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被問到更喜歡爸爸還是更喜歡媽媽時,你應該知道的事

當孩子被問到更喜歡爸爸還是更喜歡媽媽時,你應該知道的事

不久前,有情感界女王寫手之稱的咪蒙分享的一條動態,承包了過年前後許多人的笑點。

論尬聊的新突破,過年串親戚系列好像永遠是不二最佳的素材庫。

可以說已經非常豹笑之餘,我們發現一個幾乎不爭的事實:我們在經歷童年時,或多或說似乎都被問過這個問題?

儘管這並算不上童年陰影,也算是必經的童年劇情了,而這個看似沒有太多深意的問題,實則埋藏著一些家庭的細節。

在孩子印象里,爸爸總是嚴厲的,沉默著做著事不發一言,亦或是坐在沙發上看著報紙、電視,然後冷不丁用平靜又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問你這問你那。

做錯事時,孩子低著頭不敢看爸爸高揚起的厚實的手掌,總會被媽媽攔下;有什麼開心事想分享時,第一時間撥號猶豫又掛斷的是爸爸的號碼,猶豫的念頭沒一會兒就在撥通媽媽電話跟她的有說有笑中煙消雲散了。

而若問這種情況是怎麼漸漸成一種常見現象的,大家也講不出個所以然,彷彿這確實是一種約定俗成。

對於孩子做的同一件事請,父母兩人意見不統一,會讓孩子困惑,無法很好地形成是非觀念。

家庭是一個微縮的社會,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孩子都是在家裡的潛移默化中學會的。

通過一次次被批評和被表揚,孩子的是非觀念在潛移默化里得到強化,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該做。

在家庭里,父母不是光分唱紅臉白臉就可以

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在孩子面前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夫妻吵起架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方都振振有詞,每個人都理直氣壯,這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誰說的才是對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兩人的觀念分歧不要直接展示在孩子面前。

對於孩子在一些原則性問題或者道德品質問題上的看法,夫妻倆可以先私下商定好,得出一個共同的應對態度,再一起和孩子溝通。這樣做,可以避免干擾孩子的判斷。

夫妻倆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實也沒什麼關係。溫和派和嚴厲派是可以在一個家庭裡面兼容的,只要別在自己和孩子單獨相處時給對方拆台,讓孩子產生偏聽偏信的印象就沒關係。

你和爸爸比較好,還是和媽媽比較好啊?」或者是問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樣類似於玩笑的問題,其實也反應出一點——在孩子心裡,和爸爸的關係,是相對獨立於自己和媽媽的關係的。

如果在家裡,媽媽一直比較嚴厲,爸爸比較溫和,總是哄著他,他可能什麼事情都直接找爸爸商量。

而如果在家裡,爸爸很強勢,媽媽由於比較弱,意見總是得不到尊重,孩子就會從潛意識中對媽媽並不那麼尊重,之後媽媽在孩子面前就毫無威信可言,起不到必要的約束作用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干涉對方和孩子的溝通,不要削弱對方對孩子的影響力。

當孩子在爸爸那裡要求什麼東西碰壁時,媽媽千萬不要馬上答應孩子,不然會讓孩子養成依賴,知道媽媽比爸爸好說話。不要只顧著自己和孩子搞好關係,無意之中損害了對方和孩子的關係。

因此,較為正確的處理方式應當是,當孩子有拿不定主意又逐漸養成只會一味找自己訴說的習慣的時候,媽媽應當告訴他:「這個問題你也可以去問爸爸哦,說不定他能更好地理解寶寶你的問題」。

或者說,「媽媽也不能單獨決定,你先去找爸爸討論一下,再來告訴媽媽替你再好好分析,好不好?」

總之,要讓孩子知道,這個家裡,不是誰單獨說了就算。爸爸媽媽互相尊重,他們一起決定一件事,說出的話同樣有分量。

更重要的是,不管溫柔還是嚴厲,他們都一樣深深愛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昌媽媽應用 的精彩文章:

TAG:南昌媽媽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