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報評日本F-3戰機項目下馬:避免「服役即落後」 轉購F-35找平衡

軍報評日本F-3戰機項目下馬:避免「服役即落後」 轉購F-35找平衡

(解放軍報3月16日報道)3月5日,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日本文化中亦如此。這一天,日本《朝日新聞(Asahi Shinbun)》爆料,之前緊鑼密鼓推進並已經定名為F-3的日本下一代國產戰鬥機研發計劃被終止,日本將改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獲得新戰機,以替代2030年開始退役的F-2戰鬥機。

早在2017年10月,「心神」技術驗證機試飛完三十幾個架次,提前「退休」。孰料,才短短几個月後,就傳出了日本防衛省決定不再考慮2030年之前開發國產戰鬥機的消息。這確實讓很多對日本自研戰機「寄予厚望」的日本航空界人士深感意外,他們甚至急不可耐地要求防衛省必須及時「給個說法」。果然,說法來了。3月6日,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回應媒體稱,已放棄研發下一代國產戰機的消息不屬實,F-3未來的命運,還要等到「年中進行評估,並在年末的新《防衛計劃大綱》中體現」。

雖然這種官樣文章頗有一種「人家只是心跳沒了而已,你們媒體不能就這麼咒人死掉」的感覺,但裡面的信息量卻相當豐富——你可以理解成F-3「死亡」了,也可以理解成它「冬眠」了。

先進戰鬥機的研發規律告訴我們,隨著飛機從圖紙走向生產線,所需的投入會越來越多。日本的總體防衛預算有限(這還不算每年在國會剋扣下「打折」的部分),近期航空自衛隊加速裝備F-35A,海上自衛隊又謀求採購F-35B。這種情況下,日本還能預留足夠資金用於自研開發下一代戰鬥機嗎?

早在日本剛剛宣布F-3研製計劃的時候,就有分析認為此舉的「釣魚」目的十足,實質是藉機把美國拉進合作研發下一代戰鬥機的計劃里。日本下一代戰機的命運究竟如何?日本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請聽作者為您一一道來。

■日本是要「四代半」還是「五代」?——它們都不是我的「菜」

在3月6日那場記者會上,日本防衛大臣表示,日方向美國和英國都提交了研發下一代戰鬥機的信息徵詢函(RFI),並且稱這是發展下一代戰鬥機「信息收集」的一環。

一些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日本下一代戰鬥機國際合作的備選型號可能是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機和歐洲聯合生產的「颱風」(Typhoon)戰機等「四代半」戰機。美國的「超級大黃蜂」對海/地打擊能力十分出眾,足以取代頂著「支援戰鬥機」之名的F-2;歐洲的「颱風」制空作戰能力較強,也十分符合日本不斷增長的防空攔截需求。但考慮到日本下一代戰機是要從2030年開始替代F-2,這類分析就有些站不住腳了。因為它們都有兩個問題:一是,這些戰機的生產線能不能開到2030年?二是,這兩款備選型號戰機的底子仍是「四代機」,即便能持續改進到2030年,還能在東亞的天空中擔起「空中優勢戰鬥機」的名頭嗎?綜合分析,不難看出,「四代半」不是日本的「菜」。

也有分析認為,這份信息徵詢函指向的內容,就是基於日本當前正組裝生產的美國「五代機」F-35A的技術,再由日本進行本土化改進。這種方案難度相對較低,可實現性也較大,但充其量不過是日本的保底選擇,而絕不是其想要的最佳結果。因為,如果日本想要在美國技術幫助下進一步完善F-35A,又何必苦等12年後才開始採購呢?所以,本土化改進F-35A的說法也經不起推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