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只在乎自己快意人生的個人英雄主義者李敖

只在乎自己快意人生的個人英雄主義者李敖

導讀:不了解他的人難免說他「晚節不保」,但他從來不在乎節操(他甚至說自己是王八蛋)他只在乎他自己的快意人生。而現在,他的快意人生,終到了告別的時刻。

作者:楊渡,台灣詩人、作家

即將走到生命終站時,李敖曾希望再做一檔電視節目,邀請朋友、仇人、情人來他的節目中,或和解,或敘舊,或笑談昔日的相殺,一切世間的愛恨,一笑抿恩仇。這樣的願望,終究因他病情加重,未能實現。但這何曾不是他人生最終的回眸。

成長於1970年代的台灣年輕人大概很難不受到李敖的影響。

我還記得高中時代,在台中市的街道邊,一家書店老闆悄悄從柜子底下,拿出一本李敖的書說:「這是禁書哦!」那書是黃皮粗紙印製,極其簡陋,名為《傳統下的獨白》以及《獨白下的傳統》。饒是如此,那書賣得極好,我的高中同學很多人都讀了。讀禁書的樂趣,就如同性啟蒙一樣,帶著一種觸犯禁忌、窺視奧密的探險,自此再無法回頭。

那時的李敖,是青年人心中的英雄。台中一中是他就讀的學校,他的母親還在此工作,因此流傳著他的各種故事。我們曾為了在圖書館所借的書上,看到前面的借書人簽名就是李敖,而興奮的拿來向同學眩耀。我們也曾悄悄的流傳著,他為了思想問題,正在監獄坐牢。而他當年在文星打的筆仗,包括了《中西文化論戰》《全盤四化論》《胡適評價》等,都被我們當成讀書辯論的模板。

不得不說,在1970年代,戒嚴時期的台灣,李敖所代表的「西化派」,不一定多麼了解真實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內容何其廣博,何其多元複雜),更不了解西方社會的變遷史,而只是以簡單的自由主義思想,甚至只是民主自由的口號,卻足以打動當時的青年,而成為一股反抗國民黨威權政治的思潮。

五十幾年後的現在回顧,李敖在當年的作用會更清晰。當年蔣介石實施威權統治,雖然口頭上宣告民主,卻以家天下來統治台灣,年輕人的苦悶無處發泄,於是李敖的文化批判,雖然是以反抗傳統文化為主軸,遂成為一個出口。他的反傳統、批判封建君主思想,等於是對蔣介石政權的投槍。

1970年代的李敖遂成為一種傳奇。

李敖

1970年代末李敖出獄後,不少媒體人,如《中國時報》老闆余紀忠、副刊主編高信彊,都有一種憐才之心,於是不惜觸犯政治上的禁忌,高薪聘請他擔任專欄作家,私底下亦給予一些安家的費用。

但人們所認知的李敖,卻開始改變了。他在和蕭孟能的訴訟中,顯示出一種運用司法為手段的強大能力。他不僅打贏了官司,蕭孟能聲稱的曾託付給他的巨額財產(約合2000萬元台幣,依當時價值,約可買下半條街)因訴訟失敗,亦歸他所有。蕭孟能,當年一手捧紅了李敖的《文星雜誌》負責人,自此傷心絕望,為了躲避官司和債務,遠走異鄉,在上海終老。

不知道是不是牢獄之災所帶來的心理影響,在1980年代黨外人士的心中,李敖是大師,是理論與批判國民黨的力筆,但不能太親近。我曾去看過他,但過後,人們互相告誡說,你每次看過李敖,說過的話,他都會留下文字記錄,以後這些記錄都會變成和你打筆仗的證據。這種流言,真實性如何很難講,但卻讓李敖很難有真正的朋友。特別是當時的黨外人士,雖然喜歡他,想利用他,卻無法用。原因很簡單,李敖,從來不是一個可以被利用的人。用一位知名黨外人士的說法:李敖何其聰明,只有他利用別人,沒聽過他被別人利用的。

文化圈子裡也流傳著一些傳聞。例如某報界大老曾幫過他的忙,卻因媒體有一新聞報導涉及李敖,而被他告上法庭。李敖大學曾學過法律,訴訟都自己處理,精明能幹出了名,但這些大老闆怕麻煩,都想選擇和解。而李敖總是非常客氣的說,他不會去欺負人,他只是需要幫忙,就把一批字畫,以賣給對方為名,進行和解。至於字畫的價值如何,就只有雙方心知肚明了。而李敖終其一生訴訟有三百多件,當然也包括了他告小S的那一案。

這些傳聞讓李敖在媒體與文化人之間,失去了信譽。大家都懼於他的訴訟能力而不敢明說,卻成為文化圈的耳語。

然而,李敖是一個不死的戰士,他總是能隨著時勢而提出新的批判。1980年代,他出版《千秋評論叢書》《萬歲評論叢書》,成為批判國民黨的主力,雖然屢屢查禁,但在地下書市賣得極好,一時獲利頗豐。

李敖也有他柔情道義的一面,一位隨國民黨到台灣的老兵李師科,因為搶劫銀行被判處死刑,李敖為他寫了一篇文章,細訴所有老兵在台灣的遭遇,一生的悲涼,而國民黨欠著他們一生一世的道義。此文引起無數老兵的同情之淚。

等到1990年代,台灣解嚴後,開始了有線電視時代,新開的無數談話節目,讓李敖有新的空間。他思路敏捷,才識豐富,口才流利,辦才無礙,開始轉戰於新興的有線電視媒體。他往往一手拿著資料,一手握著麥克風,從歷史到現實,從政治到文化,讓辯論對方啞口無言。一時間,還無人能加出其右,節目開過一個又一個。

而他的寫作也沒有停,依舊寫出小說、評論、叢書等。其後由於他的知名度,曾轉戰於政壇。2000年應新黨之邀,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得票很低(0.13%),但他個人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得到強化。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他以不插旗、不拜票、不舉辦競選活動的方式,竟奇蹟般的當選。成為一次另類的選舉。但後來他再次選舉,就無法如此順利了。2007年他宣告退出政壇。

當然李敖也有他人世情義的一面。他曾幫助慰安婦募款,捐出自己收藏的字畫,拍賣了兩百多萬,他看到前《人間副刊》主編高信彊身體變瘦,臉色不對,立即幫他出錢預約,去作身體檢查,竟因此檢出大腸癌末期。

他一生愛美女,最初和台大校花、作家王尚義的妹妹王尚勤同居(在1960年代的台灣,確實夠前衛的),後來還未婚生下李文。他和胡茵夢結婚,一百多天後離婚。再後來和現在的妻子結婚,生下一對兒女。他號稱戀愛無數,還寫書加以描述,在情愛世界,他也是一個快意風流的人物。

李敖與胡茵夢

總體來看,李敖是一個戒嚴時代的反抗者。他用自由主義的思想,召喚現代性的政治制度,用西化的思潮,反抗蔣介石的封建統治。然而他從來不是一個傳統定義的知識分子,更不是一個政治人物,而一個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

說他在乎世界的變化?想推動世界的改變?似乎不是如此。不如說,他更在乎自己。在乎自己是反抗的標誌,是媒體鎂光燈的焦點,是文化思潮的的代表人,是那個推動時代的英雄。他要的是「英雄」的光環。所以他曾說:現代白話文寫作的前三名是,第一名,李敖;第二名,李敖;第三名,李敖。

這種自負,幾乎到了自戀的程度。因此他不容易接受人們對其它人的讚美。不管是諾具爾文學獎或其它的獎,都是如此。

李敖晚年所作的一些言論,曾引起一些正反兩極的反應。不了解他的人難免說他「晚節不保」,但他從來不在乎節操(他甚至說自己是王八蛋)他只在乎他自己的快意人生。而現在,他的快意人生,終到了告別的時刻。

那個亦狂亦狷,亦俠亦盜,亦文亦武的獨行俠,終於遠行了。

但他早說過:朋友再見了,不必相送!

(本文原標題《那個亦狂亦狷,亦俠亦盜,亦文亦武的大師,終於遠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雲也退:臨禍母狗免
今天西方對中國的了解,不如馬可·波羅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