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一家科技公司對美國的影響

論一家科技公司對美國的影響

E安全3月16日訊 由於對中國潛在影響力感到擔憂,加之美國保護主義觀念的升溫,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高通公司決定拒絕來自新加坡企業博通的「敵對性」收購競標。實際上博通大部分資產和運營都在美國,但其名義總部位於新加坡。

敵對性收購從何而來?

在高通拒絕了博通1050億美元的收購提案後,博通走向了「敵意」收購的方法,尋求在高通董事會中提名多數董事,以獲得對高通董事會的控制權。高通則始終表示,博通的出價低估了高通的價值,並將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價格從原來的390億美元提高到440億美元。博通曾經提出過1210億美元的「最後最佳」出價,因為高通提高了對恩智浦的收購價,而把出價降低為1170億美元。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6日報道,高通要求的併購價格高達1600億美元。

但如果收購最終實現,那麼博通與高通間的合併估值預計將高達1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98億元),這可能成為歷史性科技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

博通與高通合併困難重重

然而,自2017年11月達成擬定協議以來,高通方面在為期數周的談判當中對博通提出的多份方案予以否決。而在最新一輪較量中,全球規模最大的微處理器製造商高通公司將就博通的競標一事接受國家安全審查,並決定將原定於本周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推遲至4月5日之前。高通股東們將在此次大會上通過投票,決定是否同意將高通公司現有11個董事會成員席位中的6個交給由博通公司支持的新成員,即同意兩家公司合併。

3月4日晚,美國財政部下屬的外國投資委員會(簡稱CFIUS)發布命令,要求高通將年度股東大會推遲30天,委員會將對博通最終出價1170億美元併購高通一案進行調查。外國投資委員會有權審查任何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危害的外國資本對美國企業的收購活動,並在必要時向總統提交資料以停止交易的進行。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搞事情:拒絕華為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此前曾多次叫停此類交易,不過一般只有該委員會決定介入,其他國家資本往往會選擇主動撤出。該委員會指出,博通與高通之間的合併可能削弱高通公司在這一領域中的領導地位。外媒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特別是華為公司——很可能在新興的 5G 快速無線互聯網等層面佔據優勢,中國在技術領域的話語權將進一步提升,這將給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華為方面一直在努力為自身設備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的指責作出辯護,近期也再次強調其在安全方面「擁有良好的記錄」。但由於美國立法者的敵意以及對中國間諜活動的擔憂,華為公司與 AT&T 錯失一次聯手機會,最終導致華為手機無法順利進入美國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一直覺得三汁燜鍋神奇又簡單,直到今天……
自己炒了一次鴨子,再不嫌食堂賣的鴨子貴了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