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古中醫天文學說中醫——五運六氣

古中醫天文學說中醫——五運六氣

↑ 點擊上方

【養生正道】

關注我們 ↑


導讀


之前有位讀者朋友留言,說中醫和國學也有關係,玄之又玄,知道的人不多懂的人也很少。這話說得沒錯,甚至現代的中醫也未必都熟悉都會用《黃帝內經》的所有精髓。實際上,各大中醫院校教授的中醫基礎真的是非常基礎的部分。想要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努力向國醫大師的水平靠攏的,無一不自行研讀了更多中醫經典。要讀懂中醫經典,需要相當的古文水平,深厚的文學功底,遠超常人的古籍閱讀量,堅韌不拔的性格與豐富的人生閱歷。大概也因是條件苛刻,如今深研國學的人也越來越少。以往我們的推送多為科普向的中醫養生內容,今天則介紹一下,深研古中醫文化的路輝老師,其對古中醫「五運六氣」的理解。(編輯/三木)

五運六氣

           運氣學說中心內容


五運六氣在《黃帝內經》中所佔篇幅不短,古人亦有「治不明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的感嘆。

五運六氣,主要是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組成的。五運,即日月五星七衡圖的古十月太陽曆法十天干之化,屬性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物理效應。六氣,即日地月地平坐標系的十二地支的六經之化,屬性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物理氣候變化。中醫運用五運六氣以推斷患者體質,分析氣候變化與疾病發生。



五運六氣理論是子學九式之一,其理論淵藪是古蓋天論之天文曆數,及其演繹之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系統。所以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將五運六氣歸入「象數」類,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將五運六氣歸入「曆數」類,清·李自明在《太乙數統宗大全》中也詳細論述了五運六氣,《四庫全書》將《玄珠密語》歸入「數術」 類,這些都說明了五運六氣與其他子學八式同源,所謂「醫易相通」之論,同時又具有自己獨特的古中醫特色。如同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

在子學九式之中,與人體科學關係最密切的就是五運六氣了。


《易緯·河圖數》中明確談到五運六氣:「五運皆起於月初,天氣之先至,乾知大始也;六氣皆起於月中,地氣之後應,坤作成物也。」《易緯·通卦驗》中還列舉了各節氣晷影長短異常所導致的氣候、農作物、人體疾病的各種變化,提到六節之氣的「當至不至」「未至而至」等,正是五運六氣的翻版。《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提到了「六府」概念,說:「何謂六府?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是也。」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說:「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司化之常也。」這些都說明,在先秦時期,甚至更久遠的歷史年代中,五運六氣理論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後人所謂杜撰。就連

金元四大家對五運六氣也都是推崇至極,如劉完素說:「易教體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綱五常,醫教要乎五運六氣……若忘其根本,以求華實之茂者,未之有也……則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


之前說六氣,即日地月地平坐標系的十二地支的六經之化,屬性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物理氣候變化。因為暑和火性質相同,所以運氣學說中的六氣是指「風、君火、相火、濕、燥、寒」。

由於五星各自的周期不同,所以五星有一個調諧周期,這個周期以 10 年為度。主運就是五星通過日月對地球每年正常的物理作用,客運就是調諧周期每年不同的階段,這個客運與中運相關,每年的客運都是從中運開始順排。而六氣實則是日月對地球每年正常的物理作用,由於五星存在調諧周期,而五星對日月又有天體力學的影響,所以這種物理效應也會作用到地球表面的大氣運動,結合地平坐標系六氣的分區,即五行之火分為君火與相火之別,故主氣就是日月對地球大氣的正常物理效應,客氣則是按照五星調諧周期而動的六氣之司天、司地、司人變化。換句話說,主運、主氣是五星與日月對地球的正常物理效應,客運、客氣是五星日月調諧周期對地球大氣的異常物理效應。這種天體物理效應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稱為「力化」現象,如「帝曰:非司歲物何謂也?岐伯曰:散也,故質同而異等也,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這種力化現象是日月五星周期運動的必然表現。


地球環境中可分為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電磁圈五大部分。這其中,電磁圈是地球物理與日月五星發生力學聯繫的主要介場,當然萬有引力場也是其中一個力學因素。首先太陽內部氫氦核子轉換導致了太陽強大電磁場運動,在太陽表面形成巨大耀斑、太陽黑子、日冕、日珥等太陽電磁活動,向外層空間吹送巨量高能粒子,形成巨能強大的太陽風,而五星及地球物理圈對太陽電磁活動極其敏感。其次,五星也有各自的磁場與引力場,雖然有的行星表面磁場很弱,但是由於行星自身的質量與體積的巨大,自轉方向的異常導致角動量的異常,以及與地球距離的遠近周期性變化,這種行星引力場與電磁場對地球物理圈來說,影響也是巨大的。這在中國天文古籍中都有大量記述,在《素問·氣交變大論》中就明確說:「歲候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各從其氣化也……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征應有吉凶矣。」再次,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對地球的影響在《黃帝內經》中有多處論述,而關於月球對地球和人類生命活動的影響,現代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證實,不再贅述。實際上在人體內部可以看到整個太陽系甚至銀河系、整個宇宙的印記,地球生命體五臟就是五大行星的力學結晶,女人的月經就是月球每月朔望之潮汐力所致,關於生命是宇宙全息體這一點,在《黃帝內經》中也是有大量描述。最後,人類生存的這個宇宙,還不只是太陽系,還有銀河系、河外星系、超河外星系等,宗教之中論述的那些天體世界,對於地球人類來說,簡直就是神話傳說。這些天體的物理場都是決定地球、決定地球生命體的重要因素。



而地球圈物理效應正是通過這些宇宙背景電磁場、引力場來實現的。首先就是大氣圈,地球大氣中含有巨量水蒸氣、帶電粒子,而大氣圈運動一個重要動力就是太陽輻射的熱量,還有日月五星運動中對大氣圈中的帶電粒子的電磁作用和引力作用,可以引起大氣圈的潮汐作用及電離放電等電磁活動。而大氣的運動變化就會帶來氣壓、濕度、溫度、電離度、電荷負載量的巨變,甚至各種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變化。這些物理指標不就是五運六氣中的風、寒、暑、濕、燥、火嗎?!其次是水圈,因為大氣中含有巨量水蒸氣,所以水循環與大氣循環有密切聯繫,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日月五星對地球水圈的潮汐作用也是巨大的。還有蒸發、降雨等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再次是岩石圈,地球本身就是一片陸地漂浮在大海之上,大氣圈與水圈的運動對地殼岩石的影響是巨大的,還有天體引力場與電磁場對陸地中的各種金屬、非金屬元素的物理作用,以及天體對地幔、地心的物理作用,這些都決定了大陸板塊的運動,地殼地形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到水圈與大氣圈的運動。上述的天體影響綜合後,就作用到生物圈,生物圈包括細菌、病毒、微生物、動物、植物等一切生命形式,而生物圈中最高級的物種就是人類。人類體內同樣存在著大氣圈、水圈、岩石圈(骨骼系統)、生物圈(各種細菌微生物)、電磁圈(生物電、神經遞質)等。

所以人體生命活動與天體運動密切相關,這就是五運六氣造人造天地的天文原理與機制,也是五運六氣決定人生老病死的原理。正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在五運六氣定局中,有三大定局系統是必須要明確的。即五運與六氣系統、主客系統、司天司地系統。首先,

五運,即日月五星七衡圖的古十月太陽曆法十天干之化,屬性為木、火、土、金、水五星五行的物理效應。六氣,即日地月地平坐標系的十二地支的六經之化,屬性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物理氣候變化。

這是太陽系對地球圈的天體物理效應。其次,

主客系統是在地球表面的上下層面上空氣動力學,地球表面的大氣圈大致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逃逸層,其中對流層就是主運、主氣系統層,而其餘四層就是客運、客氣系統層。因為基本上平流層和中間層是過渡層,而暖層和逃逸層就是電離層。所以日月五星的電磁場與引力場對地球最先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電離層,然後通過過渡層作用於主運、主氣系統的對流層,從而發生地球表面氣候的正常與異常變化。最後,同時存在的司天司地系統是關於南半球、北半球的問題。在五運六氣中,司天負責上半年,司地(就是在泉)負責下半年。而上半年是春夏之季,北半球靠近遠日點;下半年是秋冬之季,北半球靠近近日點。北半球與南半球正好相反,即北半球的司天是南半球的司地,北半球的司地是南半球的司天。所以司天司地不僅作用於北半球的全年,也作用於南半球的全年,也就是澳洲、非洲部分,只是司天司地要倒過來,而其他間氣等也要逆著用。






登場書籍


本書是一本古中醫天文學著作,是中醫界提出「古中醫」內涵的中醫書,從天文、曆法角度解釋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從天干地支、五運六氣角度解釋《傷寒雜病論》,是國學界一本釐清子學根髓的國學書




《無極之境-古中醫天文學(第二版)》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

《無極之鏡-古中醫天文學(第二版)》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

路輝 ◎ 著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圖蟲,封面圖片作者:liuwo12;星空圖片作者:AndyLeungHK;地球圖片作者:Free-Photos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快速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花生有 「長生果」的美稱,沒想到花生葉也能治失眠多夢?
突然一驚、心慌是什麼病?有一味葯就可以治療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