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孕期遠離貧血

孕期遠離貧血

常州市中醫院產科歡迎您

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併症。由於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漿增加多於紅細胞增加,致使血液稀釋,導致貧血。

就好比一杯茶,水和茶葉同時增加,由於水的增加量多於茶葉,於是茶水就變淡了。隨著孕周增加,血液就越稀釋。

原 因

孕期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缺鐵,由於胎兒生長發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對鐵的需求增加(尤其在妊娠後半期),但是孕婦對鐵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孕婦對鐵的生理需求量比月經期還高3倍。

如何診斷貧血?

一般來說,一月查一次血常規(無需空腹),血紅蛋白<110g/L,即為貧血。

有些孕媽說:你說我貧血,可是我不覺得頭暈啊?

輕度貧血大多是沒有明顯癥狀的,重者可有頭暈、乏力、心悸等癥狀,而有無頭暈的癥狀,並不是判斷是否貧血的依據。

有些孕媽覺得沒有癥狀,就不重視貧血,但是貧血的危害大著呢。

對胎兒的危害

●胎兒生長受限(胎兒過小)

●胎兒窘迫(胎兒缺氧)

●早產

●死胎

●新生兒病率增加

●葉酸缺乏可導致胎兒神經管缺陷、智力低下及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多種畸形。

對孕婦的危害

1

產後出血

貧血可使子宮肌層水腫或滲血引起產後子宮收縮乏力,而子宮收縮乏力就是引起產後大出血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2

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

貧血孕婦較正常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幾率高2倍;給予貧血孕婦鐵劑治療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

3

失血性休克

貧血孕婦血液的氧合能力降低,如果再失去一部分血液,對周圍組織的供氧則更少,對失血耐受性降低,而使休克發生率較正常孕婦升高。

在臨床上確實見到貧血孕產婦,失血量尚未達到產後出血標準卻已出現休克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4

心力衰竭、貧血性心臟病

當貧血時,血紅蛋白下降,為了維持周圍組織的氧供應,機體產生一系列代償性改變,超過心臟的承受程度時,則可引起心力衰竭。當血紅蛋白降低至40-50g/L時常可並發貧血性心臟病。

5

感染

貧血降低產婦抵抗力,容易發生產褥感染。有研究發現血紅蛋白90g/L以下者較106g/L以上者感染率高5-6倍,血紅蛋白80g/L以下者發病率更高。

6

影響工作能力

貧血可明顯影響孕、產婦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7

影響產後恢復及傷口癒合

如 何 治 療?

一說到貧血,許多孕媽的婆婆媽媽們就會說:「我回去給她多吃點紅棗、豬肝。」

食補是必須的,但是,僅僅食補是不夠的。

孕婦每日需鐵量至少4mg,貧血孕婦所需更多,而每日飲食中含鐵10~15mg,吸收率僅為10%,即1~1.5mg,因此還需要另外補充鐵劑。

有些孕媽聽見吃藥,就反射性地排斥:「孕婦能吃藥?」

其實孕期有許多藥物是可以使用的(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

其次,鐵劑就和鈣劑一樣,是補充孕媽及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素,是對母兒都有好處的。如果不補鐵,隨著孕周增加,血液稀釋,貧血會越來越重,危害可就大了。

口服鐵劑推薦琥珀酸亞鐵、硫酸亞鐵或多糖鐵複合物。為避免鐵劑對胃腸道的刺激,建議飯後立即服藥。

一般規律服藥後2周左右血紅蛋白開始上升,所以請不要看到在服藥後2周的血常規沒有明顯變化,就覺得鐵劑無效。

治療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為預防複發,必須補足貯備鐵,應繼續服用鐵劑。

"GOOD

補鐵的食物

紅色肉類、

雞蛋黃、

禽類、

雞血、

魚類、

豆類、

芝麻等。

促進鐵吸收的食物:

土豆、綠葉蔬菜、菜花、胡蘿蔔和白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不能與鐵劑同服的食物:

牛奶及奶製品、茶、咖啡、堅果、豆類、可可、蛋類,可降低鐵的吸收。

重度貧血者(血紅蛋白<70g/L),除口服鐵劑,還需輸血糾正貧血。

貧血的預防

妊娠前積極治療失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等,以增加鐵貯備;

●孕期加強營養,多食含鐵豐富食物;

●建議血清鐵蛋白<30ng/ml的孕婦口服補鐵;

●晚上早睡覺,熬夜不利於造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貧血 的精彩文章:

嬰幼兒貧血除了口服鐵劑,這四種最佳補鐵食物也要吃,附食譜一份!
貧血的人,這些食物要堅持每天吃點,快速補血改善臉色蒼白

TAG: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