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一仗打出四個成語,真夠大!

這一仗打出四個成語,真夠大!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期是和平的。要不然,怎麼會有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呢。不過,有一段時期非常黑暗,原因就是打仗太多。那就是五代十國前後。這個時期,打仗太多,以至於史官都懶得去記載,不過,有一仗卻很有個性,讓人看後禁不住地想笑,因為打的太滑稽。關鍵問題是,這一仗,還「打」出了四個成語,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用。這一仗裡面,最主角的人物是苻堅,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人的來歷。

苻堅,算起來是少數民族的一員,而且,當上了「老大」,能夠當上「老大」,當然有自己不簡單之處,不過,性格好居功自傲,而且,目中無人。這一性格,註定了自己的失敗,尤其是對方比較牛逼的時候。話說苻堅基本統一了北方之後,對南面的東晉眼紅的很。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東晉,經過對江南地區的長期開發,經濟實力已經逐漸上來了,水美草肥,當然讓草莽出身的苻堅垂涎三尺了。

不過,苻堅的朝中,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想要打仗,當然要開御前會議了,會上,很多人表示反對,大家的理由很簡單,也是在明面上擺著的:東晉雖然看似勢力弱小,但是,東晉朝中還是有能人的,謝安就是奇才之一。不過,苻堅剛剛統一北方,氣勢正盛,哪裡聽得了眾人的勸阻,大手一揮,我朝人口眾多,兵多將廣,每人投下一根馬鞭到河裡,都可以斷流,難道還要怕小小的東晉不成?成語之一來了,投鞭斷流。

沒辦法,老大非要打東晉,那只有打了。全國上下老百姓齊動員,每20戶人家就要出一人當兵,弄得老百姓怨聲載道。你說打仗你就好好打,但是,根本沒有一個打仗的章法。整個軍隊號稱百萬,但是,前鋒已經到了項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部,但是,後勤部隊才剛剛出了長安。換句話說,這支前秦的軍隊,哩哩啦啦,足足有一千里長,首尾不相見。

那麼,苻堅的這支軍隊要對付的是什麼人呢?東晉的宰相是謝安,這人可不簡單,十幾歲就出來當官,但是,當著當著感覺不爽,不幹了,跑到東山去隱居了,關鍵是這一隱居就是二十年,四五十歲架不住朝廷的邀請,重新出來做官,還成了東晉的核心人物。第二個成語來了,東山再起。

這樣的兩支軍隊打仗,成敗幾乎已經分出來了。正如謝安所料,東晉的軍隊與苻堅交手之手,剛開始確實一直失敗,但是,形勢很快逆轉,東晉的前鋒開始好消息頻傳。這個時候,東晉的前鋒是誰呢?謝玄,也就是宰相謝安的侄兒。謝玄與苻堅軍隊在淝水對峙時,謝玄由於剛剛吃了敗仗,心情很不爽,就讓人扶著到高處去散散心。結果一看對面東晉的軍隊,感覺草、樹都像東晉的士兵,風聲正起,冷颼颼了,心情更加低落。第三個成語來了,風聲鶴唳,當然,還有第四個成語:草木皆兵。

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一個心裡被嚇怕的將軍,怎麼可能帶領百萬軍隊打勝仗呢?何況這號稱的百萬,大部分還是烏合之眾。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苻堅軍隊大敗,前秦很快瓦解,可憐的苻堅,沒過多久就被亂軍殺死了。從極度自傲,到極度自卑,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直在努力 的精彩文章:

海軍又一戰艦正海試,關鍵它是航母剋星!

TAG:一直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