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體葯市場爆發在即,這些葯企最具投資前景!

抗體葯市場爆發在即,這些葯企最具投資前景!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3月18日目錄

燃料電池進入示範運營階段,產業將迎來景氣周期(西部證券)

國內抗體葯市場爆發在即,這些葯企最具投資前景!(西南證券)

京東方面板線擴產忙,中游設備進口替代空間大了!(太平洋證券)

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快遞步入「拼服務」新時代(申萬宏源)

周期與成長共舞,通用設備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期(國海證券)

1.燃料電池進入示範運營階段,產業將迎來景氣周期(西部證券)

日前,工信部公示申報第30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由東風汽車集團生產的兩款燃料電池冷藏車首度出現在公示名單中,這意味著燃料電池應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加氫快、續駛里程長等優點,被譽為終極環保汽車。

西部證券指出,2017年底,上汽集團推出了6米FCV80,並在上海市和遼寧撫順市等區域開始商業化運營,規模約100台,這是首款真正具有商業化意義的燃料電池產品,標誌著燃料電池產品走出實驗室,進入產業化階段。與此同時,車企巨頭,如長城汽車、宇通客車和濰柴動力開始深度布局燃料電池產業鏈,不僅僅滿足於做一些樣車。

2017年,中國企業在電堆上游產業鏈的技術和工藝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質子交換膜和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和雙極板是電堆核心零部件,現階段分別占電堆成本的25%和30%。國內的山東東嶽集團在車用質子交換膜的產品,性能可以滿足要求,測試壽命達6000小時,開始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雙極板部分,廣東國鴻等雙極板研發與製造企業新上了自動化生產線,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製造成本。

對於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燃料電池成本問題,西部證券草根調研了解到,由於2017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規模在百台級別,不到1000台,而且市場高度分散。由於缺乏規模效應,成本降低並不明顯。儘管如此,中長期來看,燃料電池產業鏈的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核心理由是原材料除了催化劑所用的鉑金外,均是大宗商品,不存在資源瓶頸。根據了解的信息,假設1000台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考慮到自動化生產線的效率提高和產業本身的技術改進,每KW的電堆價格可以從目前的1萬元左右,下降至2000元左右。

西部證券預期2018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突破1000台,燃料電池汽車真正從實驗室進入示範運營,技術進入臨界點。建議關注產業鏈的公司包括整車廠上汽集團(600104.SH)、長城汽車(601633.SH)、宇通客車(600066.SH)、濰柴動力(000338.SZ),零部件供應商大洋電機(002249.SZ)、雄韜股份(002733.SZ)、富瑞特裝(300228.SZ)、雪人股份(002639.SZ)

2.國內抗體葯市場爆發在即,這些葯企最具投資前景!(西南證券)

生物葯是製藥行業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會從2016年的2020億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3260億美元,年複合增速8.3%。我國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627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52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4.9%。Frost&Sullivan預計2016~2021年中國生物葯將保持16.4%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1年達到3269億元的市場規模,國內生物葯將出現醫藥行業最具前景的投資機會。

西南證券認為,國內生物葯企業成長推動力主要來自四方面——患者剛需、滲透率提升、進口替代和海外市場。首先,以腫瘤為代表的惡性疾病是生物葯的主要適應症,患者對有效藥物有強烈需求;其次,生物葯增速雖快,但是以抗體葯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葯的滲透率仍然很低,潛在市場巨大;第三,原研進口藥物價格昂貴,性價比極高的國產生物類似葯和me-too葯將為更多的患者帶來治療機會,有望實現進口替代;第四,生物葯研發是國內與國際最為接近的領域之一,隨著國家政策和製藥企業的國際化,生物葯「出海」的趨勢明顯。

西南證券認為,抗體葯為生物葯的「王牌」,正迅猛發展,國內市場爆發在即。全球單抗銷售額從1997年的3.1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916億美元,年複合增速達34.9%。由於國產抗體葯上市品種少,進口葯價高,受醫保支付和人們生活水平所限,目前國內抗體葯總體銷售情況欠佳。2016年中國單抗銷售額約91億元,佔比不足中國藥品市場的1%,遠低於全球約9%的市場佔比。2017年36個藥品通過價格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其中12個為生物葯(6個為抗體葯)。伴隨國家醫保跟進,國內抗體葯市場爆發在即。

目前國內已有多款生物葯,國內企業產品已陸續進入臨床III期,預期2~3年後上市,越早上市,越能迅速搶佔市場。同全球市場情況類似,競爭者數量越小,價格體系維護更好,可佔據更多市場份額。而產品的市場空間,與產品的治療領域,發病率、滲透率以及價格體系有關,市場空間越大,投資回報率或越高。

西南證券重點推薦恆瑞醫藥(600276.SH)、復星醫藥(600196.SH)、麗珠集團(000513.SZ)、沃森生物(300142.SZ)、康弘葯業(002773.SZ)、安科生物(300009.SZ)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

3.京東方面板線擴產忙,中游設備進口替代空間大了!(太平洋證券)

3月9日,京東方連續發布三個項目公告:京東方為把握AMOLED現實產品市場機遇,順應柔性現實技術發展趨勢,擬投資465億元在重慶兩新區建設第六代AMOLED(柔性)生產線;擬在武漢市投資460億元建設高世代(10.5代線)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生產線項目及配套項目;資40.23億元建設京東方(蘇州)智能服務產業園項目。

太平洋證券指出,OLED面板擴產,中游製造設備將迎來價值提升。相比較於傳統的LCD屏幕,OLED屏幕具有低能耗,更輕薄,響應快,可彎曲性等特點,而以往受限於面板加工的良率較低,OLED屏幕成本居高不下,滲透率較低。近年來,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國產設備的進口替代,OLED面板的成本不斷降低,各大手機廠商陸續推出搭載全面OLED屏幕的旗艦機型,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此次擴建AMOLED面板產線,為京東方帶來48K的產能提升,加上成都和綿陽兩條6代面板線,公司柔性AMOLED總面板產能預計將達到144K。OLED全面屏面板的加工在模組段對貼合、綁定、點膠的工業要求更高,設備價值也有約20%的提升,中游設備企業將受益於面板線的擴產和OLED面板帶來的設備升級。按照後道模組段設備投資佔比10%估算,2016~2020年新面板線的投產將為後道模組段設備帶來近300億元的市場。

太平洋證券指出,近年來隨著市場對大尺寸高清電視面板需求的不斷提升,TFT-LCD面板迎來大屏時代。目前除了京東方合肥和武漢10.5代線外,華星光電和夏普(富士康)也計劃分別在深圳和廣州投產10.5/11代線。大屏時代,面板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國內面板製造及檢測設備公司具有快速響應市場、提供配套解決方案等優勢,預計國產設備進口替代率會進一步提高。

太平洋證券重點推薦後道模組設備龍頭企業智雲股份(300094.SZ)、聯得裝備(300545.SZ)和檢測設備領域龍頭精測電子(300567.SZ)

4.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快遞步入「拼服務」新時代(申萬宏源)

2010~2016年快遞業務量複合增速高達54%。2017年行業增速「僅」28.1%,增速換擋明顯。但網購小額、多頻次趨勢將一定程度抵消網購交易額增速下滑所帶來的影響,申萬宏源預計2018~2020年複合增速在20%以上。2018年1~2月合計業務量增速26.1%。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快遞單價跌幅僅2.61%,跌幅持續收窄。申萬宏源指出,如果考慮到快遞包裹輕量化趨勢,則行業單價跌幅更小。從行業龍頭來看,業務規模提升帶來的單件成本邊際效應正在逐年減弱,過去十幾年快遞行業「產品同質化適當降低價格更大業務量進一步降低單件成本成本壁壘」的成長路徑將會逐漸改變,未來競爭焦點將從「拼價格」轉向「拼服務」,短期內快遞收費標準有望企穩甚至是小幅彈升。從加盟商來看,在本就微利的情況下,缺少總部的支持,價格戰更無從談起,甚至在短期有可能迎來成本端推動的小幅漲價。

申萬宏源指出,快遞與快運的融合滲透是大勢所趨,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快遞企業需要補充長途幹線的能力並拓展B2B業務,進而攤薄運輸成本。從UPS、FedEx等巨頭來看,零擔業務收入佔比已達12~16%。從國內快遞龍頭來看,加碼快運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零擔市場規模約是快遞的3倍,但並沒有巨頭。快遞公司能夠憑藉完善的全國運輸網路、品牌優勢以及資本市場助力,成長為零擔市場的龍頭;切入超萬億零擔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有望助力公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申萬宏源認為,快遞行業仍屬高成長行業,且競爭格局持續改善。行業單價逐漸企穩,龍頭公司基於時效性和穩定性開始對產品進行分層,產品結構調整有望改變公司件均收入。行業拐點或已悄然而至,現有龍頭優勢逐漸顯現。強烈推薦業務量增速持續恢復、成本端改善有望超預期的圓通速遞(600233.SZ);業務量高增速有望持續、成本管控能力優秀的韻達股份(002120.SZ)。推薦直營模式優勢明顯的順豐控股(002352.SZ);經營與管理上存在較大改善空間的申通快遞(002468.SZ)

5.周期與成長共舞,通用設備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期(國海證券)

2017年通用設備行業迎來業績拐點。2017年我國通用設備實現利潤總額3125.40億元,同比增長13.50%,較上年同期增加13.3個百分點。國海證券認為,通用設備行業目前正面臨周期與成長的雙輪驅動,行業發展有望步入機遇期。

從周期視角看:宏觀層面,國海證券認為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持續增長,通用設備下游涵蓋製造業的眾多細分領域,將直接受益投資增長。從微觀層面來看,下遊行業利潤修復帶來資本開支增加,從而推動通用設備需求提升,主要體現在:企業盈利復甦帶來的常規資本開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新舊產能置換;政策驅動型的新增規劃產能。

從成長視角看國海證券認為行業迎來四重奏,發展步入機遇期。通用設備行業面臨的長期催化劑包括:通用設備是工業強基核心,有望獲政策持續加碼;節能減排趨勢加快,產業升級助推新增設備需求增加;競爭格局優化,國產龍頭市佔率有望提升;「一帶一路」疊加產能轉移,海外需求穩步增長。

國海證券認為通用設備行業正位於高景氣周期的起點,行業發展兼具周期與成長雙重特徵,給予行業推薦評級。自上而下,把握行業未來三條投資主線:1)從細分領域來看,重點關注下游高景氣及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的子板塊,如壓縮機、密封件等;2)從發展路徑來看,重點關注符合工業強基及節能減排趨勢的子板塊,如屏蔽泵、餘熱鍋爐等;3)從競爭格局來看,行業馬太效應提升背景下重點關注細分領域龍頭。

國海證券精選的投資標的為:1)國產密封件龍頭日機密封(300470.SZ),充分受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2)國內壓縮機龍頭陝鼓動力(601369.SH),充分受益下游高景氣;3)餘熱鍋爐龍頭杭鍋股份(002534.SZ),充分受益節能減排趨勢;4)國內屏蔽泵龍頭大元泵業(603757.SH),充分受益「煤改氣」政策驅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315晚會第一槍:「途銳」怕淋雨,發動機頻現報廢
OLED電視陣營預計擴圍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