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劉邦傷心失望的功臣,被劉邦視為心腹兄弟,最終卻叛變投敵
文/格瓦拉同志
漢高帝劉邦從起兵到創建帝國,有一幫情同手足的人始終追隨其左右,在戰場上為他出生入死,最終也都成了開國元勛。在這幫被劉邦視為兄弟的功臣們當中,跟他關係最鐵、爵位最高之人,非燕王盧綰莫屬。但讓劉邦萬萬沒想到的時,他對盧綰提攜備至,對方卻叛變投敵,讓他傷透了心。那麼,盧綰為何叛變?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盧綰是劉邦的「發小」,兩人情同手足
盧綰是劉邦的發小,不僅同時出生,同在一條衚衕里長大,同在一起讀書學習,而且脾氣相投、形影不離,好到同穿一條褲子的程度。盧、劉兩家是世交,關係本來就好,如今劉邦又和盧綰成了鐵哥們,老鄉們羨慕之餘,都牽著羊、帶著酒到兩家祝賀,一時間成為美談。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見《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
劉邦在沛縣起兵後,盧綰以賓客的身份相隨,雖然幾乎沒上過戰場,但官卻是越做越大。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后,盧綰追隨他進入漢中,雖然身為將軍,但更多的時間裡則是以侍中身份伺候劉邦的起居,依然不過是個白吃飯不幹活的閑散將領。劉邦與項羽撕破臉後,率軍攻取關中,隨即出關與項羽爭奪天下。此時,盧綰繼續追隨劉邦,但此時他的官職已升任太尉,成為最高的軍事主官。
盧綰一直追隨劉邦,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雖然盧綰才能一般,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戰功,但僅憑著跟劉邦是「發小」的關係,依然享受著極為特殊的禮遇。據正史記載,盧綰的衣物、飲食標準極高,所受的賞賜也遠遠超過其他將領,而且還能自由出入劉邦的寢室。功臣蕭何、曹參雖然受到劉邦的禮遇,但以親密關係和被寵信程度而論,他們還是遠不及盧綰。
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卧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引文同上。
劉邦擊滅項羽後稱帝,又在同年擊滅燕王臧荼,為提拔「鐵哥們」盧綰,便封他做了燕王。盧綰雖然跟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諸侯王,但所受到的寵遇依然遠遠超過他們(「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引文同上)。要說劉邦對盧綰,那可真是夠意思。
劉邦擊滅燕王臧荼後,封盧綰為燕王
但世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一旦地位、形勢發生變化,先前「刎頸之交」的好朋友也可能走向對立面,這是一條亘古不變的「鐵律」。很不幸的是,劉邦和盧綰最終也為這條「鐵律」作了註腳。
劉邦稱帝後誅殺功臣,先後以謀逆的罪名處決韓信、彭越,逼反英布並將其擊殺,一時間令功臣人心惶惶。盧綰雖然跟劉邦關係交好,但此時也不免心生疑慮。此時,盧綰正奉命攻打在代地叛亂的陳豨,並派使者張勝到匈奴求援,結果張勝卻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兒子)說服,回國後勸說盧綰緩攻陳豨,並且在陳豨、匈奴以及盧綰之間造成「連兵不決」的情勢,使漢朝不敢對燕國採取行動。
韓信之死讓盧綰內心不安,最終叛變
盧綰認為張勝的說法很有道理,便派人與匈奴、陳豨暗中勾結,意圖聯合抗衡漢朝,但不久這些陰謀便被陳豨的降將告訴給劉邦。劉邦聞訊既傷心又生氣,於是派使者徵召盧綰到長安解釋,結果盧綰非但不肯奉命,還同臣屬議論劉邦、呂后的殘忍。劉邦得知這一切後更加憤怒,命樊噲攻討盧綰,迫使後者兵敗逃亡。
劉邦此時已是病入膏肓,派人捎信給盧綰,希望能再見老朋友最後一面。盧綰回憶起兩人一生相伴的經歷,也不禁悔恨落淚,於是便帶領家屬、宮人、親信等共數千騎,在長城下等候,希望劉邦病癒之後,能親自入長安謝罪。然而不久,劉邦駕崩的消息傳來,令盧綰喪失了最後一絲希望。
劉邦直到駕崩,都沒能見盧綰最後一面
盧綰自知無法得到呂后的寬恕,於是在大哭一場後,帶著部眾投奔匈奴,被後者封為東胡廬王。就在劉邦去世後的第二年(前194年),終日懷念老友、悔恨不已的盧綰也離開人世,虛齡六十三歲。隨著劉邦、盧綰的相繼離世,這對老朋友間的各種恩恩怨怨也隨之化為過往雲煙。
燕王綰悉將其宮人家屬騎數千居長城下,候伺,幸上病癒,自入謝。四月,高祖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盧王。綰為蠻夷所侵奪,常思復歸。居歲餘,死胡中。引文同上。
※英國史上最長「待機」女王,已熬過12位美國總統,和善親民受愛戴
※最令隋煬帝恨之入骨的叛臣,最終被亂箭射死,身體則被同僚分食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