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浦東:GDP破萬億的底氣何來

浦東:GDP破萬億的底氣何來


從騰籠換鳥到產業集聚


再到科創中心的建設


28年來浦東新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賀斌 郁玫 李姝徵




新年伊始,上海浦東新區就定下全年 GDP 過萬億的目標,引起巨大關注。 




2006 年,上海市生產總值達到 10296.97 億元,成為中國內地最早突破 GDP 萬億門檻的城市。據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截至 2017 年底,進入中國 GDP「萬 億俱樂部」的內地城市共有 14 個,如果浦東新區的目標實現,將成為又一個進 入 GDP 萬億俱樂部的地區。 



定下這樣的目標,浦東新區是有底氣的,因為 2017 年的增長已經超過預期。 早在 2016 年年初,浦東新區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8%左右,總 量將近 9500 億元。最終浦東新區實現了 8.7%的增長,GDP 總量達到 9651 億元。 




對於這樣的增長態勢,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並不感到意外,用他的話說,整 個經濟社會發展體現了「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呈現出 很多令人欣喜的亮點。一方面,作為實體經濟的工業,規模和增速回升勢頭明顯。 另一方面,一些優勢服務業領域,始終保持較快增長。 



與此同時,各種新經濟蓬勃興起,新增長點加快形成。近幾年,浦東新區通 過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提升投資貿易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打造更優的營商 環境,帶動了大批新產業、新項目落地,市場活力明顯增強。 




「浦東新區發展的重心是以『點』為重點,突破帶動『面』,做『面』的全 面支撐,因此,幾個開發區是重點。而開發區發展到現在,也面臨一個二次創業 創新的過程。」浦東新區發改委副主任宋衛華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開發區 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基礎上如何轉型升級?因此,發改委的工 作重心是區域聯動和產業升級,這也是近幾年浦東新區發展的重點。 




騰籠換鳥 




在上汽通用金橋凱迪拉克工廠,車間內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而是由 391 台聯網化的機器人在生產線上井然有序地工作:機器手臂抓取板材,再由機器人 焊接,整個工作一氣呵成。 




這是上汽通用積極響應「中國製造 2025」戰略,為引領全球汽車製造業升級 而著力打造的綠色智能樣板工廠。所謂的「綠色智能」,除了自動化設備的大量 投入,還能根據生產的需求,對設備的工作節奏、物料的投遞進行聯網控制,使 得工廠能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精確生產管理的工業級乙太網布局。 




具體說來,就是通過工業級乙太網的控制,上汽通用可以根據市場對凱迪拉 克車型的訂單,來決定每天對車間投遞多少板材來衝壓鈑金件,AGC 物流機器人 則根據衝壓件的數量來決定運輸的速率和數量到焊接生產線,而焊接機器人則根 據運送物料的多少來決定焊接的時間。 




綠色智能樣板工廠只是上汽通用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的一個實踐,據 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介紹,集團正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共享出行試點等 新技術,也助力浦東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氛圍,推動浦東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 化領域加速轉型。 




王永清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上汽通用汽車將在發揮和鞏固傳統優勢的 同時,圍繞客戶用車的全生命周期,不斷延伸服務半徑,加快建設未來智能出行 生態圈,全力贏得產業升級的先機,並引領 「網聯化、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的行業「新四化」發展。




「改革開放 40 年,浦東開發開放 28 年,最重要的是把政策優勢和開放優勢轉化為經濟上的優勢。」在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唐石青看來,早期浦東沒有 太強的實體經濟基礎,招商引資的比較多,但從實體經濟發展角度,引進的只是 一個產業環節,而非完整的產業鏈。而從整個實體經濟來說,一定要有完整的產 業鏈,從而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這就需要浦東新區各開發區自己來培養產業鏈,遠比單純引進一個企業要 困難。」在二十多年實踐中,浦東新區圍繞汽車產業,不斷向產業鏈延伸。不光 有汽車組裝,還還有一些汽車高端配套,向高端產業延伸,最終形成包括汽車電 子、高端汽車零配件、高端汽車服務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此外,在集成電路產 業和生物醫藥產業,也形成了上下游集聚的產業集群。 




如今,以上海通用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和以定製機 器人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產業、5g 引領的 IT 產業一道,正成為上海金橋開發區 的三大產業體系。 




上海金橋開發區在浦東新區的歷史上,有過巨大的輝煌,作為功能性開發區, 金橋一度是招商引資的範本,上世紀 90 年代,藉助新區政策的東風,一大批國 內外知名的製造企業紛紛落戶金橋,經濟迅猛發展,汽車產業、白色家電產業等 製造業成為金橋的經濟增長點。 




「金橋是典型的中國開發區發展模式。」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 主任殷宏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在大規模招商引資後,開發區內的土地和資 源接近飽和,進入 21 世紀,全國各地紛紛建立開發區,金橋無論是外部環境還 是內部政策,都不再具有優勢,盲目追求速度的增長已經不太現實,向質量要效 益才是根本出路。 




而對於金橋而言,轉型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由成本中心轉向利潤中心,通 過園區內已有的優勢製造產業實現升級。二是將原有產業和互聯網跨界融合,形 成新的業態。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 合」,在殷宏看來,金橋的三大產業正是這樣的跨界融合,「無人駕駛汽車也是人 工智能,而一旦擁有 5g 技術,就將在產業端有無盡的可能!」 




這對於開發區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只需要引入成熟的技術就 好了,現在則需要站在產業前端考慮。」殷宏認為,尋找新動能的關鍵是三點, 一要有實體體系,二要有創新項目,三要有現代金融。 




前兩者,金橋已經具備,而現代金融已成為各開發區必爭之地。僅在浦東新 區,陸家嘴、張江、外高橋都在發展金融產業,而且已有了比較成熟的定位—— 大金融在陸家嘴,結算金融在外高橋,張江是金融的科技投資和服務平台。在殷 宏看來,這其中唯一欠缺的科技金融,不是目前科技人士所做的 To C 端金融(對 個人業務),而是專業金融人士參與的 To B 端金融(對企業業務),解決非面交 易和供應鏈金融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互聯網金融和實體經濟相結合。 




三大產業加上科技金融,將成為未來金橋發展的重點。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來——開發區空間有限,已經沒有增量再開展新的產 業,產業布局如何推進? 




這一點,金橋開發區早已有所準備,從 2010 年開始,金橋用了 5~6 年時 間騰籠換鳥,通過在資源配置和政策方面的傾斜和引導,使一部分低端勞動密集 型產業和純粹依賴成本優勢進駐的企業慢慢淘汰,為重點產業騰出空間。 




這一過程異常艱難,一大批企業離開金橋,特別是曾為金橋的發展立下汗馬 功勞的白色家電產業幾乎全部轉移出去。由此帶來的痛點就是,2010~2015 年 金橋的經濟甚至沒有任何的增長。但企業離開的同時,也不斷有企業進來,經濟 也並沒有出現下滑。 




如今的金橋已經走出陣痛期,騰籠基本完成,按照產業結構調整和規劃,一 些相關產業的上下游企業也紛紛進駐,經濟趨於平穩。2017 年,金橋為浦東的 GDP 貢獻 600 多億元,開始進入大規模增長的時代。 




產業集聚




如果說金橋的著力點是對傳統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那麼從一開始就定位為高科技產業園區的張江則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濤剛調來 4 個多月,已經深深體會到 張江的忙碌,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前來諮詢的企業和項目,但在他看來,這種忙碌 正是張江生機與活力的表現。 




儘管從建立起就自帶科技范兒,可隨著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目標的提 出,張江也必須對園區內的產業進行潛力深挖和升級,發展數字經濟,利用資源 稟賦,提升產業能級,催生新業態,重塑創新鏈,重構產業鏈。 多年來,張江發展最具規模的是兩個產業,以中芯國際等企業為代表的集成電路產業,以及以羅氏製藥等企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兩大產業在 張江聯繫南北,交相輝映。




擺在袁濤面前的,一方面是如何將 e 產業和醫產業這兩塊長板做長,形成 完整的生態產業鏈,另一方面,還要彌補城市綜合配套和產業生態的短板,通過 營商環境的打造和產業生態的營造,突顯人才優勢、產業配套優勢、生態優勢等, 形成磁場效應,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入駐張江。




如今,兩大優勢產業都已經形成集聚效應,原來單純的生物醫藥產業升級 到包括醫藥、醫械、醫療、醫學等在內的生命科學產業。在互聯網大潮的衝擊下, 實現從硬體生產到軟體開發,再從硬體軟體到數據革命,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為 數字產業。用袁濤的話說,現在張江的產業已得到迅速提升,形成以信息技術、 生命科技、數字文化為主導和以環保新材料、智能製造和航空航天為拓展的全新 產業格局。 




如果說集成電路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壯大很大程度有著政府的參 與,那麼以龍頭企業帶動,社會資本參與的各種研發集聚的小生態,在張江已初 露端倪。 




在張江,研發機構和科技企業比比皆是,各寫字樓和產業園區寸土寸金, 嚴格遵守著張江的產業政策,而在浦東新區碧波路上的微電子港西北角,整整一 棟樓都租給了一家做數字閱讀和文學 IP 培育的企業——閱文集團。 




這家成立於 2015 年 3 月的本土企業,在張江卻已有 14 年,閱文集團 CEO 吳文輝對張江的第一印象是荒涼,儘管那時候張江已經有一些發展不錯的企業, 但在宜居性上還是相差較大。「一到周末,街上都沒有幾個人,大家想要娛樂休 閑,得坐地鐵到陸家嘴。」 


      


慢慢的,吳文輝看到周圍的企業越來越多,第一家肯德基出現了,餐飲服 務出現了,周圍建起了居民住宅小區,接著,商業廣場和學校也發展起來,吳文 輝見證了張江從一個開發區、科技園區,變成了綜合社區的過程。 




除了生活設施的改善,吳文輝欣喜地發現,從 2008 年開始,園區內出現 了和他們業務相關的文化企業,比如影視公司、動漫製作公司、遊戲公司,開始 了越來越多的合作,IP 開始體現價值。「這些文化企業的集聚,對於我們整體在 文化產業鏈上的延伸,有很多可以結合的點。」吳文輝說。 




在袁濤看來,創新生態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地區創新大生態,這是開發區 綜合環境所在,包括基礎設施,人才公寓,政府政策,政府服務等,是外圍的。 另一個是行業創新小生態,也是開發區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其核心是龍頭企業帶 動中小企業發展,參與中小企業創新,從而形成自身創新的同步。「具有國際影 響力氛圍和背景的,以龍頭企業帶動的協同創新開放平台,是未來張江創新的一 種鮮明特徵。」 




在袁濤看來,張江不光要做「高大上」,也要做「小而美」,各有各的魅力。 但在以製造業為主,立志做上海最大的產業集聚區的臨港,即使目前只開發了 1/4 的空間,但依然將門檻設定成最高標準。「臨港的製造業要體現國家戰略、 上海優勢、國際水平。」臨港集團董事長劉家平說。 




成立於 2003 年的臨港集團,從一開始就將產業定位放在了裝備製造業的 頂端。 




2006 年 2 月 13 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 確立了 16 項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臨港根據上海優勢,將其中 8 個專項引入臨 港,最令劉家平引以為傲的就是飛機發動機,「如果說飛機製造是裝備製造業的 皇冠,發動機就是皇冠上的明珠。」經過 6 年的精心研究,臨港已基本掌握核心 技術,研製出第一台樣機,體現了能級水平。 




然而,裝備製造業都是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的項目,對於一個地區發 展而言,壓力可想而知。據介紹,臨港產業園區的 GDP 總量剛突破 1000 億,在 浦東地區並不算高。對此,劉家平認為,園區從初創期,發展期,再到成熟期需 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產業從初創到發展,到成熟,也有一個過程,一定要要耐得 住寂寞。「儘管 GDP 貢獻率並不算高,但是臨港的產業結構和質量都很突出,致 力於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際空白,這才是應有的家國情懷!」 




科創中心




如果僅僅只是產業的集聚,對於定位為高科技園區的張江來說還遠遠不夠。 一般說來,產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前端是研發,中端是生產轉化,後端是生 產製造。多年以來,張江更多地是在研發的前兩端深耕,然而,隨著科技和互聯 網的發展,產業迭代變得越來越快,如果不延伸價值鏈產業鏈,研發就會失去基礎。 




然而,以張江有限的空間,如何進行從前端到後端的延伸?僅靠張江自己, 是無法實現,而此時,浦東新區率先承接了上海建立科創中心的試點。 




「科創中心是浦東進行升級換代的很好抓手,但這是國家戰略,從國家到 上海市都非常重視,浦東新區自然要列為重中之重。」宋衛華向《中國新聞周刊》 表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 略的若干意見》、《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 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浦東新區迅速制定《浦東新區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 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區 2020 行動方案》,率先在全市擔起了建設科創中 心試點的重任。 




最終,張江和臨港分別成為浦東新區建設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和主體承載區。




「對於這兩個開發區,在定位上有所不同。」唐石青向《中國新聞周刊》介 紹,張江主要負責前端的研發,臨港則承載後端的產業化。隨著張江綜合性國家 科學中心和張江科學城的建設,一大批國家級科研機構花落張江,而頂級科研資 源的磁吸效應,會讓更多具有潛力的小微雙創企業集聚張江,通過張江的孵化, 發展壯大。 




據了解,目前張江有 84 家孵化器,為上海首位,孵化面積達 40 多萬平方 米。唐石青表示,這些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創新科技成果,就會從張江 轉移出去,可能就會在臨港就地進行產業化。「孩子大了總會離開媽媽,孵化企 業發展壯大了,自然也要離開孵化器。」 




去年 7 月獲批的張江科學城的建設,更是從地理和區划上,將張江和臨港連 在了一起。 




在袁濤電腦中的張江科學城規劃圖中,《中國新聞周刊》看到,張江科學城 由北向南呈現出一個近長方形的區域,核心區域 94 平方公里,其中最北端是張 江最早發展起來的核心區,近年劃入並開始重點發展的中區和南區,這也將是未 來研發類企業和機構聚集的核心區域。據袁濤介紹,張江中南區在未來 3~5 年 將形成以國家級的研發機構為導向的大型研發機構積聚的區域,集中在科技原創 和產品研發的前端;圍繞「數字技術層+智能應用層」搭建一個智能產業生態圈, 打造可與國際一流區域比肩的「張江智能谷」。 




張江科學城的中段為康橋工業園區的一部分,集聚了一批先進位造業,以 ABB 集團為代表,面積為 26.88 平方公里。而圖中最南端的就是臨港,臨港的 定位是成為科創中心的主體承載區。




袁濤認為,張江科學城享受著專項支持政策,帶來的輻射效應或將吸引周 邊鎮域工業園的合作,成為張江科學城的外圍、腹地,以及產業延伸的區域,帶 來空間和發展的雙贏,最終實現本地的產學研用的一體化。 




而此時的臨港,並沒有僅僅將自己定位為科研成果的末端,也在尋求向前 端的發展。用劉家平的話說,「要解決兩個最後一公里。」 




一是要把學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變成產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論文和 課堂上,要把紙變成錢,科學研究變成科技成果。二是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勞 動生產率。 


劉家平認為,這兩個一公里不是孤島,核心就是產學研的融合發展,其中 也存在市場配置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最近上海交通大學和臨港集團共同成 立上海臨港智能製造研究院,研究院剛成立,上海交大就有五個產業化項目全面 開始孵化。此外,和復旦大學共同建立的應用技術研究院也剛建立掛牌,正在研 究階段。 




「在產學研中,市場主體提供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企業則是創新主體,科 研院所和企業合作,就掌握了市場信息和埠,把紙變成了錢。而融合發展使得 學校和科研產業都分享了研究成果,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從騰籠換鳥到產業集聚,再到科創中心的建設,28 年來,浦東新區實現了 跨越式發展。如今,定下 GDP 過萬億的目標,對浦東新區而言,更是邁入一個 新的階段,接下來將如何發展? 




對此,杭迎偉認為,浦東新區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保 持和提升浦東新區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今 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浦東新區發展的主要方向,一個是以互聯網+生活性服務 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方向和空間的新動力,另一個是新動能,就是把浦東的創新 鏈和產業集群的生態鏈建設、培育得更好。 




值班編輯:俞楊





 

推薦閱讀



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總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315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請把「減負」的權柄交給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王菲那英20年:天后之後,再無天后
周杰倫《等你下課》了,能不能把青春還給我?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