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立人代表建議把體育教育納入學生評價體系

陳立人代表建議把體育教育納入學生評價體系

針對我國青少年存在的體質下降、心理脆弱、意志力差、團隊精神缺失等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陳立人提出「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建議。陳立人建議,加深教育體制改革,辦好學校體育,切實把體育教育納入學生評價體系中,把學生身體健康指標列入學校考核目標。

加大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政策法規建設

陳立人建議,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加強調查研究,制定促進學校體育的政策法規,適時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對學生體質健康、學校體育課程、課外體育活動、學生體育競賽、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學校體育安全等涉及學校體育的內容作出更加明確的法律規範。

陳立人說,通過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各單項體育協會(比如足球協會、滑冰協會、滑雪協會)等頒布實施的《意見》、《方案》或《規劃》等,進一步規範校園足球、冰雪運動進校園、青少年體育教育的實施和全面推進,切實為大力開展青少年體育教育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規保障。

把學生身體健康指標列入學校考核目標

「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針對提高青少年體質水平提出發展目標,切實把體育教育納入學生評價體系之中,把學生身體健康指標列入學校考核目標。」陳立人說,要逐步縮小初高中階段普通中學與體育競技學校之間的功能差異和教育目標上的差異。

陳立人還提到,要真正解決高等院校運動員和體育系統運動員的註冊問題,加強高等院校高水平體育運動隊伍建設,切實推動體教融合與結合。

「加強高等院校的體育教育,切實發揮體育高等院校、師範大學體育專業、普通高等院校體育部在競技體育領域的示範作用和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引導作用,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陳立人說。

體育教育從重成績向重過程轉變

「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身體需求,選擇教學項目並因材施教。細化評價和考核指標,把體育教育從重運動成績向重運動過程轉變。」陳立人建議,應重視集體體育項目教學,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體育教育之中。把校內體育課堂和戶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登山、探險等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

陳立人說,要在全社會樹立文化素養和健康素質同等重要,二者沒有輕重之分,不能偏廢的觀念。

陳立人建議,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家長體育學校或課堂,有針對性地普及體育鍛煉常識,鼓勵家長為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樹立榜樣。繼續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加強青少年足球和青少年冰雪運動

陳立人分析,「從近期舉辦的U-23足球亞洲杯和平昌冬奧會可以看出,中國足球運動和中國冰雪運動水平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青少年足球和冰雪體育人口少,高水平的青少年體育後備力量不足。」

陳立人認為,需要更加有效地實施《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穩步實施《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切實在吸引、鼓勵和支持青少年參加足球、冰雪體育運動和體育訓練,爭取在今後的足球世界盃上可以看到中國足球隊出線,爭取在2022年冬奧會上取得競賽成績和大眾冰雪運動普及的雙豐收,為加快體育強國建設出新招,補短板,求平衡,務實效。

本報記者 張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派送 的精彩文章:

TAG:娛樂派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