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可怕!一歲BB誤吞3厘米長別針,差點喪命!小欖醫院上演營救大戰

太可怕!一歲BB誤吞3厘米長別針,差點喪命!小欖醫院上演營救大戰

對於家裡有小寶寶的家長來說,

最頭疼的事莫過於:

寶寶不管抓到什麼東西,

都喜歡往嘴裡塞!

(網路圖)

最近,中山一位一歲小寶,

就因為誤吞「八字形」別針,

皮膚髮紺、呼吸困難

險些出現生命危險……

醫生,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

前幾日一天晚上,黃先生髮現正在好好玩耍的孩子突然劇烈嗆咳,上氣不接下氣,像是喉嚨里卡了什麼東西。

黃先生覺得情況不妙,立即帶著孩子火速趕到最近的東鳳醫院就診,隨後緊急聯繫小欖人民醫院轉診。

此時,已經過去了40分鐘,孩子已經出現神志不清、皮膚髮紺、吸氣困難的癥狀。醫院快速檢查診斷:小寶的呼吸道已經堵住,身體缺氧,情況萬分危急。

GIF

生死營救大戰上演

取氣管異物的難度很大,尤其是小兒的氣管異物取出手術。一場多學科的生死營救大戰在手術室上演。

孩子的氣管里究竟卡的是什麼東西?家長說不知道。不知何物,未知形狀,給手術帶來很多未知和潛在風險。

在幾毫米狹窄的氣道中,市特色專科耳鼻喉科專家鄧明朝主任在直視支氣管鏡輔助下,從口腔經過聲門探查尋找異物,終於在左主支氣管里找到了致命的金屬異物,竟然是一個「八字形」的別針。

鄧主任說,好在是八字口朝里,金屬異物才沒有卡的更深,否則取出時對氣管傷害也更大,難度和風險也更高。

手術中,鄧明朝主任非常小心的用支氣管異物鉗鉗夾與支氣管鏡一併退出,不料異物突然滑脫,再次嵌頓於喉部。

每次鉗夾出來都導致呼吸異常,血氧飽和度驟降,需要暫停手術退出纖支鏡,麻醉醫生為小寶快速給氧,讓小寶恢復正常呼吸才能再次鉗夾異物。

由於孩子還很小,不能主動配合手術和操作,同時手術中麻醉呼吸和手術操作都需要經過口腔聲門,共用同一條氣道,所以,在取異物的過程保證孩子的正常呼吸,進行科學的氣道管理是手術的關鍵環節之一。

金屬異物分叉太大,卡在聲門口,這是最後一道狹窄處,支氣管異物鉗因鉗力不夠無法鉗出。鄧主任立即改用麻醉喉鏡下顯露喉部,在第五次努力下,終於用較大的長血管鉗將異物鉗出。竟然是一個長近3厘米的「八字形」開口的卡子。

這時,所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術後,孩子被立即送往小兒ICU治療觀察。在欖醫專家團隊的合作下,小寶貝於日前康復出院。

【家長知多D】

海姆立克急救法

3歲以下的孩子發生氣管異物

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

若經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可把孩子翻過來。搶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快速向上重擊壓迫。重複,直至異物排出。

3歲以上的孩子發生氣管異物

患兒取立位或坐位,救護者坐或跪在患兒身後,並將雙手環繞在患兒腰部,同時讓患兒彎腰頭部前傾。

救護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處頂住患兒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2厘米。

用另一隻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內快速拉壓衝擊患兒腹部。

目的:反覆快速拉壓衝擊,直到異物從氣道內排出來。

寶寶經常用自己的小嘴巴感知世界,

廣大家長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最好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

喂花生、瓜子、果凍等食物,

家中的零碎部件更不要隨意亂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小欖 的精彩文章:

復旦教授怒斥《舌尖3》:廣東人就因愛煲湯,所以腎病高發

TAG:微小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