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化 擦屁屁極簡史

文化 擦屁屁極簡史

全文共4038字 | 閱讀需要8分鐘

全文共70圖 | 欣賞需要很長時間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極簡史

(ID:minitory)

史小姐:在看《三傻大鬧寶萊塢》?

史殼郎:對啊,最近迷戀看片

史小姐:聽說印度人直接用手擦屁屁,真的嗎?

史殼郎:咳咳,是真的

印度廁所里沒有手紙,不過馬桶旁設有水槽,方便擦屁屁後洗手

史小姐:真噁心……他們吃飯怎麼辦?

史殼郎:

史小姐:簡直不敢想像~發誓再也不吃印度菜。

史殼郎:早該絕食印度菜了,何況咖喱那麼難吃!

想知道電影里阿三哥為何成天載歌載舞嗎?

史小姐:為什麼呢?

史殼郎:因為只有把自己整累了,才吃得下那玩意啊

更何況,吃的是咖喱,拉的像咖喱

史小姐:還省下買排毒養顏膠囊的錢了。。。

史殼郎:這還算好的,古人處理這檔子事就更奇葩了。

中世紀以前

——公元476年

【公元前6世紀】

廁籌

古印度

這種竹葦被稱作

廁籌

圖為日本奈良時代的廁籌,旁邊是現代廁紙

我佛偉大哉,連阿三哥如何擦屁屁都作了詳細指導

【公元元年左右】

廁略、公廁、馬克西姆下水道、下水道女神

眾所周知

羅馬人很會打仗

鮮有人知

羅馬將軍運籌帷幄的背後

都有一隻默默無聞的馬桶

這一傳統,在17世紀左右被法國人所繼承,竟成為一種表示尊敬的法國禮儀

羅馬人在廁所上確實下過一番功夫

位於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的古羅馬城堡有可供20餘人同時使用的羅馬公廁。

還比如

公元3世紀擴建

馬克西姆下水道

圖為古羅馬城復原圖,藍色部分為馬克西姆下水道

(馬克西姆下水道為伊特魯里亞文明的產物,其後因古羅馬興起而衰落。羅馬人對馬克西姆下水道進行了擴建。)

據說,古羅馬人

通過乘船監督下水道擴建及清理

所以,古羅馬人就在裡面滑啊滑

在古羅馬蹲坑

還有美膩的女神陪伴

在下水道發現的維納斯·克羅阿西娜雕像

Bingo,克羅阿西娜

是古羅馬的下水道女神

羅馬公廁

有大理石坑位

飾有眾神壁畫和大理石雕像

坑位設計成一長排

中間沒有隔斷

便後的清潔工具通常是

一根捆綁了棉布的木棍

重複使用

每次用完之後

再置入盛滿海水的桶中消毒

中世紀

公元476~公元1453

【中世紀初期】

一箭之隔

公元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

進入到又臭又長的中世紀

哥特人(日耳曼人的分支)率先攻入羅馬城,從此西羅馬皇帝淪為蠻族傀儡。直至70多年後的公元476年,西羅馬末代皇帝被日耳曼人廢黜,帝國宣告滅亡。

中世紀初期

人們隨地大小便

是隨便時代

但有一不成文規矩

離最近住戶要有一箭之隔

否則會被視作挑釁

薩拉森(阿拉伯)士兵在教堂內大便褻瀆神聖的場景

因為井通常設在住房周圍

這一規矩大大改善了淡水質量

【公元11世紀】

蠶翅擦拭

源氏物語》記載

日本皇室用蟬翼擦屁屁

因為蟬翼比較硬

使用前要先用溫水泡軟

【公元12世紀】

依水而廁、通便藥、領主廁所、耙工

建於英國坎特伯雷的基督教修道院

(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有了利用河水帶走糞便的系統

從圖上,我們看到,廁所的各個座圈之間隔有石牆,因為教會認為,裸體會刺激慾望及對靈魂的誘惑。

這類廁所的最大難處在於

離得太遠

退潮無法沖走糞便

離得太近

水花會濺到屁屁上

關鍵是一怒潮

連人帶廁

一塊會被沖沒

經考古發現

寺院糞坑出土了

撕裂的粗布毛料碎片

還發現了

通便藥鼠李籽

終日跪坐祈禱、鑽研古籍

使僧侶門的腸胃大大受損

將廁所建於橋上

有效規避了選址風險

不過也伴有缺陷

暫不論水質污染問題

橋下船隻經過時

時刻要提防空降炮彈

橋下划船危險

橋上大便也不安全

一不留神就會失足墜入河中

這種如廁方式過於危險

城堡領主們當然不願意

便出現了美名為「衣櫃」的廁所

(「衣櫃」英文:Garderobes)

實為建於城牆凹進處的小座子

衣櫃遠離卧室

可閉合座蓋封住臭氣

而它靠近廚房

通常建在暖氣管旁邊

我們看到「衣櫃」通過管道將糞便排入護城河,且靠近左側的暖氣管,吸收爐火熱量,以溫暖其石制座圈。

領主只需待在城堡中上大號

糞便就通過管道湧入護城河

為解決

護城河積屎成山

的問題

產生了耙工這一職業

(耙工英文gongfermor)

特點總結如下

工作環境惡劣

夜間作業

高薪

(這工作不高薪,估計也沒人願干)

末了

勞動成果歸自己

(哈哈,勞動成果是一堆糞便)

而且可賣作肥料

(收入與付出成正比,果不其然)

這份工作卻也危險

倫敦的耙工理查德

(Richard the Raker)

在1328年一次作業中

從腐朽木板跌入糞坑

在今天坦尚尼亞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仍有人在糞池裡做如是工作。

【中世紀廁所政治】

十字軍、巴巴羅薩、勇敢的心

1096年

十字軍東徵發起

騎士們擔心妻子不忠

所以對她們用上了貞操帶

帶上有小孔可供方便

但極不易於清洗

一部分婦女不堪其臭

寧願自殺

1183年

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

阿爾福特廁所事件

巴巴羅薩大帝的

六位皇子和上千騎士

在一次宴會時

踩塌了地板

全部墜入下方的糞坑

無一倖免

13世紀下葉——14世紀上葉

「勇敢的心」

影視中指威廉·華萊士

歷史上指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

威廉·華萊士與羅伯特·布魯斯

布魯斯

習慣在固定時間如廁

結果被仇家盯上

仇家在廁所中埋伏刺客

好在布魯斯隨身佩帶劍

輕輕鬆鬆就解決了刺客

文藝復興時期

14-17世紀

【十五世紀】

鮭魚片&粗繩索擦拭、拉伯雷奇葩擦拭法、金馬桶圈

英國王室用新鮮鮭魚片來擦

據說有防治痔瘡和除臭功效

(長痔瘡的朋友不妨去超市買個幾磅試試,療效不佳莫怪)

於是

每位王室成員上完大號

都帶有一股大海的氣息

不過

史書沒有記載

鮭魚片用過後是否再洗乾淨

發揮其本來功效

法國人在廁所頂部

懸下一條粗繩索

垂到蹲位旁

上完大號

就用繩索拉鋸下

而且這條繩索還是公用的

無論是國王、王后

還是大臣、傭人

共用一條

人文主義作家

拉伯雷

在《巨人傳》中寫到

主人公擁有各種奇怪的擦PP材料

絲絨

玫瑰

萵筍

母雞

兔子

貓爪(有膽量)

自己褲襠(等於沒擦)

最酸爽是用

小鵝

而且作者強調是羽毛柔軟的那種

(太有環保意識了,擦完後讓鵝自個飛走,待鵝自凈後,逮來再用)

據說現實中還真有人這麼干

——俄國沙皇

差不多同時期的

亨利八世有一個

黑天鵝絨表面、鑲著2500顆金釘的馬桶圈

【1956年】

首個抽水馬桶

老外想上廁所時會說

I wanna go to the john

原因就在於

他在馬桶的上方高掛水箱

如廁後只要拉動閥門

水流就嘩嘩衝下

但它本身仍存在缺點

拉閥門沖洗時,水箱里的水會全部溢出

而且沒有排污系統,污水直接流到地面

【英法兩國君主糗事】

馬桶抽水太響、坐便接見

哈靈頓將這一發明創造獻給

教母、當時的英國女王

女王用了幾次

就棄置一旁了

因為當時設計不完善

導致抽水時聲音太響

只要一拉閥門

這種羞羞的發明被扔到一邊

而這一扔就是200年

儘管不得女王賞識

卻得到了文豪盛讚

莎翁的一幕戲劇即來源於此

(埃塔斯是約翰?哈靈頓所著《舊論新說:關於埃阿斯的蛻變》中的主人公)

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認為

開會時因為上廁所而中止是不對的

更讓人無語的是

愛坐馬桶就算了,還tm不愛洗澡

所以路易十四是個有名的「男子汗」

波旁王朝的大臣們可就苦了

其實古代歐洲人普遍不愛洗澡,因為基督徒認為洗澡是一種罪惡行為

【17世紀】

水來了

市民們仍保持古羅馬陋習

將屎尿直接倒出窗外

紳士通常會走在女士的左邊

以抵禦頭頂的不速之糞

男左女右由此而來

幸而市民傾倒糞便前,會大喊一句:「水來了!」

凡爾賽市長不得不發布禁令

嚴禁人們將糞便或其他垃圾丟出窗外

大規模霍亂的爆發

終使抽水馬桶再次被人惦記

18世紀嚴重污染的泰晤士河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

【1775年】

水箱改進、S形排污

英國的鐘錶師亞歷山大·卡明斯

(Alexander Cummings)

獲得了第一個抽水馬桶專利

他改進了哈靈頓馬桶

將原有水箱進行改造

每次使用後能自動關閉閥門

並再注入水直至蓄滿

還設計出了S型排污系統

既可以沖走污穢

又可以阻隔下方穢氣迴流

【1776年】

彩繪夜壺、坐浴盆

獨立戰爭期間

本傑明·富蘭克林遠涉重洋

來到法國尋求結盟以對抗英國

他在巴黎名躁一時

人們將其畫像繪於夜壺之上

換做一般人

早就勃然大怒

富蘭克林則一笑了之

18世紀的法國出現了

坐浴盆

用於便後或縱慾後的清洗

【1796年】

廁所題材漫畫

一幅題為《國家廁所》的漫畫

(National Conveniences)

展現了英格蘭人對抽水馬桶的自豪

及對歐洲其他國家的鄙夷

英格蘭人(左上)坐在自己的抽水馬桶上,蘇格蘭人(右上)伏於水桶上,法蘭西人(左下)蹲的是茅廁,荷蘭人(右下)則在池塘里排便。

【18世紀療法】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60、70年代~20世紀初

【1861年】

節水沖洗系統

管道工托馬斯?克萊普

發明了一套節水沖洗系統

糞便排放進入現代化時期

錯誤

其實是一戰時期

士兵上廁所發現馬桶上方

Thomas Crapper

字樣

久而久之

上廁所就成了

I wanna go crap

【1874年】

列車上首現抽水馬桶

【19世紀80年代】

打孔手紙

打孔手紙開始銷售

此之前

要用刀把手紙切開

【1883年】

陶瓷馬桶市場化

托馬斯?圖裡費德

讓陶瓷馬桶實現了市場化

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陶瓷馬桶容易製作並且衛生得多

【1991年】

迷彩紙

海灣戰爭「沙漠行動」中

綠色坦克與白色沙丘色差太大

【1922年】

莫倫諾?懷特(Moreno J.White)

生產出一種不會迅速在水中分解

一旦接觸尿液則立即分解的紙張

【飛機上的如廁史】

直接丟、積極動力疏散系統、真空馬桶

【二戰時】

飛行員

將盛有尿液的瓶子

直接拋出窗外

其自由落地產生的衝擊力

足以穿透屋頂、砸破汽車

後來,機艙都密封了

便出現了積極動力疏散系統

【1982年】

真空馬桶首次被安裝到波音飛機上

利用強吸力、光滑壁

只需要一點水

就可以順利將污穢

統統蒸發掉

現代

【享受、國家軟實力、藝術】

馬桶不僅滿足生理需求

同時也成為了一種享受

美國首先出現了智能馬桶

功能令人咋舌

座墊加熱

臀部清洗

女性清洗

按摩通便

暖風烘乾

日本廁所更令人咋舌

為避免

未見其人,但聞其聲

的尷尬

公廁里配置聲樂系統

甚至還有

測便系統

通過對糞便進行檢測

立時列印出病理條子

隨著科技發展

廁所越來越先進了

逐漸成為國家軟實力象徵

早在2007年

韓國水原市市長就創建了

(World Toliet Association)

肩負著振興全球廁所

和宣揚韓國文化

的使命

(史殼郎:韓國人上輩子一定是強盜,孔子要搶,連廁所也不放過,反正世界都是韓國的嘛)

2012年

他創建了

全球首個廁所主題公園

廁所非但揚國威

還演化成為一種藝術

比如馬賽爾·杜尚的《泉》

杜尚並沒有製做一個掛便器,他僅僅是把現成品安置到了一個新的情境中去。

甚至準確預言了美國大選結果

史小姐:又在看片呢

史殼郎:剛看到小惡魔在廁所里用十字弩弒父的片段

史小姐:聽說這劇有歷史原型,有對應這段的嗎?

史殼郎:完全符合的沒有,類似的倒有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文化丨法國哭了,老外跪了,中國人山寨了整個巴黎
一幅相冊讀遍民國文人!104個作家真容,你認得幾個?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