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 20 世紀最聰明的人

誰是 20 世紀最聰明的人

愛因斯坦,費曼,還是霍金?

文|張蔓生

剛剛過世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先生,被稱為 20 世紀最聰明的頭腦之一。多半生被疾病困在輪椅上的他,在黑洞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中文網路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謠言稱,霍金的智商高達 160。不過,這並非事實。在接受紐約時報的一次採訪中,霍金親自表示:「我不知道我的智商多高。吹牛自己智商高的人都是『擼瑟兒』。」(文章題為The Science of Second-Guessing)

某位中國網紅聽了這話,可能會暴跳如雷。

除了談論單個人的智商,中國的網友們也常關公戰秦瓊地比較,霍金和愛因斯坦、和牛頓、和歐拉、和圖靈,等等等等,誰的頭腦更「厲害」。且不論後人的科學發現總是建立在前任的基礎之上,人和人之間比頭腦,又該如何相比呢?

智商測試史與優生學

衡量和比較人的智力水平,向來是一個困難的工作。心理學家大多認同,人的認知能力和智力能力存在眾多維度,維度之間互相結合,又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比較優勢。

不過,衡量「頭腦」是現代社會的剛需。19 世紀末,剛剛擺脫貴族制度、引入民主和自由競爭的西方,急需一套新的標準來合理合法地為每一個人確定分工,安排位置。

心理學家比奈生逢其時。他對兒童的智力發展有著濃厚的興趣,根據自己和同事的研究和經驗,在 1905 年,推出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法國實驗心理學家,智力測驗的創始人,1905 年他與泰奧多爾·西蒙一同創造了測量智力的方法,編成了「比奈-西蒙量表」

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這套量表並不是衡量你絕對的「聰明值」。比奈引入了當時新興的統計學方法,衡量你的聰明程度在與你同齡的人群中的位置。

也就是說,這是個「頭腦排名測試」。

智「商」,跟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除法的「商數」:你的分數,除以你這個年齡組的平均分數。比奈假定人的智商和身高、體重等因素一樣,也是正態分布。如果你的智商是 100,這就代表你屬於人群平均,也就是智商分布的中央。如果你的智商是 140,你就超過了 99.5% 的世人。

▍智商的正態分布

如你所見,這套標準完全是利用統計學,人為劃定的。後來,許多心理學家對比奈的智力量表進行了修訂。直到今天,我們測試 IQ 所使用的仍然是這套量表的「子孫」。

1911 年,比奈去世了,他的量表卻忽然活了過來。這年,一次大修訂將智商測試的適用範圍拓展到成人。同一年,達文波特寫出了《遺傳與優生學的關係》。

由於一些遺傳學家的鼓吹,優生學之風在美國颳了起來。同時,一些新教神學家提出了要塑造「基督精兵的身體」,才能真正踐行上帝的要求。根據當時漏洞百出的遺傳學理論,不但膚色、身高、體力能夠遺傳,智力方面也是「老子反動兒混蛋」。

在人體測量學大行其道的同時,智商測試也出了名。人人都想測智商,來「優生優育」,幫助當時看來低賤的種族選擇合適的位置。

在這套智商測試中,不同種族表現差異極大。美國猶太人的均分可能高達 125,非裔美國人的均分則只有 70 上下——比劃定的「弱智」線高一點兒。

▍種族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黑人甚至和白人不是一個物種

大量「智力不足」的人被送進了收容所,或者強制絕育。1930 年代,美國的三十多個州通過了對弱智者進行強制絕育的法律。到了 1935 年,有兩萬多人被進行了強制絕育。

這場優生大夢直到二戰打響,才告一段路。1941 年,霍金出生。

不可思議的天才

雖然比奈開發出智力測試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區分普通兒童和天才兒童,但人類是一個奇妙的物種。有些天才,用智商去衡量他們,無疑是一種侮辱。

比如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據說六歲學會希臘語、八歲掌握微積分,兩個學生用手搖計算機擺弄了一宿的數學難題,他幾分鐘便給出了結果。

比如印度數學家拉馬奴江,從未上過大學,自學成才,發展出自己的數學體系,提出了幾個重要猜想和一百多個數學定理。

比如趙元任先生,會七國外語、33 種方言,在清華同時講授過數學、物理、語言學和音樂方面的課程。

比如說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泡利,21 歲就寫出了一部關於相對論的重要著作。

再比如霍金的研究搭檔羅傑·彭羅斯,不光與霍金聯合證明了奇點定理。你所知道的很多視覺差錯圖片,包括下圖的彭羅斯三角,都是他設計的。

不過,好使的腦子並非那麼罕見。

高智商的人雖然比例不大,但在絕對數量上是一抓一大把的。前文說到智商 140 以上的人,在人群中只佔千分之五,全世界上仍可以存在三千萬這樣的「天才」。

▍1927 年第五次索維爾會議合影,基本涵括當時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

而世所公認的高智力天才、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常自嘲他少年時的智商測試只得了 126 分,相當於人群中的百分之六,和普通意義上的「聰明孩子」差不多。

▍理查德·費曼

雖然成為智商量表上的天才很難,但成為大眾媒體和社交網路上的天才,才是難上加難。

就算是以高智商會員著稱的「門薩俱樂部」中,也有一些會員是卡車司機、家庭主婦和維修工人。即便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在行業內才為人知曉。

正如霍金所說:「媒體需要科學領域的超級英雄,正如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但天才確實是一個連續的能力範圍,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霍金自己深諳這一點。面對媒體,他說機智幽默的話、聳人聽聞的預言,上太空、拍電影,人設幾乎稱得上科幻。

▍霍金的預言

公眾希望他們看到的天才都是超級英雄。常常和霍金被並列提到的愛因斯坦也是如此。

1952 年,剛剛建立四年的以色列國,第一任總統魏茨曼教授去世。愛因斯坦在以色列建國之初曾為該國參與政治斡旋。現在,作為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猶太人,他成了眾心所向的人選。當時的以色列總理、駐美國大使都輪番勸說愛因斯坦繼任總統。

雖然愛因斯坦知道以色列人民期盼他成為他們的超級英雄,但他還是謝絕了這一請求。在晚年,他說:「自從我充分意識到我們(以色列)在世界各國之間的不穩定局勢以來,我與猶太人民的關係已成為我最強有力的人生紐帶。」

▍愛因斯坦的回信

愛因斯坦和霍金誰更聰明?不好說。畢竟,一個選擇了以退為進,一個選擇了以進為退。

《時間簡史》,霍金最著名的作品,雖然在公眾中以「裝點門面」著稱,但它仍然滿足作為通俗科學作品的三要素:圖片多,講人話,沒有數學。霍金在七十年代寫《時間簡史》初稿時,每一頁都有公式定理。在編輯的幫助下,他把每一個公式都刪掉了。

▍《時間簡史》簽名本

霍金是與愛因斯坦不同的超級英雄。民眾需要好故事,理論物理學界需要 KOL(關鍵意見領袖),雙方一拍即合。

他談外星人,談女人,和別人用《藏嬌屋》雜誌打賭。很少有人說得出他的理論貢獻是什麼,但你時常會看到盤著手串的仁波切像說夢話似的,面對一群少男少女,講:「黑洞……量子……引力波……」

霍金似乎的確是測過智商的。許多傳記都提到,在他剛患上運動神經症時,一次不慎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為了確定腦子沒有摔壞,他特地找來了一套門薩俱樂部的智商測試題做了做。

如今,霍金也已經逝去,他真正的智商數據很可能也隨他而去。

誰又知道他不是 17 歲時候的那個踢足球、談戀愛的傻小子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中共王牌特工,去世31年後才曝光,除毛主席外僅四人知其身份
震驚!堪比神仙水的國產純露,價格卻只有神仙水的2%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