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專訪:打造中國式沃爾瑪,未來10年謀1萬億!

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專訪:打造中國式沃爾瑪,未來10年謀1萬億!

「2017年,我們做到了1000億,10年之內,我們要做到1萬億!」說出這個目標時,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帶著滿滿的自信和激情,看起來不像一個53歲的中年人,而是一個鬥志昂揚的年輕人。

在接受掌鏈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周國輝剛從一場大會上離席,但在他那張永遠笑容披掛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疲憊。他向記者講述怡亞通的「新流通引領新零售」計劃,說到關鍵處,還會無意識地拍拍桌子,將傾聽者也帶入他的那個藍圖之中。

這個藍圖就是怡亞通3月21日將要力推的「新流通引領新零售」。這個藍圖的載體是怡亞通連鎖加盟平台,該平台是怡亞通打造的集連鎖加盟、商品採購、營銷、增值服務於一身的新零售綜合服務平台。

怡亞通希望通過自己的供應鏈渠道優勢,為全國數百萬實體連鎖店全面賦能,打造30萬家新連鎖加盟店,將中國的零售業帶到像沃爾瑪和7-11那樣的高度。

新零售這個詞並不新,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就提出了五個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首當其衝的就是新零售。緊接著劉強東提出了無界零售,張近東提出了智慧零售,總結起來可以統稱新零售。

怡亞通也講新零售,不過相比二馬兩東,周國輝就要低調的多。如今提到新零售,人們最先想起的總是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永輝的超級物種,殊不知,怡亞通這個中國供應鏈先驅早已悄然探索多年,只是走在另一條道路上。

2017年,阿里和京東的線下新零售營收不過幾十億,但怡亞通的新零售營收已經超過500億。

前些年,怡亞通都是按照自己的步伐步步為營,但是這兩年互聯網巨頭爭相湧入,讓周國輝意識到,新一輪變革,來了。這對怡亞通來說,是挑戰,但更是機遇。面對潛力巨大的市場,怡亞通必須加快步伐了!

36萬億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以現在的增長速度,中國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很快超過40萬億。

在這個巨大的蛋糕中,線上零售總額僅占不到20%,超過80%的零售量仍然由線下來完成 。

與這個數據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落後的零售市場。對比幾組數據:中國每一百萬人中只有2.4個購物中心,這個數據在美國是12。中國最大的零售商是高鑫零售,綜合旗下兩家賣場歐尚和大潤發的營收,才勉強超過千億,但美國一個沃爾瑪就超過了3萬億。中國的便利店已經有上萬家,零售總額逾1300億,但日本光一個7-11就超過了3000億。

周國輝用四個字總結了中國線下零售業的現狀:「散、亂、窮、小」。

出現這個局面的原因,在周國輝看來,是因為中國的一些企業家缺少成熟的供應鏈思維。「美國之所以能誕生超級巨獸沃爾瑪、蘋果、亞馬遜,日本之所以能孕育出7-11,關鍵是他們有極強的供應鏈思維。」這些企業的身後,無不是教科書級別的供應鏈。

反觀中國,供應鏈做的出色的企業屈指可數,在零售業中就更加寥寥無幾了。

但正是這種潛力無限的市場和落後的現狀給中國的企業家們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今天中國的零售業就像幾年前的金融業,內部自身不變革,那麼遲早會被外部力量衝擊,從而產生巨大的裂變。

10年前,以阿里、騰訊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從改變中國的支付方式開始,逐漸改變了中國的整個金融業。

今天,在外界看來,同樣是以TAJ為首的互聯網企業野蠻地衝進了零售業,他們或投資,或收購,或自建,在零售行業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

但是,周國輝認為,怡亞通其實比他們做的更早,也走的更遠,而且更清晰的抓住了新零售的本質。

新流通引領新零售

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

馬雲的定義是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劉強東新零售的本質是無界,也就是在未來的場景,人們購買的貨物無窮,購買的方式無窮,購買的入口無窮。

張近東的智慧零售則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而周國輝認為,「零售的本質一直都是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體驗。新零售,就是用新流通去改造傳統零售。」

新流通這個概念是周國輝2016年提出的,是以供應鏈+互聯網為核心,對整個商品流通行業進行全鏈條升級,構建O2O/B2B2C模式的商業生態,打通品牌商、零售商、消費者之間的壁壘,實現各方資源共享、利益共贏。

它的核心內涵是流通的扁平化、社區化和共享化。

扁平化,是指品牌、終端商店、消費者之間互聯互通;社區化,是指所有商店都可以利用怡亞通線上線下平台做自己的「雙11、618」;共享化,是指怡亞通搭建一個平台,給上下游共享,打造一個共享經濟。商店可以共享商品,品牌可以共享營銷,消費者共享體驗。

這個概念雖然2016年才提出,但事實上,怡亞通從2009年就開始做了。不過當時並不叫新流通,而是叫380計劃。

所謂380計劃,就是在全國380個主要城市建立深度供應鏈分銷平台,覆蓋1-6級城鎮,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分銷服務,打造一個覆蓋近10億有效消費人口的快消行業B2B共享平台。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有別於傳統零售的商品流通方式,通過改變中國的流通行業,最終引領傳統零售向智慧零售轉變。

經過8年的發展,怡亞通和加盟商一起,在全國近300個主要城市完成了渠道建設。

核心優勢引導布局

正因為有渠道優勢,周國輝對怡亞通做新零售充滿了信心,他告訴記者,和其他企業相比,怡亞通有5大優勢:

戰略合作優勢:怡亞通深耕零售行業8年,和各類消費品行業前5的品牌商都有合作。

終端門店的服務優勢:怡亞通有500多個倉庫,5000多個物流從業人員,40多萬商品種類,服務超200萬家終端門店,具備遠超於同行的服務商店優勢。

團隊優勢:怡亞通在全國有超過300家的合伙人公司,員工超過3萬人,是中國第一家真正同時具備採購、分銷、營銷、物流和金融功能的商業團隊。

規模優勢:怡亞通規模將近1000億,是最大的線下2B平台。

資源整合優勢:怡亞通正在構建的商業生態平台,整合了怡亞通採購、物流、渠道、營銷、供應鏈金融等系列資源,未來將開放給品牌商、零售商和消費者共享,為零售商賦能。

憑藉這些優勢,周國輝相信,10年之內,怡亞通能將業務做到1萬億。

這個目標當然不是憑空畫大餅,怡亞通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

怡亞通380生態執行總裁、新零售研究院院長陳方權告訴記者:

首先,怡亞通會在全國300多個主要城市找1-2家經驗豐富的零售商,讓他們以強加盟的形式與怡亞通形成戰略合作,怡亞通輸出供應鏈,幫助他們做大做強,形成統一的零售品牌。

其次,利用供應鏈+互聯網平台,將線下門店連接起來,將怡亞通的優勢資源賦能給線下門店,幫助他們轉型升級,變成智慧商店、未來商店。

即將在3月21日舉行「新流通引領新零售—打造30萬家新連鎖加盟店」的發布會,也是怡亞通推動該計劃的重要手段。怡亞通希望通過這次發布會,幫助企業實現資源對接、深度合作、全面賦能,共同定義中國零售業的未來。

怡亞通沒有敵人

「怡亞通沒有敵人。」說這句話時,周國輝帶著你似乎難以置信的自信。

在阿里、騰訊、京東、蘇寧拼的臉紅脖子粗時,怡亞通的掌門人此時說出這句話,就很耐人尋味了。

只看字面意思,或許會被人誤讀為:你怡亞通夠狂啊,居然認為沒人是你的對手。

但事實上,周國輝的意思並非如此,他所謂的沒有敵人,是指雖然大家做的都是新零售,但是雙方做的零售環節並不重合,一個做零售終端,一個做供應鏈,雙方合作多餘於競爭,「我給京東供貨,也給天貓供貨,我們不是敵人。」周國輝笑著解釋。

這樣的結論源於怡亞通給自己的清晰定位:「整合+鏈接」。

周國輝解釋道:「整合就是整合優勢資源。整合渠道給品牌商共享,整合營銷給零售商共享,整合雲端資源給所有合作夥伴共享。連接就是連接品牌商和零售商。」

外界一直很好奇,一直把自己定位為供應鏈企業的怡亞通是怎麼贏利的,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也表達了同樣的疑惑,周國輝解釋:「我們賺取服務費,舉個例子,怡亞通給寶潔做供應鏈分銷服務,由怡亞通將商品送到零售商手上,客戶付給怡亞通一定的服務費。這個服務費就是怡亞通的盈利點。」

所以說實質上,怡亞通是供應鏈服務商,而不是簡單的貿易商。

正是基於這種定位,即使在全國近300個主要城市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渠道,周國輝仍然堅持不做零售商。這和他一直以來強調的「企業只做自己的核心業務,非核心業務外包」的理念是一致的。

周國輝認為,怡亞通的核心業務就是供應鏈,所以怡亞通專註於供應鏈,研發、製造、2C物流、終端零售等非核心業務交給別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供應鏈給零售商賦能。」

在自己不做零售商的情況下,周國輝認為,京東、阿里等零售終端都是他的潛在合作對象。因此,周國輝才能自信的說出:「我們沒有敵人!只有合作夥伴。」

(掌鏈傳媒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管,由原現代物流報第一物流全媒體平台於2018年2月份更名的物流與供應鏈數字內容平台)

友情提示

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物流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公路物流十大人物:徐冠巨崔維星黃遠成王擁軍……變革創新誰領先?

TAG:第一物流全媒體 |