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里江山圖》,一幅形勢大好的「政治獻金圖」?(之四)

《千里江山圖》,一幅形勢大好的「政治獻金圖」?(之四)

原標題:《千里江山圖》,一幅形勢大好的「政治獻金圖」?(之四)


全文共3187字 | 閱讀需要6分鐘


他是怎樣將一把好牌打爛的


執政時,將好牌打爛。亡國後,把欄杆拍遍。


這個「打爛牌」「拍欄杆」的人,就是宋徽宗。他將一把好牌,打成了這副爛模樣,後世的史家,有諸多的分析。

最多的說法是,宋徽宗是一個被藝術「耽誤」的皇帝,一位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


早在入繼大統之前,宰相章惇曾厲聲反對,指出他不宜擔此大任,頗有先見之明。



宰相章惇曾厲聲反對端王趙佶入繼大統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宋史紀事本末》

元朝宰相脫脫則是事後諸葛,在寫罷《宋史·本紀·徽宗趙佶》後,也擲筆長嘆。

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史·本紀·徽宗趙佶》

當北宋帝國碰到了這位「不可為君」之君,即開始進入了亡國的「倒計時」。此後,經他二十多年的瞎折騰,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閏十一月,金軍攻破開封,徽欽二宗雙雙被俘,北宋滅亡。


當北宋帝國碰到了這位「不可為君」之君,即開始進入了亡國的「倒計時」


柏拉圖有過「把政治統治權完全交給少數哲學家」的天才設想,這是古希臘的先哲的頂層設計,是他心目中「理想國」。而北宋政治卻輕率地將統治權交給了一位「藝術家」。


這位「不可以君天下」「獨不能為君耳」的君主,本來缺乏「為君」的政治特質,卻能最終榮登大位,並輕佻為政,任性享受二十六年,這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而一旦君臨天下,北宋這個龐大的帝國,掌握在這樣不靠譜的皇帝手中,可想而知,國家會被他折騰成什麼樣子?


此後的歷史證明,這個選擇既不「天才」,也不「理想」。這個最差的選擇,是藝術家趙佶的命運,也是皇帝宋徽宗的宿命。


徽宗在位二十六年。短暫的勵精圖治之後,即開始了他皇帝生涯的職業倦怠——他的興趣,根本不在這裡。


一個當初尚有所克制,有所作為的皇帝,在「(時)承平既久,帑庾盈溢」,開始放鬆了對自己的警惕,放鬆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竭天下以自奉,變得浮誇、縱情、聲色犬馬起來。


歷史上許許多多的人,都過不了這一關……


章惇說他「輕佻」,並沒有冤枉他。他多首《宮詞》中, 一首首留此存照的浮誇與浪漫,都成為他「輕佻」的最直接的證言。

徽宗宮詞詩三巻……得三百首,皆詠宮掖之事,樂昇平之句也。


——百川書志卷之十五

其中一首,他不無得意的唱道:「近密庸登大帥才,謀謨一舉萬里回。臨洮積石皆恢復,旁午羌酉納土來。」


選將得當,謀略精深,開疆拓土……所有的豐功偉績,都是歸於自己的英明。


皇家豢養的馬屁精們,也紛紛粉墨登場且各擅勝場,用文字、用色彩、用線條,用自己最拿手的技藝,匯入對帝國、對皇帝的歌唱。


他們把民不聊生、強敵入侵的亂象,描寫成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世界。他們只管把末世塗抹成盛世,哪管救世——把這個已經爛到骨髓,走到了歷史盡頭的王朝拯救回來。


其實,他們只能唱唱讚歌而已。


一旦江山易主,他們誰都救不了,也不去救——那雖然是國事,但更是皇帝的家事。他們不會為此去犧牲,更不會為此而殉情,他們中投水的不多——他們會嫌水太涼,上吊的不多——他們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弔死。


只等改朝換代以後,他們中的大多數,馬上又會找到了新的主子,並等待著加入新的合唱。


這就是那些擅長唱讚歌的馬屁精們的德性!

Live這個詞,倒過來就是Evil


對於皇帝宋徽宗而言,Live(熱愛)這個詞,倒過來就是Evil(作惡)。


愛,讓皇帝宋徽宗走向了愛的反面。


他愛藝術,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的心中,永遠是藝術至上,讓政治服從於藝術。他本末倒置,用玩藝術的態度,戲弄整個帝國的政治,把嚴肅的帝國政治當成了兒戲。這樣的態度,決定了他可能會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這樣的維度,也決定了他一定會是一個蹩腳的皇帝。不幸的是,事實正如此。


他愛朋友,到了胡作非為的程度。他把朝廷當作了江湖,他把那幫寵臣當作了狐朋狗友,為此,他不惜與整個帝國的百姓為敵。在他朋友圈中,被他「置頂」的那幫好友,卻被太學生陳東指斥為「六賊」(佞臣:蔡京、王黼、朱勔。宦官:童貫、梁師成、李彥。)



蔡京像


在他的另一個圈子裡,朋友高俅、童貫、蔡京、楊戩,被歸入《水滸傳》中,稱為「四大奸臣」。


《水滸傳》四大奸臣:


高俅、童貫、蔡京、楊戩。

還有宦官蘭從熙、譚稹等人,掌河防的孟昌齡和孟揚、孟揆父子,蔡京之子蔡攸之類,都是禍國的蟊賊巨蠹,害民的元兇大憝。


簡直黑屏了,都是負能量。滿朝文武,非「賊」即「奸」。納入了民心的黑名單中,卻也都是皇帝宋徽宗最愛的人。


這個問題,對於皇帝而言,是個天大的問題。


這一群妖蛾子,終日圍繞在皇帝身邊,不停地扇動自己的翅膀,最終能夠掀起怎樣的風暴,就可想而知了。而作為朋友圈「群主」的宋徽宗是個什麼人了,那也就不言自明了。宋徽宗的朋友圈,徹底地暴露並出賣了他自己。


這幫號之為「賊」為「奸」的人,招權納賄,貨賂公行,其奧秘正在於上行而下效,並且成為北宋晚期政治的一大特色。他們究竟幹了哪些禍國殃民的事?又是誰給了他們作惡的權力?

蔡京「拜相不數年,子六人、孫四人同時為執政、從官」。「諸孫生長膏粱,不知稼穡。」


朱勔「子侄官承宣、觀察使,下逮廝役,〔亦〕為橫行,媵妾亦有封號。」


童貫「廝養、仆圉官諸使者至數百輩。」

宋徽宗登基五年,即迫不及待地啟動了帝國的形象工程——當時最大的園林「艮岳」。為此,在蘇州設置應奉局,置辦所謂的「花石綱」。


艮岳及宮殿、後苑等建設,窮侈極麗,揮霍民脂民膏,用之如泥沙不惜。為了支付花石綱的龐大花銷,左藏庫每月撥給皇室的經費,從原來的三十六萬貫,「衍為一百二十萬貫」。

艮岳,中國宋代的著名宮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興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萬歲山,後改名艮岳、壽岳,亦號華陽宮。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後被拆毀。宋徽宗趙佶親自寫有《御制艮岳記》,艮為地處宮城東北隅之意。


上有皇帝以身作則,這幫所謂的朋友,也就樂於為皇帝搜刮錢財,順便中飽私囊,貪污受賄自然成了家常便飯。



通過「花石綱」,為修建帝國形象工程「艮岳」


正史與稗官小說,都提到「領蘇杭應奉局及花石綱」的朱勔,在蘇州搜刮民間奇卉石竹,踐踏士庶財產權的行徑。

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領健卒直入其家,用黃封表識,指為御前之物,使防視之,防不謹,即被以大不恭罪,及發行,必撤屋抉牆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異,共指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

在宋徽宗的朋友圈中,高俅應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由於《水滸傳》流布甚廣,高俅也廣為人知。


這是一個屌絲成功逆襲的典型。他發達後,恃寵營私,貪慾很重,曾經霸佔軍營的地皮,私自建成自己的「將軍府」。作為統領禁軍的首領,他把大宋的國防軍變成了一支紀律廢弛、軍政不修的散兵游勇,成為「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


《靖康要錄》甚至還把導致北宋滅亡的大黑鍋,背在了他的頭上。


高俅……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所以前日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實俅恃寵營私所致。

當面臨金軍虎狼之師的進攻,開封城內幾十萬的禁軍很快便土崩瓦解,「身總軍政」的高俅,毫無疑問是要負主要領導責任的。千里江山的淪陷,其咎難逃。這個鍋,高俅背得也不冤。


這樣才德、品行俱差「雙差生」,竟被宋徽宗委以重任。交友不慎、用人不察的宋徽宗,要負多大的責任呢?


宋徽宗被俘後,一些詩詞流傳到南宋,其中的一首,提到了當年那種一意孤行的「猖狂」:「九葉鴻基一旦休,猖狂不聽直臣謀。甘心萬里為降虜,故國悲涼玉殿秋。」


為何「不聽直臣謀」,還不是被身邊的那幫狐朋狗友,迷住了眼睛和心竅?


亡國之後,宋徽宗為交友不慎,腸子都悔青了。他用自己的江山作抵押,用自己的生命作代價,這種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的慘痛,豈是常人所能體會的!


不作死就不會死。而作死的人,其死不足惜!



不作死就不會死,而作死的人,其死不足惜!


只是如此「作死」「找死」,可惜了北宋那曾經的「太平極盛之世」,可惜了那苦心孤詣的《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可惜了那富饒美麗的「千里江山」和「東京繁華」。可惜了那帝國傾覆之後,慘遭塗炭的萬千生靈……


即刻加入中國國家歷史粉絲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話 | 猶太人沿絲路到開封,在華復國夢碎哈爾濱
節氣丨立春:東風拂面來,陽和暖氣生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