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下游灘區的高台民居

黃河下游灘區的高台民居

黃河自上游攜大量泥沙而下,到下游之後由於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沉積的泥沙在河槽兩側形成廣闊的、適宜人類耕種和居住的大片灘地。黃河下游灘區為所居民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生存的食物和世代居住的場所,成為黃河下游灘區民眾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和精神家園。

同時,肆虐的黃河和狂暴的洪水也時時刻刻威脅著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淹沒農民的莊稼,摧毀村民的房屋,奪走親人的生命。人們不得不想方設法與黃河周旋,把洪水帶來的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在長期與黃河打交道的過程中,居住在灘區內的民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中以台式民居尤為突出。

在村落選址上,住在台房的居民根據水勢就下之特徵,效仿古人擇高而居,選擇灘區內地勢較高,離堤壩距離近,河流拐彎處的內側灘地作為村落的首要選址。

從房屋建築形式上看,台房是黃河下游灘區民眾用來防水的最普遍、最實用的民居建築形式。為了防止房屋被洪水沖毀,民眾在蓋房之前先耗費巨大精力和財力墊起梯形高土台,然後再在高台之上建房造屋。土台高出地面少則3至5米,高者可達8至9米。黃河下游灘區內蓋房用的土台在黃河三角洲一帶俗稱「房台」,築高土台的過程在當地通常稱為「墊房台」或「墊檯子」。「房台」有一戶一台,各家形成一個獨立的活動空間,被叫作「避水台」。在規模較小的村落,鄰里關係密切和諧的住戶也有共用一台的,這樣的高台通稱「連水台」。新中國成立前,黃河下游灘區民居所在的房台以獨立的「避水台」居多,如今為達到更優的防水效果,在政府的倡導下,灘區內整個村子的房台基本連為一體,像在黃河灘區自然隆起的一片高地。

墊「房台」需要大量的土方,建台房的主要精力和財力大部分用到了「房台」的堆墊上,「墊檯子」也就被視為村民生活中的大事。土地承包之前,墊「房台」所用土方的運輸工具多為獨輪推車和畜力地盤車。黃河下游灘區內的土壤基本是隨黃河從黃土高原攜帶到下游的黃土,土質鬆散,易被洪水沖蝕,為確保「房台」質量,壓實所建高土台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農村中習慣用三種方法軋實「房台」:一是用石夯砸實。石夯就是用一個打場用的石碾子,用鐵絲捆在一長三短的木條上,底部繫上繩索。幾個人合力抬起石夯,一下下把高台層層夯實。二是用牛等大牲口踩實。還可以用手壓井取地下水把「房台」灌實。

圍繞「墊房台」形成了諸多相關的風俗。濱州一帶黃河灘區內的村莊,盛行男孩出生後就著手「墊房台」的習俗。有時間就墊上一層土,然後停一段時間,多雨季節還可借用雨水的澆灌自然淤實,這樣也能省去夯實土層的環節。土層被淤實以後,再墊一層,這樣墊墊停停,經過多年之後,兒子長大了,「房台」也就築好了,就可以在檯子上蓋新房為兒子結婚做準備。這種築「房台」的習俗,便於農民充分利用農閑時間,體現的是比較長遠的眼光,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恆心。

20世紀80年代後,黃河下遊河灘區的民眾又效仿黃河大堤沉沙池的原理,創出了一種新的「墊房台」的方法,稱作「淤房台」。在規劃好的宅基地周圍用土圈成土堰,用柴油機或電機帶動水泵引來混濁的黃河水或者利用泥漿泵,把村外的池塘或窪地用水攪成泥漿,引到圍堰內,通過泥沙的不斷沉積,逐步淤高房台。若在離台基地周圍取土的話,「房台」被淤好後,易在「房台」周圍形成較深的水池和窪地,一高一低,房台的相對高度顯得更高。

土台上的建築多採用土木結構,以青磚為牆基,在屋角及屋樑下面壘起磚柱子,搭起房屋框架,牆體再用土坯填充。這樣構造的優勢在於,房屋萬一經水淹泡,能保全建築主體,以便洪水過後,重建家園。據說,從前還有一種更簡易的營造方法,只有兩山牆以土坯填充,前後牆壁則以秫秸或玉米秸紮成籬笆,牆體里外抹上厚泥。洪水泛濫時,經水浸泡的土坯易被滾滾的黃水衝垮,籬笆牆更易隨水漂走,成功減弱了水流對屋體的衝擊力,四個磚垛支撐的屋頂卻能保留下來。洪峰來時,人們還可以登上屋頂,以避水難。在原來屋架的基礎上,又可壘土和加上籬笆牆,大大節省了災後重建的費用。門和窗戶上面橫放過木,人字形木樑架在磚柱上,檁條則擔在屋山牆和樑上。檁條上鋪蘆葦簾,再蓋上厚厚的蘆葦或玉米秸稈,上面用麥糠和泥抹平,蓋上瓦片,用於保暖防潮。內外牆都用紅土和麥糠泥抹平,稍作裝飾。房屋前後留有窗戶,前大後小。後窗在冬春兩個季節基本不開,以防風沙侵入。儘管採用重重方法,但用土坯牆建的屋舍仍極易損壞,現存的所謂老房子有四五十年歷史的已經不多見。

濱州市北閆村所處的位置離黃河岸很近,建村的歷史也較長,村址也沒有什麼變動。村內房屋隨地基起伏很大,不但戶與戶之間的房屋高度不同,坐落在同一個院內的不同房舍所處地基的高矮差距也很大,甚至出現相鄰兩家住戶,一家屋頂還不如鄰家的房台高。鄰里房屋高矮差距大常會成為兩家矛盾的根源,迫使鄰家出台新的建房計劃。房屋的高矮與房屋建造的時間有密切的關係,每次黃河水漫灘後,先前的房屋被廢棄,為了防水民眾就會在老房台的基礎之上再行加高,這樣就造成了先建的房子比後造的房子要矮。院落內巨大的高度落差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進自家的院子要爬坡,從正房進入偏房也要爬坡或下坡。由於房子建在高台上,莊稼運輸又多靠畜力,當地牛馬多有較強的爬坡耐力。

高台墊好之後,再在上面建起房子也就算成了院落,台頂一般不需要再修院牆,只用樹枝或莊稼秸稈紮成柵欄,俗稱「保障子」。沒有院牆,因此不需要蓋大院門,民眾多用幾塊木板或纏或釘一個木門,在柵欄豁口的兩邊分別立上木樁,一個活動的柵欄門也就成了。台基四周呈梯形坡面,前面留有上台下台的斜坡道,為了方便農用車的上下,一般不設台階。其他三面,都栽上各種樹木,既可以防水、防沙,改善小小的生態環境,又能為蓋房壘牆提供一定數目的木材。坐落於村邊的住戶,多在高台外圍植上濃密的喬木,防止大水時「房台」受水衝擊,出現落河現象。在魯北平原一帶,村子裡一般不會種太多的樹,獨有黃河灘區的村落大都隱現於濃郁的樹林中間,彰顯出與眾不同之處。為了防止雨季暴雨沖刷檯子,人們在檯子的四面坡上都修有排水的「流子」。台房高高在上,一到下雨時候,從各家房屋頂上流下的雨水在檯子上彙集後,沿高台四周的流子而下,流入台下的街道,村中溝式街道也就變成了排水溝渠。在灘區的村落,房台的墊高,使得村內的街道多成為水溝式,都不會多麼寬,僅夠兩輛車錯開前進。街道地勢低洼,有利的一面是可以作為水溝,把雨水導出村外,另一方面黃河水漫上來時,可行洪水。村內街道多沙土,滲透性強,雨後對人們的出行影響也不會很大。

各家各戶所在的位置,常被冠以姓氏加以區別,如稱「張家檯子」「李家檯子」等。黃河灘區內的居民隨時隨地提防洪水的到來,房屋的建造和居住習俗,都呈簡化的趨勢。從院落布局來看,很少見到比較正規的四合院,多是一正房配一兩間偏房。正房俗稱「北屋」,偏房叫「西屋」或「東屋」,與北屋相對的位置,很少建有房屋。北屋一般不作間隔,即使有間隔,也多用蘆葦和秫秸結成的「箔子」。「北屋」如由多間構成,還分「大北屋」「小北屋」和「裡間」。「大北屋」為客廳,間隔的部分為「裡間」,作為卧室。「北屋」的其餘部分稱「小北屋」,單設一門。「大北屋」靠北牆處用磚壘成兩柱子,搭一塊木製條幾,緊靠條幾沖門放置一張八仙桌,桌子兩側各擺上一把圈椅子,這就是典型的客廳擺設。逢年過節、迎賓送客、婚喪嫁娶等重要活動和儀式多在此舉行。偏房或喂牲口,或作廚房。各種牲口和家畜多拴在樹樁上,家禽則在草垛或樹叢中安家,沒有什麼專門的牛棚圈舍,外鄉人對此多很好奇。

殘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台房建築類型和居住形式。長期以來,房屋的高矮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成了財富的一種象徵,於是千方百計地加高自家的房台,以顯示自己在某方面的優勢。

高台式建築在史料中也有記載,最早發現於山東龍山文化。在日照東海峪發掘的高台式建築遺址,均排列有序,長方形土台呈漫坡狀以利排水,檯面分層夯實,牆基四角用石塊加固,室內地面堅硬,頂部為兩面坡式。這也許是黃河下游灘區內民間建築的根源所在。(作者:姜志剛,單位:濱州學院;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球地理 的精彩文章:

TAG:星球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