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佳作:生而為人,我很珍惜

學生佳作:生而為人,我很珍惜

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李丹晨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愛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比做錦衣玉食、呼風喚雨但卻不知愛為何物的人要幸福得多。

心中有愛,就不會害怕孤獨。因為愛如一盞明燈,能夠引領我們走出不安的沼澤。有人愛是幸運的,能愛人也是可貴的。現在流行一個詞,叫「愛無能」,指的是已經不相信愛,也不肯再給予愛的人。試想,如果一個人連愛都拋棄了,人生該是多麼荒涼。

做一個有愛的人。如果生命是一棵大樹,那愛便是陽光。有了陽光,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有愛的人生格外精彩。不論你是接受愛還是付出愛,都能開出美麗的花,結出幸福的果。

30年前,有一位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想做一個關於成長環境對人生影響的課題。他讓學生去紐約貧民窟採訪了200個孩子,並根據他們的成長環境作出評估。結果這些學生無一例外地堅信:這些孩子將「永無出息。」

30年過去了,原來的社會學教授退休了。他的繼任者發現了這個課題,決定做一次後續調查。他讓他的學生們想辦法聯繫上那200個孩子,看他們如今生活得怎麼樣。

結果讓教授大吃一驚,因為這200個孩子幾乎個個成就非凡,有些甚至躋身社會頂層。

教授決定深入調查此事,找出這些讓孩子們成功的真正原因。他逐一拜訪了200名當事人,結果他們全都提到了一個人對他們的幫助,那個人是他們的小學老師。教授找到了這位老師。她已70高齡,但仍耳聰目明。當教授問她用什麼絕招讓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奮發向上時,老師的眼裡閃爍著慈祥的光芒,欣慰地說:「我愛這些孩子。」

多麼讓人感動的答案!雖質樸無華卻極具說服力。因為散播了愛心,所以孩子們也感受到了老師的愛,從而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來回報這份愛。如此環環相扣,終於成就了讓人驚訝的故事,見證了愛的力量。

特雷莎嬤嬤說過,愛是我們生活的動力和航向。誰在愛,誰就活著,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一切。

品味憂傷

范雪涵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是不可違背的規則;漫漫人生,酸甜苦辣,更是不可或缺的經歷。經歷過憂傷,也許你才能品味到生命的快樂。

當人們欣賞艷麗的花朵時,花兒卻會凋零,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憂傷?有人感嘆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當世人讚歎綠葉的生機時,葉子卻會枯落,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憂傷?可有人說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當李白在追求美好前程時,官場卻拋棄了他,那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憂傷?可詩人告訴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誰會知道,那憂傷的背後,蘊藏的是生命另一種風采。

想起史鐵生說的故事:當四肢健全可以隨意奔跑時,總是抱怨四周的環境是怎樣的糟糕。有一天突然癱瘓了,坐在輪椅上,這時候就會抱怨怎麼坐在輪椅上。於是開始懷念過去可以奔跑的日子,這時才記起那時的陽光多麼的燦爛。又過了幾年,身上開始長裖瘡,各種各樣的的問題開始出現了,突然懷念起從前可以坐在輪椅上的安穩時光,既不痛苦,又那麼風和日麗。

與史鐵生一起品味那些憂傷的日子,我猛然明白,如不能捍衛頭頂的藍天,何不守護好腳下這片凈美的土地。

《讀者》上有一個故事,說有這樣一幅很精彩的畫,被鄭重地裱起來,令人遺憾的是,畫的左上角有一塊大大的黑漬。不少人看到這幅畫時,只看到了這塊黑漬的遺憾,卻沒有感受到背景帶來的快樂。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經歷了多少的快樂,卻會被微小的憂傷蒙住了雙眼。正如一想起司馬遷,人們總會想起宮刑帶給他的痛苦,卻幾乎遺忘了那些痛苦所附加的巨大壓力。這些壓力造就了前進的動力,讓他寫成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與司馬遷一起感悟生命的「動蕩」,我豁然明白,只有吃過極致的苦,才能嘗到極致的甜。

眼裡只有痛苦,便漸漸忽視了快樂,我們開始懂得,憂傷與成功,是一對孿生兄弟。對於智者、勇者而言,憂傷只是一道門檻,跨越它,無限的風景便呈現在你我的眼前。

讀《居里夫人傳》有感

王本亮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孑如切如磋。瑟兮僩兮。赫兮晅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輝煌的一生,賞春華秋實,雲捲雲舒的愜意"。

但我錯了。

居里夫人一生"光怪陸離",但我無論如何都不想把它形容成一種輝煌。

我忘不了一個令人驚羨的有著過人天資的女孩拚命攢錢只為走進大學,因為祖國正遭受蹂躪,民族正遭受欺凌,命運正面臨考驗。

實驗試里幾次累昏。

昏燈下雙眼乾澀。

太多的無奈,太多太多艱難,那雙灰色的大眼睛倔強得令人心疼,多少背景離鄉之苦,多少艱苦生活的壓迫,她一次次爬起,令人驚愕。

"科學""真理"引導她走進夢想,也使她因一個共同的追求遇到了皮埃爾*居里,相濡以沫。他們除了對科學的信念和努力為人類造福的夢想,簡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為了爭取簡單的研究條件,往往要為了日常瑣事操心勞神而將青春與精力消耗殆盡,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他們步履維艱,卻咬牙堅持,用「鐵棒"攪動一大堆礦鐵,提煉出了釙和鐳,成就科學界的奇蹟。他們不求任何報酬,無私地把技術公佈於世,無求專利,無求名聲。

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在一場車禍中,居里夫人失去了丈夫,獨立挑起重擔並撫養女兒。「即使人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也必須繼續工作下去",這是皮埃爾的名言,居里夫人做到了。八年木棚下風雨擊打,車馬上奔波不停,作為女性,給了保守勢力沉重一擊,儼然像個風浪中待歸的英雄。

年已垂暮,是否捨得下一切,拋去其他?命運沒有給其遲疑之機。

居里夫人走了,一個堅硬的名字停止了鑿擊,成為了世界的永恆。

她的一生很長,很慢,深邃悠遠。願居里夫人的路有人再次清掃,臨摹這個世界楷模的光輝,將科學的遠景刷新下去。

"瞻彼其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

Blue Skies

 Blue Skies

Lenka 

00:00/04: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雲落日 的精彩文章:

致我們行走的旅途

TAG:浮雲落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