僅是製造先進武器的重要前提,也是實現武器網路化、進一步提升其威力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還具有極強的網路效應,這意味著競爭的最後勝利者能夠獲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失敗者往往會被淘汰出市場而無法生存。

在舉國之力的支持下,來自國外的對手很可能將本國的「原住民」擠出競爭行列,使其永遠錯失發展尖端技術的機遇。以中國為例,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背後是一個強大的政權,這個政權以「民主自由」的替代者自居,在其亞洲勢力範圍內有強大的影響力。不過,中國始終堅持將「全球共贏」作為自己的目標,在此情況下,美國已別無選擇,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中國技術迅猛發展的事實。

因此,美國應該如何做出應對才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在眉睫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最重要的一環是學會以史為鑒:為了在太空領域和武器系統研發中超越前蘇聯,美國政府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制訂了一系列計劃,鼓勵社會各界在各個技術領域中加強對教育、科研以及工程建設的投資,最終,矽谷應運而生。自由的探索精神、激烈的行業競爭……不同的思潮在這裡交融,使矽谷成為了一片資本健康發展的樂土。

在開明移民政策的引導下,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優秀人才競相來到矽谷,為它的發展進一步添磚加瓦。以往的成功經驗我們不應忘卻,在「斯普特尼克時刻」過去六十多年後的今天,美國需要再次整合政府投資與私人企業的力量,為實現整個國家的宏偉目標共同奮鬥。

殺雞焉用牛刀?

除此之外,面對中國在數字領域中日益嚴峻的威脅,美國需要相應地更新國家安全保障措施。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由多個政府部門共同組建,負責對可能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交易進行審查)應當進一步擴大審查範圍,對人工智慧行業中的少部分投資以及收購案給予密切關注。

對關鍵零部件供應商「裡通外敵」的擔憂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推行全面的禁令。針對這一問題,英國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為了將中國方面的安全威脅降到最低,英國政府向特定的審查中心授予了許可權,允許他們調查華為公司生產的電信系統軟硬體的每一個細節,以確保萬無一失。

與之相比,特朗普總統的做法似乎在哪個方面都不盡如人意。博通公司的收購案表明,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合理擔憂正在逐漸演變成徹頭徹尾的貿易保護主義。博通作為一家新加坡公司,與中國本沒有太大幹系。但是,特朗普總統考慮到博通在收購高通後很可能會縮減研發投入,進而讓中國在5G標準的制定工作中佔據領先地位,這才阻止了此次收購。

有報道稱,特朗普總統此前曾拒絕了一項制裁中國「強行要求美國企業轉讓技術」行為的關稅草案,不過,總統拒絕該草案的原因僅僅是「數額太小」。倘若美國對中國的消費電子產品徵收關稅,這不僅將阻礙本國經濟的繁榮,也對維護國家安全毫無幫助。特朗普政府鮮明的「反華」政策極有可能遭到對方的報復,使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間的關係劍拔弩張,導致國家的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

在特朗普總統眼中,一門心思地打壓中國似乎就是唯一的目標,至於自己國家的發展前景,則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他為美國民眾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2015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發支出僅佔GDP的0.6%,是1964年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總統在2019年的預算草案中仍然將非國防類自主性開支削減了42.3%,而這些資金正是科學研究的命脈所在。同時,特朗普總統還為外國移民豎起高牆,增加了技術人才獲得美國簽證的難度。特朗普總統與他的一些親信對科學證據嗤之以鼻,尤其是對科學家發出的氣候變化警告充耳不聞。

美國可以對中國的技術發展表示擔憂,但是,如果美國繼續「數典忘祖」,背棄那些使自己變得強大的優良傳統,那麼迎接它的將是萬丈深淵。

(來源:全球技術地圖編譯:王燕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息化協同創新專委會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主要國家近10年科學與創新投入態勢分析
麥肯錫:如何讓數據分析為你所用

TAG:信息化協同創新專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