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嬰兒在開口說話前就會推理了

嬰兒在開口說話前就會推理了

嬰兒在開口說話前就會推理了
Credit: 銳景創意


人類能夠通過符號(如語言)進行複雜交流。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超強推理能力的核心。但新研究表明,早在開口說話前,一歲嬰兒就能夠通過排除法進行推理。這意味著,語言和高級推理能力的關係並非密不可分。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了48個嬰兒,年齡在12-18個月之間。他們讓嬰兒觀看一則非常簡單的動畫,動畫呈現兩個物體:一朵花和一隻恐龍。他們給嬰兒一定時間研究這兩個物體。接下來,畫面升起一道屏障,擋住兩個物體。隨後,一隻杯子將恐龍從屏障後鏟走——嬰兒能夠看到恐龍被鏟走的過程。

下面,研究人員將嬰兒分為兩組。當屏障被移走時,第一組嬰兒看到一朵花(符合邏輯),第二組嬰兒看到一隻恐龍(不合邏輯)。由於嬰兒無法言述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人員採用眼動追蹤儀,來推測嬰兒腦海里的想法。他們發現,當屏障被移走時,第二組嬰兒(即看到恐龍的嬰兒)盯著畫面的時間更久。這意味著,他們感到某些地方不符合預期——他們感到困惑,就像成年人一樣。


想像多種結果並進行排除是高級推理能力最重要的邏輯之一。科學家將此過程命名為「析取三段論」。舉例而言,如果只有A或B正確,而A錯誤,那麼B就是唯一的結果。這聽起來簡單,但卻是許多生物所不具備的強大能力。


實驗結果符合直覺。人類在推理時,會默默地自說自話。該研究表明,早在開口說話前,嬰兒就能夠進行相同類型的推理過程。之前,埃默里大學和巴克內爾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十個月的嬰兒就能夠解決演繹問題——以往,人們以為四五歲的兒童才具備這種能力。


曾經,人們認為嬰兒不具備高級認知功能。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認知心理學的流行觀點認為,七歲以下的兒童基本沒有邏輯能力,無法進行傳遞性推理——若B和C相關、C和D相關,那麼B必定和D相關。

嬰兒不會說話,不代表他們無法推理。嬰兒的小腦袋瓜里究竟裝著什麼?未來十年里,將出現更多相關研究。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Rar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請讓吉爾摩·德爾·托羅來拍《瘋狂山脈》吧
耳鳴患者的福音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