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居瑣記·極致花痴

家居瑣記·極致花痴

蘭庭遐思

此蘭庭並非彼蘭亭,話說王羲之筆下之蘭亭,相傳乃越王勾踐植蘭之所,漢時曾設驛亭,故名蘭亭。蘭亭初不甚名,因王羲之《蘭亭集序》而名聲大噪。

家居北窗有個小陽台,養蘭花數十盆,因為宜蘭,便借蘭亭美名,昵稱蘭庭。

養蘭是文人雅好,蘭清雅秀氣,宜詩入畫,書齋桌案,多盆蘭花,便多幾分清雅靜氣。

與蘭結緣不知起於何時,也許是一幅畫,或者是某個電視畫面,抑或是某首小詩。人與人,人與物,能夠湊到一起,是緣分,能夠相伴終老,是氣味相投。蘭就這樣走入我的生活,成為朝夕相處的夥伴。

清晰記得第一盆蘭的來歷和情景,因為貪愛兩支花苞,便挑了兩株二苞的那盆,花開花謝,蘭花的底氣也消耗殆盡,悄然枯萎。新手上路,經驗短缺,自無回天之力,只好無望地看著它日漸枯萎。幸虧陽台百花盛開,清風自來,於是少了幾分惆悵和感傷。

十年前,好友去南靖參觀蘭展,帶回一盆金邊矮化素心蘭,是新出爐的尚品,價格也賊貴。我喜歡它,因為它的纖細秀麗,它葉子剛柔適度,葉面寬窄和長短也恰到好處,尤為可貴的是葉子兩側各有一道細長金邊,這使它多了幾分情致。春夏之交,它適時開花,花瓣嬌小,白中帶綠,是我心中標準的「美蘭」。

對蘭花的珍視,令好友嘆為觀止,每得佳蘭,便傾心相送。在那朝南的小陽台,風吹得到,雨淋不著,冬天暖陽披灑,夏日艷陽遠離,只讓熱浪傳遞它熾熱的情懷,給予恰到好處的關愛。所以那不足四平米的小陽台居然也成了蘭花的福地。

賞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逢閑暇,搬個小凳或席地而坐,全方位地觀察蘭花的生長變化。人與人,人與物,其間的關係何其相似,多一份關注和照料,便更加繁華艷麗。那些蘭花,在我的關注照料下,花苞芽苞接連不斷,很快就盆滿缽滿。

離家那年,擔心無人照料而枯萎,於是像對待自己一般隨身攜帶,可惜租賃的公寓沒有陽台,只好寄養娘家,由父親代為照料。搬到單位宿舍,門前有個長廊,便把蘭花領養回去,可惜陽台夕日暴晒,再悉心的照料,也難抵驕陽的肆虐,雖然苟延殘喘,長勢也不及原來十一。

裝修新房時,設計師按照慣例,叫工匠把北窗拆卸納為餐廳,我極力反對,工匠們只好把北窗裝回去,於是有了今日的蘭庭。

家居遠在郊野,四周青山環繞,撲面而來的大自然氣息,正是養花的天然良所,南北陽台的花卉日漸增多。喜陽的擺放在南面陽台,喜陰的蘭花則列於北窗之外。

安寧的日子,各種愛好接踵而來,除了上班,每日享受著難得的清閑,對於花草,反而不那麼用心了,除了照料它們健康成長,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它們凝望、對視或探尋,只在想起時才俯身或蹲下察看它的長勢變化,偶爾也給它們拍個寫真,讓它們亮相一下,自己也得以放鬆,視力得以調節,精力得以恢復。

這些花花草草,儼然成為生活的夥伴,朝夕相處,時刻相伴,彼此照料,各自成長,這是相處的最佳的境界。

2018/3/17

全世界失眠

 歌手第二季 第3期

張韶涵 

00:00/04:5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怡景芳菲 的精彩文章:

TAG:怡景芳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