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我也會溫柔

原來我也會溫柔

上周末,跟一群孩子玩,有熟悉的不熟悉的,最後,姐們的評語是「我第一次見你這麼溫柔,之前你跟我們自己的倆孩子沒這麼溫柔過」

前天晚上,直播小妞殿堂級的鬧術給要好的學生看,跟今天小妞不舒服做對比,他們說,今天姐真溫柔。

曾幾何時,我也懷揣著公主夢,翹首著白馬王子的寵溺;天真爛漫的年紀,也憧憬著小鳥依人。可是,自從當媽後,就變成了無敵的超人,甚至在剛過去的3.8節還有友人調侃不需要這個節,因為自己已經變成了「男人」。

(1)

媽媽,估計是這個事情上最複雜的角色,中國的媽媽更為複雜。網傳一段關於媽媽的描述:「日本的媽媽只需要在家裡帶孩子,德國的媽媽只需要工作,中國的媽媽既要工作也要帶孩子。」

在此表示非常崇拜香港行政長官林正月娥,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畢業於劍橋大學。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林鄭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一任行政長官。同日,中央電視台播出了她的專訪。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話:「我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請一個工人,煮飯什麼事都是我親自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是照顧他們的。她甚至,曾為了兒子甘願放棄行政職務——為便於親自照顧兒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請降職調至倫敦辦事處工作。因為兩名兒子考到英國升學了,而當時長子林節思正值青春期,林鄭月娥決定一家前往英國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林鄭月娥有個樸素的念想:年幼時,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懷照顧,陪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她的育兒觀就是8個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

現在的媽媽們都認識到了陪伴的重要性,(注意:又是強調的是媽媽們,因為普遍是爸爸缺席)可是陪伴了之後,孩子對媽媽愛恨交加,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怪獸。

小妞說過我要把媽媽變成怪獸。這兩天,人家不舒服,我跟她談了一下心,我說你怕媽媽嗎?她說怕,我說怕什麼,她說怕媽媽生氣。雖然你真是百里挑一的人兒(這要熟悉的友人才知曉),但是最近生氣得確實比較多,因為你連安全問題都不注意,心臟受不了。

最近也看到一些文章,涉及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也讓我深思了一番。生氣,是情緒的宣洩渠道之一,但是對於幼小的兒童,她們對於父母生氣的原因卻不這麼的清晰,而是對於父母生氣這個結果的焦慮。鄰居說:「跟孩子生氣,人家都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你還在這生氣,有什麼用?」

(3)

那會在什麼情況下生氣?

我總結了一下:

1)自己勞累時

2)孩子不按我們的指令行動時

3)孩子發出指令後孩子沒有立即執行時

4)孩子無理取鬧時

5)想做事情孩子要纏著

.......

大家接龍吧

總而言之,就是看著不爽時。

其實,每一種情況都有避開的渠道,只是我們深陷自己的情緒中。我曾經問過好友,她是心理諮詢師,我說為什麼對著自己的孩子容易生氣,她說因為帶有情緒。

確實是,我回想了一下自己,每當看到小妞鬧的樣子,就開始心煩意亂,特別是最近,只想儘快結束這種場面,採取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但是並沒有任何效果,而自己卻沉浸在這種情緒里。

(4)

其實,鬧這個事情是有兩面的。孩子能在你面展露自己的各種情緒,說明還是信任你的。如果在家長面前一直都是乖的,那心中那股衝動的勁都使哪去了。所以這就回歸到一個問題上,溝通。

有一個孩子,想拿點零花錢,然後就偷家裡,也不知道偷是啥概念,反正就有的用了。結果家長知道後,男女混合雙打,怎麼可以偷呢,啥啥啥的,結果過了一陣又偷。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偷是啥概念。等她稍大點,估計大人也打累,就說了一句,你想要零花錢,你可以跟大人要,不要偷,從那時起,他才知道可以跟家長要零花錢,也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偷過。

不知道案例是否屬實,但是卻道出溝通的重要性。

這就讓我想起我自己花錢去參加的這個pet培訓,就是如何溝通,為什麼我不用呢?

因為心裡有這樣一種聲音告訴我,學了遇到問題很多時候都是沒用的。但是最近的很多事情告訴我,堅持的重要性。堅持不下去,所以自己騙自己,沒有多少用。

(5)

我記得上溝通課程時,有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兩個人關係好,怎麼著都行;關係不好,說多半句都覺得是多餘的。我問過很多人,你跟爹媽是無話不說嗎?多數人回答不是。親子關係不好,溝通不順暢,而親子關係的好壞又是由溝通順暢程度決定的。

PET叫做父母效能訓練,最根本的模式就是首先學會傾聽,聽孩子的需求;然後就是劃分問題區,即當矛盾產生時,看矛盾雙方誰處於問題區。

舉個例子,今晚孩子想做實驗,可是拖拖拉拉一直沒做,後來飯菜上桌了,叫先吃飯,這個時候,大人是沒啥事的,因為又不是我們想做實驗,她就不幹了,狂風暴雨。這個時候,是孩子處於問題區。換作是之前,我就會說又不是不做,只是吃了飯再做,你鬧什麼,啥的,結果只會雷聲更大。通過這幾天的反思,我改變了做法,先理解她的情緒,她想做實驗,吃飯時間太長,她覺得這個時間她接受不了。於是,第一句話就說,媽媽知道你很想做實驗,對吧。哇的一下哭出來了,一下拉近了距離,我把她抱過來說,我們還可以做實驗的,只是飯菜做好了,等我們做完實驗就涼了,而且剛一開始讓你做你一直拖到現在不做。就大概是這樣的,沒有具體到每一句話,當然過程也沒有這麼順利。就是做好一點,讓她的感受被我們認可。

當然,我們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一直都是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特別是累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我們自己處於問題區,在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先告訴孩子自己的狀態,累,心裡不舒服等,我相信很多孩子還是非常懂事的。甚至是直接可以交給狀態比較良好的另一方。

(6)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溝通不順暢生氣,而是因為接受不了孩子的某種言行而生氣。

比如,吃飯,不看還好,看了就想火山爆發。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下指令只下一次,然後剩下的交給孩子自己。我承認,很多時候我也做不到。就比如說,看我家孩子吃飯,看她不吃著急,雖然看過無數資料說,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雖然知道她餓幾頓就知道吃了,但是很多時候都是自己著急。

這個時候,我應該用盧勤老師的一句話勉勵自己:「溫柔而堅定。」吃飯的事情自己決定。

說話,規則先講在前面,說一次就好,剩下來就等。比如說,我家小九每次出門前都拖拖拉拉,是我著急。好吧,既然,你不急我也不急,淡定,你就遲到,吃你應該吃的虧。

(7)

還有一句非常有理的話,就是孩子犯錯時,多指導少指責。

其實,很多道理你懂我懂,就是難堅持。就像我跟自己說,早睡,可是一周早睡的時間並不多。準備用一個本子放在床頭,用直觀的數據說話。我現在終於感受到面前的材料比電腦手機里的更有說服力。又比如說更新這個文章,過年的時候腸胃炎後來修整了就一直拖著,拖到開學忙的不可開交,我就在想,還寫不寫?後來就不敢打開了,怕關注人數為0,還好你們都還在,感謝大家!

很多事都不難做,就難在堅持。溫柔也是一樣的,要溫柔而不失原則。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溫柔而堅定的媽媽!

原來我也會溫柔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媽讀 的精彩文章:

TAG:九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