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海門人的明朝那些事 曾與史可法是同僚

一個海門人的明朝那些事 曾與史可法是同僚

抗清

名將

史可法

民族英雄

01

空白

李元沖

史可法(1601~1645)是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他的名字早為國人熟知。但提起成友謙,可能知道的人很少。經查《道光海門縣誌》,成友謙是海門人,明天啟丁卯年(1627)中舉人,崇禎甲戌年(1634)中進士,他是海門明代的最後一位進士。後任四川保寧任知府(治所閬中),在任期間安撫百姓,打擊流寇,以卓異的政績被推舉為山西道御史(從一品)。曾受皇帝委派巡歷過河東鹽務等處,免除了許多不該收的稅費,革除弊病,受到百姓擁戴。山西被軍閥割據後,他緊跟風雨飄搖的明朝廷,始終忠心耿耿。

成友謙

陳述

02

桑梓疾苦

空白

崇禎年間海門土地大部坍塌,但稅糧、條鞭(差徭和田賦等)依舊,他回鄉省親看到這種情況後,特地寫了一個奏章,陳述桑梓疾苦,「室廬墳墓,業已漂零,男女妻孥,半多賣鬻(賣妻賣兒),士則糊口無資,農則授田無所,怒濤逼嚙,盜艘縱橫,慘淡之狀觸目驚心……草疏未畢,血淚欲枯……罪臣之冒昧……」希望朝廷儘快豁除稅糧、救濟百姓,「立賜施行」。在這分奏章里,成友謙明確說明自己是「邑人」(海門人),原籍「南直揚州府通州清干鄉,今割屬海門縣」,如臣反映的情況不實願擔當「罪責」。其反映實情之勇氣和膽量、語句之真實和懇切,是一般當官的人難以做到的!在成友謙的奏請下,崇禎十六年下旨海門,同意「豁除坍江民田十頃二十一畝九分一厘四毫,免徵條鞭灶田六頃二畝四分八毫,免徵稅糧議裁本縣存留項銀三百四十三兩二錢二分八厘七毫,抵補坍田數目。」(見《道光海門縣誌·田賦》)。

崇禎十七年

03

空白

崇禎十七年(1644),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和後金政權的強大攻擊下,崇禎皇帝自縊身亡。馬士英、阮大鋮等擁立朱由崧為皇帝(年號弘光),在南京重新建立了明皇朝(史稱南明)。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壯大起來的武昌軍閥左良玉,對馬士英等文臣控制的南明小皇朝不滿,決定順江東下討閥馬士英等。當時北方的後金已在北京建立清政權,並正在向南明進攻。也就是說南明政權面臨著北方清政權和西部左良玉兩股軍力的進攻。在清軍南侵,左良玉又順江內犯的形勢下,弘光帝召集群臣,商討對策。在拒左還是拒清的問題上,弘光政權內部出現了分歧。拒左者主張撤回江北淮揚一帶的兵馬,向西進攻左良玉。但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喬可聘、成友謙等大臣認為應當拒清。成友謙指出「左良玉稍緩,北(指清軍)尤急,乞無(懇請千萬不能)撤江北兵馬,固守淮、揚,控扼穎(穎州,今安徽阜陽市)、壽(壽州,今安徽淮南市)。」(見《明史》——下同)。弘光帝雖荒淫昏庸,卻講出了一句明白話:左良玉並非真想反叛,不過是爭個名分罷了,還是以堅守淮揚抵擋清兵為上。但控制朝政的馬士英怒斥道:「北兵(清軍)至,猶可議和,左良玉至,我君臣死無葬身之地。寧可君臣同死於清,不可死於左良玉手。」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禦。」馬士英怒不可遏,下令:「有議守淮者斬!」

史可法

大失所望

04

仰天長嘆

朝議之後,駐守淮揚江防的統帥是督師大學士史可法嚴陣以待,正準備與清軍決戰。馬士英明知,要調動史可法的兵馬沒有弘光帝的手詔是不可能的,於是他騙迫了弘光帝的手詔,命史可法抽調兵馬過江「拱衛」南京 。史可法接到南京告急需「拱衛」的手詔後,當即領兵過江,行至草鞋峽時知道了實情,請求入朝面見弘光帝,說明對社稷的主要威脅來自清方而不是左良玉部,在兵力部署上他不贊成從江北抽調大批主力去對付左軍。馬士英擔心史可法入朝以後不僅自己的首輔職位保不住,而且史可法的主張一旦實現,自己的東閣大學士職位也保不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不讓史可法與弘光帝見面,他又一次迫得了弘光帝的手諭,命史可法:「北兵南向,卿速回料理,不必入朝。」史可法接到詔書後大失所望,登上南京城郊的燕子磯,仰天長嘆,「南面八拜,慟哭而返」。

史可法

誓死抵抗

05

以身殉國

空白

如果此時馬士英能接受弘光帝和其他官員們的意見,派一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去安撫,給左良玉一個兵部尚書或其他別的什麼虛銜,是完全可以穩住他的。可是混蛋透頂的馬士英,竟作出了如此混蛋透頂的決定。正是由於他的這一決定,明軍不得不從江淮沿線回撤,造成了江北防務空虛。1645年4月,清軍乘著江淮戰線空虛的機會,大舉南進。不久清軍攻破揚州,史可法誓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拒降遇害,以身殉國。

回到海門

成友謙

隱居呂四

06

空白

史可法遇害後,成友謙看到南明小朝廷已沒有希望,不久便回到海門隱居於呂四。今日呂四的成姓是個大家屬,據說都是成氏兄弟的後人。

圖|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海門人記憶中的「老手藝」

TAG:海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