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篆刻發展演變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初步了解篆刻藝術

篆刻發展演變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初步了解篆刻藝術

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要有紮實的書法功底,又有需要有相得益彰的整體布局,並且更需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功底。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主要分為:官印、私印

官印分為:秦印、漢印、魏晉六朝印、唐印、宋印、金元印、明印、清印

私印分為:姓名印、字印、多面印、朱白相間印、肖形印、署押印、書簡印、齊館別號印、收藏鑒賞印、吉語印、成語印、壓勝印

官印的代表

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字體為秦篆。秦印是漢文字由繁到簡,由多元歸於統一的標誌,其美不在於其品相,而是其本身文字的優美

漢印指漢至魏、晉時期的印章。文字的點畫比秦篆簡略、明快、熱烈,結構近於現代楷書,形體變秦篆的長形與漢隸的扁形,多呈方形。

篆刻印章賞析

金元碩

金勇,筆名金元碩,1963年出生於地安門碾子衚衕,現居住於昌平——觀雨軒(齋號),工作至今一直從事歷史文化檔案研究管理工作。書法啟蒙老師為中國行書第一人楊再春先生,後又跟隨謝東岩、硯波老師學習篆書的書寫及篆刻技藝,1982年曾獲北京市書法篆刻三等獎。由於少年時即每日練習書法及研習印章篆刻,因此書法功底紮實,篆刻技藝精湛。對行書、隸書、篆書及楷書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追求,對書法作品本身要求嚴格,追求完美,經常臨摹王羲之先生的《蘭亭序》、顏真卿先生的《多寶塔碑》及漢代《石門頌》,對書法及印章的篆刻不斷學習研究並創新。代表書法作品《捨得》、《百福》、《靜觀》、《惠風和暢》、《懸壺濟世》等,篆刻代表作品《剛直》、《天趣》、《寂然》、《人間福地》、《不知愁》、《悟》等。與此同時,金元碩先生在攝影方面也拓展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曾獲第一屆全國文物攝影比賽二等獎、北京市職工攝影展一等獎。

隨形章

家在居庸山前

陰刻

天趣

書畫怡情

方形章

不知愁

心直路曲

難易相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和社書畫苑 的精彩文章:

TAG:泰和社書畫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