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宮廷畫家作品,備受藏家關注

清代宮廷畫家作品,備受藏家關注

自從有了宮廷,就有了為宮廷服務的宮廷繪畫,它是宮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宮廷特設繪畫機構始於五代,即翰林圖畫院。北宋的翰林圖畫院盛況達到空前。金、元時期的宮廷繪畫機構相對分散,各司其職。明代的宮廷畫家分別在武英、仁智等殿供職,清代宮廷繪畫機構則以如意館為主。

清代是中國畫發展的一個高峰,是一個繼往開來集大成的時期。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國畫不可避免到了轉型期,對後世的啟示影響不容忽視。在這個轉型期中,宮廷繪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繼承正統中不斷豐富著文人畫的內涵,譜寫著職業文人畫家的新篇章。從古玩藝術品市場上來看,近年來,清代宮廷畫板塊在市場上的表現較佳,行情看漲。

宮廷繪畫,廣義地說,是指圍繞著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進行的繪畫創作,以宮廷畫家的創作為主體,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畫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員向宮廷進獻的畫作。皇帝是宮廷繪畫的組織者。宮廷繪畫服務於皇家的政治紀實、軍事記事、文化娛樂等宮廷活動,反映了皇家的審美意識,是歷代傑出藝術家繪畫才智的集中體現。

宮廷繪畫除有一般的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外,還有許多表現宮廷生活、儀禮,外交、軍事等的特殊內容,因此,宮廷繪畫的題材較之宮廷以外的繪畫更為廣泛。出於表現紀實場景的需求和滿足皇家工整精麗的審美要求,宮廷繪畫以工筆設色的寫實風格為主,以在北宋徽宗朝和清代乾隆朝最為盛行。至元代,由於文人畫家供職於宮中,漸漸將儒雅縱逸的文人畫風帶進內廷,給宮廷繪畫藝術的審美意趣增添了一些個性化的筆墨。

畫人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民間畫工,二是宮廷畫人,三是文人畫家。兩宋前的畫壇,主要是民間畫工與宮廷畫人的天下,雖然在此前出現過衛協、顧愷之等文人畫家,但他們的作品在表現形式與風格上是格法嚴謹的。

300多年前,中國又一次經歷君權更替,滄海桑田,巨變之後,經過聖祖康熙皇帝及朝臣近半個世紀卓有成效的治理,開始顯現盛世的端倪,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富庶,人民安居。此後又經過雍正一朝和乾隆前期的鞏固發展,終於迎來大清的鼎盛時代。與此同時,在政治和經濟的牽引支持下,社會文化也步入欣欣向榮的繁榮局面,文人學者眾多,藝術名流輩出,人們談經論道、著書立說、追求藝事、雅好收藏,創造出清中期極盡輝煌的盛世文風。

出於當時的統治需要,清朝歷代皇帝和眾多朝臣都將「文治」視為執政的另一要務,在文學藝術領域勤勉學習,積極倡導,孜孜以求;對先朝文化和古董名跡則真心仰慕,熱心搜求,巨費徵集,進一步推動了全社會的文化興盛。因此清王朝延續前代,在宮廷中吸收畫家進行專業的繪畫創作。

從清代宮廷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來看,清代宮廷繪畫歷經順治和康熙時期,後到雍正、乾隆時期,後到雍正、乾隆朝達到鼎盛。順治時期,清代宮廷繪畫處於初始階段,影響甚微。到了康熙時期,經濟和文化藝術有了大力發展,宮廷畫家不斷增多,按照宮廷意圖進行繪事。特別是1692年,康熙皇帝設立如意館,後來廣收畫師,創作了許多具有特殊歷史價值與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

而到了雍正、乾隆時期,清代宮廷畫家中出現了與前朝不同的現象。這一時期有不少西方傳教士畫家來華,他們以寫實功力供奉內廷,加上對中國畫技法的融入,使他們在紀實繪畫、歷史題材繪畫、肖像繪畫創作,以至描寫宮苑中御馬和飛禽走獸中,彰顯出其卓越的才能,深得皇帝讚賞。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西方傳教士郎世寧。他用中國繪畫材料,以西洋畫的強調透視、光影的表現手法作畫,在改進中國畫和推動中西繪畫融合走出了重要一步,意義深遠。

從近年來的藝術品市場走勢來看,自從中國藝術品成交價格進入億元時代後,藝術品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清代書畫這一板塊也屢創佳績,而為清代帝王服務的宮廷畫家的作品,在市場中也表現優異。其中,清中期著名宮廷書畫家郎世寧、錢維城、劉墉、董誥等人的書畫作品成交較為突出。

康熙時期,清廷畫家的作品在近年市場上表現突出的有顧銘、顧見龍和王敬銘三人。顧銘和顧見龍同時進清廷,名重京師。2000年至2012年,顧見龍的作品成交38件。其中,2011年,一幅《杜甫飲中八仙詩意》手卷在北京以138萬元成交。2008年5月21日,王敬銘的《仿趙孟雲嬌長春圖》手卷在北京以1008萬元成交,創其最高價。

康熙至雍正時期的宮廷畫家中,焦秉貞和冷枚的作品市場表現最為突出。2000年至2012年,焦秉貞的作品成交40件,總成交額1691.1萬元。雍正至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市場表現最為突出的是郎世寧,金昆、唐岱、陳枚和丁觀鵬的作品。

▲清代·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雍正至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市場表現最為突出的是郎世寧、金昆、唐岱、陳枚和丁觀鵬的作品。其中郎世寧的作品自2000年至今,成交了26件,總成交額1.0367億元。2005年5月30日,他的《秋林群鹿圖》在香港以2149.68萬元成交。2010年6月6日,其《山水冊》(10開)在北京以3136萬元的高價成交,市場表現良好。

乾隆時期宮廷繪畫藝術達到頂峰,影響深遠。目前市場表現特別突出的是董邦達、錢維城、徐揚、張宗蒼和金廷標等人的作品。此外,近年有作品流通的還有周鯉、賈全、陸遵書、方瓊、袁瑛、楊大章、黃增和陳基等人。

康乾盛世過後,清王朝逐漸走向衰落,文化藝術的高峰已過,發展較慢。從乾隆後期到清王朝滅亡的100多年裡,宮廷畫家中董誥的作品市場表現最佳。此外,馮寧、方熏、李秉德、沈振麟、屈兆麟、繆嘉蕙、胡桂和張愷等人也有作品流通。

董誥為董邦達長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進士。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傳,直軍機先後40年。其山水秉承家學,雅秀絕塵,與其父有大小董之稱。2011年,他的《春景山水花卉冊》在北京以5290萬元成交,刷新了他以往的成交紀錄;2007年,他的《萬有同春》冊頁以770萬元成交,2011年此冊又在北京以3910萬元的高價成交,短短4年時間上漲3140萬元,漲幅驚人!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清代宮廷畫家的作品價格多則過億元,少則數十萬元。價格之所以相差如此之大,與畫家當時在政治和繪畫上的影響密不可分,同時與作品本身的水平和市場變化也有一定的關係。清代宮廷畫家的作品,代表著當時帝王文化的品位與審美取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他是乾隆最愛的阿哥,得了家族遺傳病,生下六子僅活了一個
乾隆皇帝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引發的悲劇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