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家增個展《無名之地》在北京築中美術館圓滿開幕!

王家增個展《無名之地》在北京築中美術館圓滿開幕!

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

學術主持:夏可君

支持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愛慕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3月18日-4月15日

展覽地點:築中美術館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巨山路燕西台

文末有八爪魚現場開幕直播回放哦!

開幕式合影

2018年3月18日,「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在築中美術館(新館)正式開幕。展覽由知名藝術評論家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並於開幕當日舉行了作品研討會,深入討論了王家增作品的哲學觀念性與繪畫語言的精純創造性。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無名之地

殘剩物的救贖幽火與靈魂的升華

文 | 夏可君

繪畫從圖像的發現到材質的轉換,再加入文本的概念性,徹底導致了圖像的泛化與繪畫自身的終結,如何讓繪畫保持物性的枯竭經驗同時又再度具有繪畫的精神強度?如同基弗現成品繪畫所表現的崇高歷史悲劇感?中國畫家一旦進入災變現代性的切身反思,試圖在廢墟化的物性與殘碎的心性之間重建悖論的聯繫,這一直是王家增的繪畫主題。

隨著藝術家深入物性的魂魄乃至於幽靈性,進入物的命定性及其無名性的弔詭之地,傳達岀剩餘物的不朽性,讓已然殘破之物重具生命的尊嚴,作為幽暗的紀念,繪畫的色澤暗示岀無名之地那永不止息的幽火,直接觸動凝視的心魂,喚醒了被毀壞之物的救贖性,讓人類的靈魂得以升華!這正是王家增的新作帶給我們的哲學思考,從而讓繪畫在這個時代再次具有了自身存在的精神價值!

王家增的繪畫在中國藝術界一直以北方大工業城市的廢墟為主題對象,對鐵西區的工廠廢墟與大煙筒、工人制服及其幾何建築的厚重呈現,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確立了自己令人信服的繪畫語言。

而本次2017年新作展,接續之前的《工業日記》與《城跡》系列,走向《跡象》系列。這是藝術家來到北京大都市,面對現代人無家可歸與生存的拔根狀態,更為徹底思考了被棄物與剩餘物的當代價值,發現赤裸物的魂魄感、動物的孤獨感、剩餘物的幽靈性,物的死後餘存,在大地的荒漠與蒼涼中,讓繪畫進入世界無名的幽暗處,讓我們傾聽到物的內在喘息聲與不息的幽微炸痛,讓心魂得以升華!這正是無人之地的深度哲學意義,接續之前廢墟鐵鏽物的喘息,發現剩餘被棄物的死後生存與救贖寓義。

王家增的繪畫是另一種中國式「余化現代主義」的代表作!王家增一直是一炸痛執著堅定探索繪畫本體語言的嚴肅藝術家,因而他本次展覽的幾個新系列具有可以讓我們討論繪畫進入藝術史的可能性。本次展覽將帶來藝術最新的七個新系列:更為抽象與幽微化的《跡象》系列推進了之前的工業日記,一頭孤獨的狗在荒漠上的逡巡暗示了現代孤獨個體的無助;從廢墟進入室內則發現了沙發與頭骨這些剩餘物的靈魂縈繞;本次展覽還尤為集中於展現了王家增在古法皮紙與油畫之間的對話關係,生命圖像似乎從燃燒著的米黃色老舊皮紙中被點燃,在柔軟與厚度之間的轉化體現出生命觸感的時間歷史性性的厚度與記念;而製作出當前中國最大的版畫也是繼續拓展版畫的極限,以版畫製作繪畫或者以繪畫方式來製作版畫;以及在腐銹的鐵板上形成現成品繪畫,暗示出物的殘缺化與傷殘感。這些殘剩物上不可抹滅的痕迹與堅定的記念性,都體現了藝術家對於跨媒體與藝術邊界問題的深入思考。(文 | 夏可君)

王家增的最新繪畫展示了廢棄的工業建築和機器產品。它們七零八落,滿目瘡痍,胡亂地堆砌在一片開闊的地帶而無人問津。這些廢棄物是衰敗的表達,它變成了大地上的垃圾場。這是一個歷史試圖拋棄的現場,但這個被拋現場卻是對歷史的的頑固記載。這些物質,準確地說,這些物質的碎片,已經失去了任何的功能性,它們就是無用的如同垃圾一般的廢物。從畫面上能感受到它們是物質的殘缺片段,是物質的蹤跡,它們隱隱約約地暴露出它們曾經的總體——廠房,汽車,起重機,煙囪,集裝箱,它們曾經完美地組裝在一起,成為一個既有功能也有象徵意義的生產機器。—— 汪民安

在王家增的作品中,往往能夠遭遇這讓人隱隱感覺刺痛的標記,通過不斷的重返難以命名的「創傷」之地,不斷的重訪「無名之地」,他似乎試圖將悲傷書寫成故事,好讓它們變得可以接受。但「創傷」恰恰是無法言說的,它的存在只能通過其不可抵達性被提示,而「刺點」正是掀開這投向「創傷」一瞥的裂縫。我們非常熟悉王家增筆下的廢墟工業世界,昏黃的天空,踽踽獨行、面目不清的小人,在盒子里在窗子里或者在廢墟里,你我都熟悉的東北工業興衰史,可想像的「鐵西區」的故事,依賴共同的知識,我們可以順利抵達畫面的「意趣」:大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種種身體與心靈的荒蕪。然而閱讀王家增的作品,總有某些「刺點」從故事中放射出來,而這正是他的作品更吸引我的地方。——李笑男

展出部分作品

夜150×120cm 布面油畫 2017

懸掛 120×150 布面丙烯 2017

無人之地之五 155×120cm 布面丙烯 2017

灰色地帶 180×150cm 布面丙烯 2015

緋色幻覺之二120×150 布面油畫 2017

未知旅程100×80cm 布面丙烯 2014

幻城 120×150cm 布面丙烯 2015

黑夜帶來遺忘2號 155×96cm 布面丙烯 2017

黑夜帶來遺忘3號 155×96cm 布面丙烯 2017

本展覽將持續到4月15日。

有關藝術家

王家增

1963年生於遼寧瀋陽。1992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1993年進修於中央美院油畫技法研修班。1992-2011年任教於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繪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美術生和文化生的區別,簡直太形象了!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星球 的精彩文章:

天才藝術家的作息時間表
在安東尼奧尼和費里尼之間,義大利電影最憂傷的美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