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著名作家、學者李敖因患腦部腫瘤,於 2018年3 月18 日上午在台北去世,享年83歲。

1949年,一個十四歲的少年隨著家人登上了前往台灣省的輪渡。

他出生在日偽政府統治下的東北,成長於戰亂動蕩的年代。沒有人知道,他今後會對華人世界、華語寫作產生何等巨大的影響。

李敖,始終是一個不可預估的人,同樣,也是一個不能被低估的人。

他的一生,滿腹經綸,快意恩仇,激情四溢,特立獨行,六親不認,只認道理。

1

「我從來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話……我會照鏡子!」

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不少讀者嗜讀李敖的文章,為他快意恩仇的筆觸而嘆服,也感謝他帶來的思想啟蒙。

26歲的李敖曾撰名文《老年人與棒子》,批評有一種老年人在青年時代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業,老年落伍於時代後卻酸勁兒更大,愈發冥頑不靈。對此,有人說:青年時期李敖的這番浩嘆,如今可以原封不動回贈給他自己了。他的驚人之言不復有昔日的犀利獨到,現在更像一個「網路噴子」。

而曾屢屢被李敖攻擊的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幽默說到:

「他(李敖)一直罵我,我則保持沉默,這說明,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2

「別人只會罵人家是王八蛋,而我李敖會證明他是王八蛋!」

李敖的厲害,首先就體現在他的天才,這個人初中跳級,高中退學,先是考上了台灣大學法律系,讀得不開心,退學再考,又考上了台大歷史系。

因為書讀得多,腦子又轉得快,每到上課,最大的樂趣就是挑老師的錯,而且毫無忌憚,一旦抓住紕漏就當場指出,加上性格強勢,經常和老師在課堂上爭一個面紅耳赤。

據傳,當年他在台大臨近畢業,參加論文答辯,進了會場,面前的三個教授面面相覷,一言不發,雙方就這樣靜坐了半小時,終於一個教授開了口:「李敖,你答辯通過了。」

李敖詫異:「你們什麼也沒說啊,我也沒講話啊。」

教授無奈道:「我們知道一開口肯定會被你駁倒的,所以還是不說了。」

可見李敖的博學和雄辯,在年少時就已鋒芒畢露,令人自嘆弗如。

李敖博學,是因為他飽讀詩書,無所不看,好書他要看透,不好的書他也要讀,因為不通讀就沒有資格去罵,他說:「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3

「五百年來白話文寫得最好的三個人,李敖、李敖、李敖!」

讀李敖的文章多了,很容易就能發現,他的文章風格從來只有一種,那就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旁徵博引信手拈來。

他分析論斷過很多人,研究胡適成了胡適研究權威,胡適親口說:「簡直比我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

不僅當代名人,對他而言,只要感興趣的人、事,他就能扎進史料中孜孜不倦地研究,搞出個名堂,政治、社會、歷史、倫理、教育、軍事、人類學,無所不包,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決心。

誇起自己來,李敖更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當代中國寫白話文前三名的,第一是李敖,第二是李敖,第三還是李敖。」

這種近乎自戀的自白,就是他極端自信的表現。

在此借用蔡康永緬懷李老的一句話: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閱讀推薦:《李敖快意恩仇錄》

李敖在一九九七年出版了《李敖回憶錄》,坦白回憶他個人的成長,一時之間喚起整個社會對他的美好回憶,成為橫掃書店的風雲之作。李敖不是寬容社會下的產物,亦不是寬容社會的見證。若《李敖回憶錄》為畫龍之作,則《李敖快意恩仇錄》即是點睛之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小美 的精彩文章:

TAG:果小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