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丨德國坦克到底是徒有虛名還是另有苦衷?

揭秘丨德國坦克到底是徒有虛名還是另有苦衷?

原標題:揭秘丨德國坦克到底是徒有虛名還是另有苦衷?


口令關鍵字:李


德國裝甲兵在二戰前期大殺四方無堅不摧,一個月滅亡波蘭,一個半月逼降法國,一時風光無兩令人畏懼不已。然而,德國坦克在蘇聯卻表現得頗為不堪,故障率高到令人髮指而且大量被蘇軍擊毀。德國坦克到底是徒有虛名還是另有苦衷?


【虎式雖強卻也常遭詬病】


在二戰爆發初期,德國坦克部隊的主力為2號、早期型的3號和4號,以及捷克制LT-35、LT-38坦克,這些坦克大多數全重在20噸以內,以小口徑火炮或者短管中口徑火炮為主要武器。由於戰爭初期德國物資還比較充足,這些坦克的做工質量是不錯的,可以在補給充足的情況下保持相當好的狀態。


【2號坦克雖然不大,但真的很精緻】


在波蘭和法國戰役期間,德軍能夠貫徹閃電戰策略的一大成功因素在於這兩個國家的地形以平原為主,而且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水平不錯。戰役時間都在相對溫和的季節,天氣條件也比較適合進行機械化作戰。由於自重不大而且路況很好,戰爭初期的德國坦克故障率一直控制在相對低的水平,哪怕出現了故障也可以很快完成維修整備重新返回戰場。因此,戰爭初期的德國裝甲兵表現得相當出色。



【法國戰役期間的德國裝甲兵堪稱無人能敵】


18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於初夏啟動,德國人希望趁著夏天一鼓作氣擊敗蘇聯,畢竟俄國的「冬將軍」多可怕歐洲人都知道。在夏天,由於戰線較短而且環境相對適宜作戰,德軍勢如破竹一般連奪基輔、明斯克、里加、哈爾科夫等多個重要城市。在蘇聯西部的東歐大平原上,德國坦克集群可以用30多公里的時速進行大縱深穿插,從而有效撕裂蘇軍陣線並破壞指揮體系,打得蘇聯人有些暈頭轉向不知所措。此時,德國的物資補給依然充足,坦克輕度受損之後很快就能完成維修並返回戰場,整個裝甲部隊的運轉速度非常快。根據德國人的計劃,夏季結束之後戰線應該推進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古比雪夫-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線。


【憑藉優秀的裝甲部隊,德軍在1941年夏天進展神速】


然而,當蘇聯軍隊與蘇聯人民緩過神來的時候,德國軍隊的苦日子就來了。在前線,蘇聯軍隊穩住了陣腳,有效遲滯了德國人的攻勢,為國家打出來了喘息之機。德國人在夏季結束第一階段戰爭的目的落空了,無奈之下只能跟蘇聯人打起消耗戰。冬季來臨之後,德國人過得難上加難。蘇聯境內的基礎設施水平十分落後,柏油路一共就那麼幾條,鄉村交通基本都是土路。這樣糟糕的基礎設施在夏天不下雨的時候還能忍,可是到了冬天簡直要命。下雪之後,這種鄉村土路被車輪或者履帶一壓就成了爛泥,德國坦克的最大時速直接降到10公里水平,輪式車輛動不動就陷在泥里動彈不得。再加上俄國的冬天冷到汽油都凍成凝膠狀,不加熱融化根本點不著,德軍的機械化部隊作戰水平驟降,基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攻勢。



【德國坦克在冬天過得很艱難】

東線的軍隊凍成狗了,北非的部隊卻又晒成干。德國北非軍團的坦克兵們被炎熱和沙漠塵土折磨得生活不能自理,發動機與變速箱半天就得清理一次沙土,水箱還動不動就「開鍋」,縱然做了防塵隔熱處理效果也就那麼回事。不過北非沙漠好歹是適合坦克行進的,幾年不下一次雨最起碼讓平原地面十分好走。



【北非戰場上的4號坦克】


到了戰爭後期,德國的物資補給開始跟不上了,這一方面是因為戰線過長、途中消耗過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德國的戰爭儲備見底了。由於橡膠不足,德國坦克的負重輪減震圈都用鋼的,這使得德國坦克的故障率相當高,而後勤補給又跟不上,戰爭後期德國裝甲兵的表現遠不如之前。當然了,這種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戰爭後期盟軍的坦克裝甲車輛質量也遠不是戰爭初期可以比擬的了。


【一款坦克好不好用關鍵還得看作戰環境】


S系6級中型坦克T-34-85 魯迪,是目前遊戲中僅有的4輛自帶兄弟連技能的金幣坦克,另外T-34-85 魯迪還有獨有的狗乘員,據傳說這隻狗是這輛坦克的裝填手,想一睹狗乘員的風采嗎?趕緊入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丨台軍竟意圖攻擊三峽大壩:背後果然是某國誘導
尖刀丨戰鬥民族的驕傲 俄羅斯最強特種部隊阿爾法小組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