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士道的修行重點:看完就知道了!

中士道的修行重點:看完就知道了!

點燈

 星雲法師詩歌

桑吉平措 

00:00/04:17

中士道修行總旨可概括為二觀、一行、一舍取。

「二觀」是:世間過患觀,解脫利益觀。

「一行」為:一心解脫,修三學行。

「一舍取」為:捨去對輪迴轉世的貪戀心,求取息滅苦的涅槃之樂。

按照下士道的修法嚴格修行,可以獲得轉生人天的善果,但是人天的生命及其生存環境均受業力的支配,難以擺脫業盡下墮、變易無常的規律。即使是世世造善業,連續轉生人天,仍然是苦諦身,無法脫離受苦的命運。為了永遠擺脫惑業所支配的輪迴命運,必須尋求徹底解脫的道路。要想擺脫輪迴、超越生死,就要認識輪迴世間的本質,尋求解脫輪迴、獲得永恆快樂的方法。

佛教哲學將輪迴世間的本質歸結為苦、集二諦,將解脫輪迴的結果和方法歸結為滅、道二諦,共為「四諦」。「苦」、「集」是世間的,「滅」、「道」是超世間的。整個佛教的理論都包括在「四諦」中。要想認識輪迴、脫離輪迴,就要認識四諦的世間和出世規律。

苦諦是對輪迴世界本質的概括。輪迴的主體是含識生命,輪迴世界指的是生命世界,不包括植物和物質環境。只有眾生(含識生命)才有生命,其餘都沒有生命。「草木皆有生命」是外道觀點,《因明論》里早就駁斥過。

苦樂是指心靈和肉體的感受體驗。世間苦有種種,從苦的根本性質分為:苦受、變苦樂受、遍行因緣所生苦三類。

世間之苦,共同的可概括為八分法、六分法、五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比如生、老、病、死是四分法。

佛教將苦諦的根源稱作集諦。集諦的「集」指入世因緣的聚集,入世的因緣共分兩類:一是無明及其派生的煩惱;二是造業行為。

分享到朋友圈,法布施功德無量!

以上文章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把佛法僧三寶稱為「三救星」
修佛主要是修心,心量決定了你是大乘還是小乘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