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棺材的來歷嗎?傳說和龐涓孫臏有關係,是真是假?

你知道棺材的來歷嗎?傳說和龐涓孫臏有關係,是真是假?

關於我國的喪葬文化,是古代六藝中的「禮」,最為講究的制度。而與喪葬文化最為直接的物品就是「棺槨」,其實棺和槨(guǒ)並不一樣,只是一個統稱而已。那麼我們知道,在喪葬事宜中,由棺槨到出殯,這是一連貫並且是喪葬事宜中最為關鍵的程序。可你知道棺材的來歷嗎?在民間傳說和考古解釋中有什麼不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民間喪葬儀式·網路供圖

先講民間傳說關於棺材的來歷,大體就是龐涓謀害孫臏的這件事的一個小插曲。說龐涓和孫臏在鬼谷子處學習兵法之事,後來龐涓下山做了魏國的大將軍;後來魏王又迎孫臏到魏國,而龐涓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就誣陷孫臏私通齊國,被挖去膝蓋骨(臏刑)。之後又欲進一步加害,孫臏之後裝瘋,後逃到了魏齊邊界,而魏國的追兵也到了。

龐涓、孫臏·影視圖片

據說這時候孫臏來到了一戶人家,請求其把自己設法送入齊地。於是就把孫臏放在了床頭的睡櫃里,當作已經死的人,又蓋緊了蓋子,再加綁麻繩,一行百姓就這樣把孫臏送出了魏國,也躲避了魏兵的追捕。這種抬睡櫃、綁麻繩的方式後來就運用到了喪葬事宜中了,人們就把這過程稱為「送殯」和「出殯」。

諸葛亮弔孝

傳說故事講完了,顯然這都是後世的臆造,不足為信。這個說法的源頭大概就是出殯的「殯」和孫臏的「臏」的發音相同的緣故吧。而要追溯「棺材」的來歷,還是要從現在已有的考古成果中來說明。據考證,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遺址上,已經出現了木槨,這個槨是和現在的棺一個性質的;但那時候的槨和棺還不是同一事物,槨為棺的外層套棺。

乾隆棺室·網路供圖

對於棺槨的使用制度,在周朝就已經確立了:以四層槨為尊,為天子葬;其餘爵位按等級,三層或一層;士大夫不可用槨,但可以用大棺。這些在《禮記》中有相關文字。而對於小民百姓,大概那時也就是簡單的小棺,或者直接掩埋。在《易》里,甚至言說「棺槨之造,自皇帝始」的說法。

棺材橫面圖形

棺的本意,其實就是「掩屍」,從古代的禮制中可以看出,真正體現身份的是「槨」,即套棺。而棺材一詞,皆因人多以木材為材料製作,便以棺材為稱了。現在的喪葬文化和禮制,在社會發展中也在一點點簡化;同時因為人們對文化的認識,也在簡化中改變或增加了一些流程和事物。如火葬的倡議,寄放骨灰盒,也有把骨灰盒直接放在棺材裡,這樣一來,似乎棺材又起到了「槨」的作用;骨灰盒是「棺」了。現在的這種喪葬制度,至於好或不好,不足討論,大都希望落得一個「入土為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船夫起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貼過的春聯,誰還記得?晒晒今年你家的春聯內容
牌九文化:說說牌九的來歷,你知道牌九的點數是怎麼來的嗎?

TAG:城市船夫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