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制度和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

制度和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

智庫看兩會

■主持人 范思立

民間投資的營商環境和建立現代稅收制度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理解制度和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哪些制度和環境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條件?

張占斌:作為微觀主體,民營經濟的活力是判斷整體經濟的「晴雨表」和最佳窗口,民營經濟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因而,改善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是提升我國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路口。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營經濟、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這對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高培勇:稅收肯定是要適應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稅收制度安排。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對稅收制度也提出挑戰。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稅種的安排、稅率的設計、一系列征納規定以及稅收收入的取得相對就比較「粗獷」。即,以主要追求效率而相對忽略公平分擔問題的一種稅收安排。高質量發展同樣要追求稅收制度現代化,要求稅收制度更多體現公平正義,要求更能增強微觀主體的競爭力,推動企業走上提效增質的道路。

營商環境改善和降稅減費成就巨大

中國經濟時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最近幾年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提升了經濟發展質量,請問民營企業的投資環境取得了哪些提升?

張占斌:根據我們的調研,各地積極落實中央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營商環境、放寬市場准入、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等方面穩紮穩打,成效顯著。

放管服綜合改革不斷深化,民企營商環境逐步改善。各地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審批程序不斷優化,針對民間投資的顯性或隱性門檻不斷減少。減稅降費力度不斷加大,民企發展負擔有所下降。各地認真落實中央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加大清費力度,讓民營企業真正得到實惠。PPP項目加快推進,民企參與度穩步提升。PPP改革持續展開,民營企業參與程度穩步提升。金融服務不斷改善,民企融資渠道逐漸拓寬。為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各地不斷改善、提升金融服務。

中國經濟時報:最近5年我國在降稅減費上的總體規模有多大?

高培勇:近年來,我國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性、制度性減稅舉措,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增強市場活力。在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減稅降負將成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主基調。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累計取消、免徵、停徵和減征1368項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稅降費措施累計為企業減輕負擔超過2萬億元。

民間投資困局和稅收制度制約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必須承認,當前民間投資領域仍存在著困難和問題?請問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張占斌:當前民間投資領域仍存在「三難」「四高」和「五憂」等問題,制約了促進民間投資政策的實施效果。

「三難」抬高了民間投資的門檻,壓縮了民間投資的領域。一是進入難。民間資本的進入難主要體現在部分壟斷行業開放程度不夠、PPP項目中的不規範,以及部分領域的准入隱性障礙。電力、鐵路、銀行、油氣、電信等壟斷行業已逐步向民間資本開放,但能夠成功進入這些領域的企業寥寥無幾,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也反映這些領域的開放環節、對民企的各種過高要求都不足以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二是做大難。在資金供給和人才供給上,民間企業都面臨較大困難。一方面,很多企業認為影響民間投資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銀行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時,貸款周期短,民營企業的貸款期限往往僅為一年,而貸款的審查周期則經常長達2—3個月;貸款金額小,遠遠解決不了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銀行要求高,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的抵押物要求較高,很多輕資產的民營企業根本拿不到貸款。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擴大投資所需要的人才要素支撐不足。三是做強難。民企合法做大不易,做強更難。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導致很多企業的創新收益得不到保障;政府對民企產品的支持力度不夠;缺乏國家層面的統籌支持。

「四高」增加了民間投資的成本,降低了民間投資的意願。一是融資成本高。根據調研發現,多地民企貸款利率均有上浮,加上擔保費、評估費、登記費、審計費,還有個別銀行的「財務顧問費」,承兌匯票或信用證、以存引貸、強制搭售金融產品等情況,目前民企的融資成本一般是基準利率的2倍以上,比國企的貸款利率往往要高出2個百分點甚至更多。二是要素成本高。這幾年人工要素成本和土地和水、電、氣等要素的成本也處於高位。很多製造業類的企業反映目前用電、用水、用氣成本偏高,比如我國的用電成本比美國高好幾倍,又比如營利性民營醫院的水電費均按商業價格繳納,而不能享受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居民水電價格繳納的政策。三是稅費成本高。雖然國家出台了大量為企業降低成本的舉措,但有些企業認為,稅費負擔沒有明顯減輕。營改增後,個別行業的稅收負擔有所增加。費仍然名目繁多,如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交納很多費用。四是流通成本高。部分食品企業、建設企業反映目前的流通成本較高,對企業的發展帶來較大壓力。流通成本高主要體現於運輸、保管、管理三個環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保管費用是它們的2倍,管理費用是其3至4倍。流通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例,我國大約在30%—40%,而其他發展中國家約為15%—25%,發達國家一般為10%—15%。

「五憂」影響了民間投資的預期,制約了民間投資政策的實施效果。一是對財產權、知識產權和人身安全保護方面之憂。兩個「毫不動搖」解決了民間資本投資和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地位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極其重要的《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但現實實踐中仍然有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二是對中央政策「最後一公里」落實不到位之憂。中央政府對促進民間資本投資政策的態度極為堅決,但有些政策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三是對民企與國企投資地位實際不平等之憂。有些民營企業反映,他們最需要的不是各種各樣的「優惠型」政策,需要的是與國企公平競爭的「公平型」政策。四是對「新官不理舊賬」和官員不作為之憂。五是對自身能力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之憂。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出現了重大的趨勢性變化,民營企業自身能力不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變化。一些民營企業對國家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把握能力相對較差,不能及時地調整自身的發展;一些民營企業對國家重大規則和法律法規變化反應遲鈍,仍然按照老一套出牌。更有相當數量的民營企業對互聯網帶來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適應不夠,不僅影響了其獲知政府政策通道的通暢,也降低了自身發展空間。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國內的稅收制度對推動高質量發展還存在哪些障礙?

高培勇:當前的問題是過於偏向間接稅,只有少部分直接稅。70%都是間接稅,只有30%是直接稅。為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推進稅收制度現代化,當下的稅收制度改革包括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降低間接稅比重。因此,整個中國稅收制度改革的著力點在於減輕企業稅負。

中國經濟時報:優化西部地區的營商環境是提升全國營商環境平均水平的關鍵環節,請問西部地區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夏飛:近年來,西部民族地區營商環境優化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不少「短板」,提升空間依然巨大。通過調研,發現存在簡政放權合力不強、政府信息平台建設滯後、經營要素保障亟待加強、信用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區營商環境的共性問題。

以民間投資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民間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如何通過提升民間投資促進高質量發展?

張占斌:近年來,民間投資偏慢、後續增長基礎不牢固,原因是多方面的,促進民間投資平穩快速發展,需多管齊下,綜合施策。

提升民間投資的良好信心和預期。一是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確保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平等受到法律保護,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二是加強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的頂層設計及指導,確保地方各項政策措施既符合國家規定又契合地方實際,最大程度發揮好政策協同效應。三是採取多種措施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決不能讓「文件睡在柜子里」。

建設公平有序競爭的營商環境。一是進一步放開重點領域市場准入,對各類投資主體進入社會服務領域一視同仁。目前,民間資本投資的「顯性障礙」已不多見,但一些地方在招投標過程中利用註冊資本、資質、資格、評估等限制民企進入,「隱性障礙」依然不少。要加大公平競爭審查力度,暢通民間投資通道。二是出台針對養老、民辦醫療和教育等民生行業的民間資本管理辦法,為民營資本進入這些行業提供管理依據。構建風險預警預防機制,如風險準備金機制等,穩定市場預期。三是梳理匯總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及項目落地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問題動態台賬和服務平台。

努力降低民間融資的困難和風險。一是建議地方政府出面成立民營企業投資基金和政府性基金,專門針對民營企業進行資金支持。二是從國家層面出台針對民間投資的扶持性國家貸款政策。優化徵信系統,健全民營企業政策性擔保機構,加大企業融資擔保基金扶持力度,完善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現有的政策性銀行應增加對民營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類的支持。三是積極探索金融改革創新,推出適合輕資產企業貸款的相關工具,鼓勵發展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等金融產品。四是穩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頒證確權,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貸款抵押品不足的問題。五是建議國家統計部門增加並公布國企、民企的年度貸款分布方面的數據。

切實提高PPP項目落地成效。一是加快PPP立法,抓緊完善法律制度,明確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權利與義務關係,建立完善的退出機制。在有關立法出台後進一步細化操作方案,保證民資實質性進入,通過從法律制度到合同管理的全面加強來保障各方利益。二是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要通過資產證券化、股權轉讓等金融手段,平衡PPP項目長周期性和民間投資的短期利益之間的矛盾,提高民間投資的參與意願。三是擴大服務類項目比例,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教育養老領域。四是防範債務風險,嚴防過高的槓桿率。細化落實支持推廣PPP模式的金融、土地、稅收等配套扶持政策,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為PPP項目提供優質、長期的融資服務,緩解地方PPP項目資金籌集壓力和資金成本。五是政府要履信踐諾,防範PPP模式推廣過程中的政府爽約和企業失信,防止「只顧眼前,不管長遠」超出本地財政承受能力的行為。構建政府部門與民間資本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運作模式,建立社會信用約束機制,形成「國」「民」同進的格局。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一是加快建立規範企業依法經營和誠信經營的制度。二是儘快出台懲戒「為官不為」、鼓勵「為官有為」的措施。三是開展政府清欠行動,打造誠信政府。四是營造尊重和激勵民企幹事創業的氛圍。

優化稅收制度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從稅制安排、稅率設計和征管制度上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培勇:深入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在國家層面加大涉企稅種整合歸併減免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企業稅費負擔過重過高問題。繼續推進以營改增、清理收費為主要內容的「減稅」政策,降低名義稅率。例如,今年國家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今年國家將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繼續歸併簡化增值稅,盡量簡化統一企業所得稅優惠條款。例如,今年國家將按照三檔並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加快推進「均稅」政策,徹底解決行業間、地區間稅負不公現象。對於營改增改革後稅負增加的行業,比如建築、物流等,研究出台新的辦法,切實降低企業稅負。

深入推進收費制度改革。適當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佔工資總額的比例。適度下調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工會經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收費標準。加大對經營性服務收費和中介機構服務費的清理規範力度,防止行政事業性收費不斷地「退」,經營中介機構的收費卻不斷地「進」。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註冊登記環節,清理不必要的後置審批和許可,由「先照後證」深化到「先照減證」。在投資建設方面,推行「負面清單+標準+承諾+備案」制。在生產經營環節,推進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和市場認證制度並軌。

以優化西部營商環境為抓手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促進西部地區的營商環境是提升中國整體營商環境的關鍵,其對推進全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請問如何提升西部地區營商環境?

夏飛: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是創新使用多種方式,精簡審批流程,建立並聯審批機制,多評合一、多審合一。二是推行「容缺受理」審批機制,協調相關部門提前進入,幫助企業完成審查。三是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創新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事中事後監管有效約束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四是建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超市,積極引導項目以競價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

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一是推動各級政府整合優化辦事流程,做到省、市、縣事項統一,流程統一,材料統一。二是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建設網上辦事系統和信息共享系統,推進信息化統一平台建設,消除政府部門內部之間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三是優化再造服務平台,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台融合,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

著力破解經營要素供給瓶頸。一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二是完善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在招拍掛基礎上,支持彈性出讓、先租後讓、長期租賃等多種供地方式。三是規範水利基金收繳,降低企業水利基金費用。四是進一步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降低直供電的交易門檻,推動電力直接交易和跨省跨區電力交易,降低電力價格。五是加快發展現代化物流,建立物流運輸系統平台,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一是健全信用聯合獎懲機制,推進誠信典型紅名單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建設,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二是抓好商事主體信息化平台建設,全面推進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運用大數據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三是加快建立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稅務、市場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獎勵守信行為和打擊失信行為的強大合力。

加強營商環境行政效能督察。大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力推各級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行政效能監察重點。一是要著眼於提高企業辦理業務全流程便利度,把營商環境優化指標列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體系,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二是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從技術和方式方法上完善措施,加快打造統一的涉企政策發布平台。三是強化政府履約承諾兌現,對在招商引資中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集中清理、集中督辦、集中規範,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升政府公信力。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時報 的精彩文章:

王瑞軍:創新驅動為實體經濟轉型注入新動力
智庫專家權威解讀2017中國經濟亮點(二)

TAG: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