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9年前錯過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如今要破產了!

39年前錯過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如今要破產了!

蘋果、微軟、IBM加起來成一家公司?

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曾經有一次這樣的機會擺在施樂面前,

它沒有珍惜,

如今,施樂又傳出要破產了!

最有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要破產了

一家公司的成長,就像人的慾望一樣:慾望的門一開,夢裡的草原沒有盡頭。

所以雖然現在蘋果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仍然有很多人都在等待著蘋果的市值撞線1萬億美元的那一刻。

蘋果新總部

現在,蘋果離萬億市值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

本周一,愛多重利好影響,蘋果盤中股價一度衝上182.39美元新高,市值超過9250億美元,離萬億美元市值只在咫尺之間。

截至發稿前,蘋果市值約為9000億美元。

而蘋果有今天,還得拜另一家公司——施樂所賜。

這是一家有機會成為史上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史上第一家市值破1萬億美元的是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

說到施樂,雖然在2016年它還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50位,但是近年來施樂總是和破產、被收購等消息纏身:

今年1月,有消息稱,隨著施樂印表機和複印機業務的不斷萎縮,施樂目前正在和日本相機製造商富士控股談判,施樂有可能賣身給富士。

誰能想得到這哥們曾經是史上首個最有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親手成就了喬布斯的蘋果帝國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施樂公司在自己的藍圖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給施樂造成了最少1.8萬億美元的潛在損失,施樂也失去了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科技公司的願景。

與此同時,蘋果、IBM、微軟這三個小年輕卻踩著施樂的肩頭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互聯網巨頭。

事情是醬紫的:

那時候,施樂公司在矽谷有一個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簡稱PARC,這是當時全世界最有創新能力的科研機構。

PARC的一群牛人研發出了史上第一台個人電腦——Alto。

作為現代電腦的祖師爺,Alto創下了多項史上第一:

第一個配了屏幕,裝了可移動滑鼠的有圖形用戶界面的電腦;

第一台聯上乙太網,並且發出世界第一封伊妹兒的電腦;

第一台使用面向對象編程理念的電腦——這個有點拗口,可以理解為數碼設備背後的基本程序。

問題是,為什麼現在我們沒聽說過Alto?這個電腦現在又在哪裡呢?

一切的開始來自於一個投資協議,於是又繞回來了: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施樂給了蘋果一筆投資,作為投資協議的一部分,喬布斯進入PARC。

當喬教主第一次在PARC看到Alto的圖形用戶界面的那一刻,他的內心被一股巨大的暈眩感給擊中了:如果我先弄出一台這玩意,那世界還不得匍匐在我腳下?

說干就干!喬布斯回來後,開始鼓搗他的第一代蘋果電腦——麥金塔,他找來比爾-蓋茨,讓他模仿Alto的軟體系統。

年輕的喬比斯和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兩眼發光:這個我可以獨立做啊親——這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WINDOWS OFFICE系統。

喬布斯還找來IBM,讓他給蘋果電腦提供硬體,硬體做完後,IBM也成為互聯網界的牛人一個。

軟硬體齊備後,喬布斯祭出一個殺招:推出了比Alto電腦便宜20倍的滑鼠。

第一代傻瓜電腦啊,滑鼠在當時的配置中的比重不亞於一些重要的配置!

可以想像,蘋果第一代電腦推出後,馬上成為市值追捧的對象,Alto想反撲也來不及了!

年輕的喬布斯與蘋果的麥金塔電腦

在Alto這件事上,施樂公司錯失了很多機會。

其一,讓喬布斯進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將自己的商業機密拱手送人。

其一,電腦研發出來後沒有及時發布,根本就沒有意識到Alto的商業價值。

其三,沒有形成保護產權,自己的產品被人家抄走了卻無能為力。

如今,我們再看一下故事中的這幾家公司的現況:

施樂:市值79億;

蘋果:市值9100億;

微軟:市值7269億;

IBM:市值1467億

按正常的發展,如今施樂的市值最少是另外三家的總和:1.8萬億,再加上施樂本身的估值,它很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家市值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

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再精彩的時代也與你無關!

為他人作嫁衣裳,說的就是施樂。

不光成就了蘋果、微軟、IBM,1979年至1998年,從 「施樂PARC」單飛出去後新建公司的就有20多家,其中9家為上市公司,包括已經功成名就的3Com、Adobe等。

3Com總部小咖啡廳

早在施樂供職時,3Com創始人羅伯特·梅特卡夫在施樂PARC就發明了 以太區域網技術,並於1975年將該技術應用於施樂內部的計算機和複印機等設備。

羅伯特認為,若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憑著施樂的行業影響力,基本上可以妥妥地收割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用戶,但是施樂公司認為這和公司的商業法則是不相稱的。

最後,羅伯特不得不離開施樂,創辦了3Com公司,當然在走之前他還不忘了將該項技術以1000美元的轉讓費帶走了!

3Com創始人羅伯特·梅特卡夫

1000美元啊,簡直是免費贈送!施樂對技術專利的保護就這麼尿性!

隨著個人電腦市場的蓬勃興起,3Com公司的這項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個人電腦、複印機中,3Com公司獲得飛速發展,並於1984年成功上市,如今它的市值比施樂還高。

同樣的劇情同樣出現在Adobe等「施樂系」公司身上。

這樣的案例多了,也形成了世界科技史上最奇葩的現象:施樂有世界上最好的技術,可是總是賺不到錢,而這些技術走出施樂後,往往能一飛衝天。

這也說明,再牛的技術,只有和市場結合,甚至和競爭對手合作,才能產生經濟效益,達到共贏。

因為商場不像神話中的愛情,總會有一個500年的期限,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的機會可能只有一次,有些人,比如蘋果、微軟、IBM,就能很敏銳地抓住機會。

而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再精彩的時代也與你無關!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遲到一年,亞馬遜GO來了,但我們已經看不上它了!
5億用戶的快播,倒了!5000萬會員的愛奇藝,去海外上市了!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